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环境是指人们进行运动健身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大气成分、水源、运动场地和环境周围建筑设备等。城市居民在一定的室外自然环境中运动健身,无时无刻不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有的对人体有利,有的则有害。在室外运动健身的环境中,除自然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如恶劣的气候、不洁的水质或土壤、大气污染等)外,还经常有人为的不良因素,如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汽车尾气等有害物,常造成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这是现代社会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不适当的建筑设备及衣、食、住、行都可影响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的质量。
关键词: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积极主动参加运动健身锻炼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人体在健身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健身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受环境的影响就更大。今天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建设生态社会,提倡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今天,城市居民室外健身的环境也改善了很多。就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运动健身的室外环境,和在特殊的室外环境中运动健身应注意的事项,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同仁共商。
一、室外健身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
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应该熟悉本地区的天气情况,做到未雨绸缪。人们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要达到好的健身效果,一定要关注运动健身周围环境的天气情况和空气质量影响。例如,普通成年人在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吸入的空气可比安静状态时增加了10余倍。若空气中含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得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因此遇到下列恶劣天气锻炼会得不偿失:沙尘暴天气,黄沙弥漫,天昏地暗;大雾天气,雾气中漂浮着有害颗粒,会吸入肺部,影响健康;雨天市区地砖湿滑;大风天气,风沙尘土都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天气都要尽量避免室外运动健身。人们大都习惯了早晨和黄昏时外出室外锻炼,认为这个时候空气的质量最好,但是实验研究证明,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是一天中空气相对最洁净的时候,因此建议大家要珍惜这一段时光进行健身。
二、温度对室外运动健身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温度变化对健身锻炼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虽然,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能,但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机体的代谢强度和散热方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这种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当气温过高(超过35度)时,健身锻炼要预防中暑的问题,应注意以下事项:高温天气健身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素质科学安排,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也要注意平衡饮食。运动过程中如感觉到头昏、头痛、口干等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减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如果症状持续要停止运动,并到凉爽处进行休息。
2.低气温对室外运动健身锻炼的影响。在低温天气下运动健身要谨防因温度过低,造成局部冻伤。正确的方法是多摄入热量食物,衣服穿着适当,控制运动时间,以维持体温水平及机体正常功能,使体育锻炼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低温环境中锻炼注意事项:①低温天气室外健身活动,由于天气原因,肌肉的粘滞性增大,人体的兴奋性降低,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暴露的身体部位还容易造成冻伤。因此,低温环境中室外健身要把准备活动做好,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提高体温,增高体内的代谢水平。同时要注意保暖,不论在运动中,还是在准备活动时,都要穿着适当的服装,注意保暖。服装要求在隔热的同时,又能保证汗液的蒸发。应穿多层衣服,这样随着运动中代谢产热的增强,可层层地脱掉衣服,但也不能穿得过多增加了运动的额外负担。②低温室外健身活动可引起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加强,增加氧耗。穿着湿衣服在有风的天气中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时的耗氧量,要比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同样强度运动的耗氧量高15~20倍,耗氧量增多是由于寒战造成的,因此,室外健身后要马上换衣保暖。
三、室外周围环境对运动健身的影响
城市居民生活在有限的自然界中,周围环境对城市居民运动健身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运动时通过呼吸从外界摄入大量的新鲜氧气,以满足健康的需求,所以,山青水秀、绿树成阴已是人们向往的運动健身的好去处。绿草青青、绿树成荫、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洁净、环境幽静,这种环境空气中的负离子较多,有利于调节大脑皮层的均衡性,使肌肉中的代谢产物减少,血流质量提高。锻炼身体、吐故纳新,离不开环境幽雅,空气的清新。室外周围环境与人的健身运动形影相随,息息相关,周围的空气、楼房、场地平整度、环境的绿化等都在影响着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的质量。在选择室外运动健身的周围环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周围工厂较多空气质量差的环境。如果周围工厂较多,工厂中排放的废气将会严重影响运动健身环境的空气质量,在此环境中运动健身不但无益甚至有损健康。另外周围环境中的电磁波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务必远离垃圾堆、被严重污染的坑塘和河沟。花圃、河畔、旷野、林间是最佳的锻炼场所。
2.安全第一,才能确保健康第一。每个人每天室外健身的场地、路线大体都是相对固定的,熟悉的路线也不能大意,掉以轻心,活动前也要先查看运动场所周边有无坎坷、堆积物,道路、场地的平整度,树木有无旁逸斜出,有无井盖。有的人练习倒着走,更要认真考察,全神贯注,时时提醒自己加倍小心,健康离不开安全。
3.运动环境中的场地或水质不清洁,土壤或水中含有较多病菌,当人体与其直接接触时,特别是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发生伤口化脓或粘膜发炎等病症。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应尽量避开不洁水源、土壤的地方。
4.室外运动健身要避免在高楼大厦周围。由于楼房林立,楼群之间往往容易形成忽强忽弱的风,称之为高楼风,容易使人受凉感冒。此外,楼群之间也非安全之地,楼上坠落的物体可威胁到锻炼者的安全。
5.室外运动健身要避免在交通要道及交叉路口附近。现代社会机动车辆膨胀式的增加,尾气的危害日益严重,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大量微尘,微尘混杂着多种有害物质。运动时吸入肺部的有害物质增加,可诱发哮喘发作,还会“株连”心、肝、肾等器官,甚至引起癌症,危害可想而知。
6.室外运动健身环境要宁静。运动健身需要心气平和、安静,避开喧闹扰攘。有的人常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马路边活动,一是运动安全无保障,二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容易分散注意力使运动中断影响运动效果。
四、运动健身群体的影响
人作为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组成运动健身环境的重要因素,运动健身具有独立性和群体性,整个健身过程要心情舒畅,安全至上。所以建议运动健身最好要结伴而行,尽量不要一个人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以防意外、突发疾病等事情发生。最好能和让你快乐的人一起锻炼,大家健身过程中谈话交心,心情舒畅,也可以在健身的同时听轻音乐,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作者简介:王磊(1966-),男,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学院办公室,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和训练;申爱杰(1963-),男,洛阳市伊川县聋哑学校。
关键词: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积极主动参加运动健身锻炼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人体在健身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健身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受环境的影响就更大。今天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建设生态社会,提倡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今天,城市居民室外健身的环境也改善了很多。就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运动健身的室外环境,和在特殊的室外环境中运动健身应注意的事项,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同仁共商。
一、室外健身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
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应该熟悉本地区的天气情况,做到未雨绸缪。人们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要达到好的健身效果,一定要关注运动健身周围环境的天气情况和空气质量影响。例如,普通成年人在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吸入的空气可比安静状态时增加了10余倍。若空气中含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得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因此遇到下列恶劣天气锻炼会得不偿失:沙尘暴天气,黄沙弥漫,天昏地暗;大雾天气,雾气中漂浮着有害颗粒,会吸入肺部,影响健康;雨天市区地砖湿滑;大风天气,风沙尘土都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天气都要尽量避免室外运动健身。人们大都习惯了早晨和黄昏时外出室外锻炼,认为这个时候空气的质量最好,但是实验研究证明,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是一天中空气相对最洁净的时候,因此建议大家要珍惜这一段时光进行健身。
二、温度对室外运动健身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温度变化对健身锻炼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虽然,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能,但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机体的代谢强度和散热方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这种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当气温过高(超过35度)时,健身锻炼要预防中暑的问题,应注意以下事项:高温天气健身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素质科学安排,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也要注意平衡饮食。运动过程中如感觉到头昏、头痛、口干等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减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如果症状持续要停止运动,并到凉爽处进行休息。
2.低气温对室外运动健身锻炼的影响。在低温天气下运动健身要谨防因温度过低,造成局部冻伤。正确的方法是多摄入热量食物,衣服穿着适当,控制运动时间,以维持体温水平及机体正常功能,使体育锻炼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低温环境中锻炼注意事项:①低温天气室外健身活动,由于天气原因,肌肉的粘滞性增大,人体的兴奋性降低,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暴露的身体部位还容易造成冻伤。因此,低温环境中室外健身要把准备活动做好,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提高体温,增高体内的代谢水平。同时要注意保暖,不论在运动中,还是在准备活动时,都要穿着适当的服装,注意保暖。服装要求在隔热的同时,又能保证汗液的蒸发。应穿多层衣服,这样随着运动中代谢产热的增强,可层层地脱掉衣服,但也不能穿得过多增加了运动的额外负担。②低温室外健身活动可引起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加强,增加氧耗。穿着湿衣服在有风的天气中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时的耗氧量,要比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同样强度运动的耗氧量高15~20倍,耗氧量增多是由于寒战造成的,因此,室外健身后要马上换衣保暖。
三、室外周围环境对运动健身的影响
城市居民生活在有限的自然界中,周围环境对城市居民运动健身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运动时通过呼吸从外界摄入大量的新鲜氧气,以满足健康的需求,所以,山青水秀、绿树成阴已是人们向往的運动健身的好去处。绿草青青、绿树成荫、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洁净、环境幽静,这种环境空气中的负离子较多,有利于调节大脑皮层的均衡性,使肌肉中的代谢产物减少,血流质量提高。锻炼身体、吐故纳新,离不开环境幽雅,空气的清新。室外周围环境与人的健身运动形影相随,息息相关,周围的空气、楼房、场地平整度、环境的绿化等都在影响着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的质量。在选择室外运动健身的周围环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周围工厂较多空气质量差的环境。如果周围工厂较多,工厂中排放的废气将会严重影响运动健身环境的空气质量,在此环境中运动健身不但无益甚至有损健康。另外周围环境中的电磁波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务必远离垃圾堆、被严重污染的坑塘和河沟。花圃、河畔、旷野、林间是最佳的锻炼场所。
2.安全第一,才能确保健康第一。每个人每天室外健身的场地、路线大体都是相对固定的,熟悉的路线也不能大意,掉以轻心,活动前也要先查看运动场所周边有无坎坷、堆积物,道路、场地的平整度,树木有无旁逸斜出,有无井盖。有的人练习倒着走,更要认真考察,全神贯注,时时提醒自己加倍小心,健康离不开安全。
3.运动环境中的场地或水质不清洁,土壤或水中含有较多病菌,当人体与其直接接触时,特别是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发生伤口化脓或粘膜发炎等病症。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应尽量避开不洁水源、土壤的地方。
4.室外运动健身要避免在高楼大厦周围。由于楼房林立,楼群之间往往容易形成忽强忽弱的风,称之为高楼风,容易使人受凉感冒。此外,楼群之间也非安全之地,楼上坠落的物体可威胁到锻炼者的安全。
5.室外运动健身要避免在交通要道及交叉路口附近。现代社会机动车辆膨胀式的增加,尾气的危害日益严重,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大量微尘,微尘混杂着多种有害物质。运动时吸入肺部的有害物质增加,可诱发哮喘发作,还会“株连”心、肝、肾等器官,甚至引起癌症,危害可想而知。
6.室外运动健身环境要宁静。运动健身需要心气平和、安静,避开喧闹扰攘。有的人常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马路边活动,一是运动安全无保障,二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容易分散注意力使运动中断影响运动效果。
四、运动健身群体的影响
人作为城市居民室外运动健身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组成运动健身环境的重要因素,运动健身具有独立性和群体性,整个健身过程要心情舒畅,安全至上。所以建议运动健身最好要结伴而行,尽量不要一个人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以防意外、突发疾病等事情发生。最好能和让你快乐的人一起锻炼,大家健身过程中谈话交心,心情舒畅,也可以在健身的同时听轻音乐,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作者简介:王磊(1966-),男,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学院办公室,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和训练;申爱杰(1963-),男,洛阳市伊川县聋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