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铈对Cu—Mn—O催化剂吸附NO,CO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稀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ppo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微反和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研究了CO+NO在Cu-Mn-Ce-O(Ⅱ)催化剂上的动力学特性和NO,CO,CO2和N2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对于CO+NO反应,催化剂(Ⅱ)比(Ⅰ)具有较高的活性、在高转化率范围,差别更明显,对于(Ⅰ),NO的消除速率rNO对cNO,xCO和cCO2的级数分别为0.75、0.95和-0.28。氧化铈加入(Ⅰ)后,使rNO对cNO,cCO的级数下降(分别为
其他文献
从非等温动力学理论出发,应用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稀土对高碳钢回火过程及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分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使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分解温度升高,热效应值降低,激活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教师斟酌思量。借助真实的教育案例,我们尝试关注学生的心灵与生命体验,用人性的力量去唤醒学生,用激发内动力
实验表明稀土离子可一定程序地抑制血红蛋白在低发压时释放氧的功能;所有稀土离子可导致血红蛋白和血红素辅基的荧光发射增强,使血红蛋白的α-螺纹旋含量减少和引起二级结构和构
本研究合成出十三种稀土高氯酸盐与phenNO的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NO)<sub>4</sub>(ClO<sub>4</sub>)<sub>3</sub>&#183;H<sub>2</sub>O(RE=La、Pr、Nd,Sm~Lu)
用电化学测量和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钇离子注入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耐水溶液腐蚀改性作用。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注入剂量下,注入试样在0.5mol/LH2SO4、0.6mol/LNaCl水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至
本文对Pr~(3+):YGG(钇镓石榴石)的晶场谱按D_2对称用中间偶合、算符等价方法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实验各能级进行了理论归属。由最小二乘法所确定的晶场参数为(cm~(-1)):B_(20
采用高、低温TPD(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研究了铂铈重整催化剂的表面性质。高、低温TPD的实验结果表明,体能增加Pt/γ-Al_2O_3催化剂的活化吸附中心,减少非活化吸附中心,而总的
利用穆斯堡尔谱和X射线和衍射研究了4种Al-Fe-V-Si-Mu合金的Fe的原子组态。结果表明,添加混合稀土元素后抑制了基体合金Al-Fe-V-Si中α-Al13(Fe,V)3Si弥散粒子相的析出;当稀土含量6at%时,形成了Al-Fe-V-Si-Mu非晶态,采用Voigt基函数作了穆斯堡尔谱
信息作为生产要素是时代的需要,是世界的潮流,是必然的趋势。“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收集与
根据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理论推导出金属氧化不同阶段和不同几何2样品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研究了耐热钢3Cr24Ni7N高温氧化中稀土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未改变耐热钢的氧化动力学机理,理论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