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基于焦点集团访谈的研究结果

来源 :当代亚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生活在首尔的韩国青壮年中的意见领袖为对象,通过FGI方法调查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中国非常关注,但对中国的认识和情感都偏向负面。如,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有偏见;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有巨大潜力,但发展水平仍很低;认为中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大、食品不安全、治安差、不注重环保、市民修养低等。受访者对中国崛起充满担忧,认为中国崛起后会成为霸权国而威胁韩国。在中韩关系方面,他们不认为中国是可信任的合作伙伴,虽然希望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不愿承认韩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韩国人对中国的上述认识中有一部分是"刻板印象",其成因是社会制度差异以及诸多历史原因。他们对中国流露出不信任、自尊、自卑以及受害意识等复杂情感,也促成了其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其他文献
牙周病治疗要想成功,一方面要有详尽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医生精湛、细致的治疗技术,另一方面需要患者的认真配合和持之以恒的良好的家庭口腔卫生护理,二者缺一不
近些年来,戏剧表演培训机构已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孩子们从小学习表演锻炼性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如何认识戏剧表演,了解戏剧表演培训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戏
近年来,围绕物业纠纷产生的"社会冲突"不断出现,业主维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借助文献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指出自有住房时代的开启
研究了大时宽脉冲压缩体制雷达同频干扰的干扰特点,着重分析了脉间随机相位LFM信号的相关特性。针对大时宽脉压固态发射雷达的特点,提出了新的雷达抗同频干扰信号处理方法,并
中英两国由于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差异,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而在各自文化孕育下的“让”也有同有异。国内学术界,对礼让文化
德福之道的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上,这一问题发生甚早,早在汉代《尚书》诠释学中,就已发现《尚书·洪范》"五福六极"所讨论的便是这一"德福之道"的问
作为气象观测的重要因素之一,能见度是使用特殊标志或发光体的可视距离来表征大气透明度的物理量,能见度的预报不仅用于分析天气状况,更广泛用于军事、航海、航空、高速公路等领
超硫酸盐水泥具有低水化热、微膨胀等性能及凝结时间长、后期强度高、抗硫酸盐腐蚀等优点,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中使用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系统分析了熟料、石膏、外加剂对超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这一观念由庄子最早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三大物质基础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能源的消耗剧增、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