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背后的故事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31日,当王伟福从台上讲完公开课,展示完才艺表演后,他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三个月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这次公开课比赛前,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直到上台时,我还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希望能取得最佳的成绩。”
  和大多数公开课不同的是,王伟福并不是在教室的讲台上授课,而是作为甘肃省的教师代表站在了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讲台上授课。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是由中央教科所和风凰语文网联合举办的,一年一届。大赛进入决赛阶段后,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30名进行比赛。王伟福作为甘肃省的教师代表,在进入决赛之前,也经过了层层选拔。从西湖小学到七里河区,从七里河区到兰州市,从市到省,经过一轮一轮激烈的角逐,王伟福景终脱颖而出,代表甘肃省到南京参加全国的比赛。
  王伟福介绍南京的全国总决赛时,说:“最后在决赛阶段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是,这一路走来,我却获益多多。”
  “痛”并幸福着
  回想起这次代表甘肃省参加素养大赛的情形,王老师这样说:“虽然做足了准备,我仍然时时感到无形的压力。现在回过头来看,能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的比赛,对我而言,是‘痛’并幸福着。”
  此次大赛包括五大板块:板书、课文朗读、才艺展示、现场知识问答、课堂教学。王伟福说:“我经历了三个多月的备战阶段,这段时间也是‘随时待命’。”参加全国总决赛前的一个月里.省教科所的领导会“突然袭击”,经常是前一天下班时间打电话给王伟福,通知他第二天去其他学校上课。王伟福每次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后.从晚上开始备课,经常备课到天亮,然后又匆匆忙忙赶到上课的学校。
  这种练习被省教科昕的领导称为“压力测试”。对这种练习,王伟福的不少同事开玩笑说:“要是别人早就累趴下了,幸亏你身体好。”王伟福说,通过这种压力测试,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在大赛的“才艺展示”板块,王伟福表演的是古琴吟诵。为了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王伟福不但托朋友、同事四处打听古琴教师,学习古琴,而且,他还专门请了甘肃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对他进行朗诵指导。正是在这时候,王伟福学到了专业化的朗读、诵读方法。
  在几个月的备战过程中,王伟福的工作和生活几乎融在了一起。为了练习板书,他在家里准备了一个小黑板,每天都会边写边练,且写字训练时间至少在一个小时。为了练好古琴,他更是在家里边弹边吟诵,进行长时间练习。看着这样勤奋而执着的父亲,王伟福8岁的女儿说:“你要是再不参加比赛,我就崩溃了。”王伟福解释说,他在家里总会弄出“声响”,女儿有些烦躁了。
  面对这样的大赛,并不是做足了一些“表面”功课,就能顺利通关的,它更侧重于考查教师的“内功”如何。
  由于比赛涉及的面比较广,因而对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王伟福也要做准备。他介绍说,在准备参加比赛前的几个月里,他将上大学时候学过的《外国文学》等书籍,又看了一遍,算是一次系统的复习。
  一个人的成长与团队是分不开的。他常常在办公室里朗诵,同事听后给他指出不足。“学习古琴前,专业老师不好找,同事们都帮忙给我找老师。2010年暑假,我在家里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他说,他同学的孩子学古琴.有专业老师,给我介绍过来。”王伟福说,像这样的帮助,很多很多,也让我很感动,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与此同时,省教科所成立了专家团队,其中有省教科所、七里河区教育局的领导,学校校长以及部分老师。这个团队主要负责给王伟福老师“挑刺”,指出他的不足,让他能够及时改正。
  阅读决定一个人的深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王伟福有着自己的教学特色。在他看来,授课就是要给学生教内容、教方法、教能力。在他眼里,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知识有了,学生也就发展了,进而道德的提升也就不再是难事。王伟福说:“我经常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方式,也鼓励学生要敢想、敢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王伟福和很多老师一样,有着满腔的热情,也经常向别人请教,可谓学得“不亦乐乎”。大胆学,大胆做,他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不少奖励。几年间,他在《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执教省市级公开课二十余次;获甘肃省“新理念、新教法”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两次获“甘肃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
  获得这些成绩后,一段时间里,年轻的王伟福却感到了空虚和茫然。“在教学方式上,我找不到更好的教学模式,电似乎没办法创新了。”
  但就在这段时期,王伟福接触到了网络。他在网上注册了博客,经常浏览一些介绍名师教学经验的网站。在这一过程中,王伟福认识了很多优秀教师,从他们那里,王伟福逐渐扩大了视野。
  “语文教师必须要从阅读中汲取经验。”王伟福说。他常常买各种书籍,以教育类、文学类的书籍为主。在读书过程中,碰到一些有趣的问题,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写成教学心得贴在博客上,以便和同行进行探讨。
  王伟福老师笑着说,光去年一年,他买书就花了2000多块钱。而他的博客上,也已经有100多篇文章了。这些文章,被一些教育类纸质媒体的编辑看到了,在相关杂志、报纸上发表了。
  正因为肚子里有了“墨水”,有了可以给别人讲解的东西,所以,在工作中,王伟福也乐于助人,经常和其他教师一起讨论问题。对一些问题,自己有了新见解、新观点,他电及时与大家分享。
  谈到小学语文教学时,王伟福说:“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要让孩子能读出来、走进去。”为此,王伟福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学生对语文课就逐渐产生兴趣了。
  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王伟福也有自己的看法:“只有让学生自己爱学,才能为他们打开窗户。在教学中,我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只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点。学生有了兴趣点,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综合素养就提高了。”
  在王伟福看来,一个学生的成长,光有学校教育是不够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觉得是孩子“拉了家长的后腿”,不过,王伟福却觉得其实是家长拉了孩子的后腿。“家长如果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耳濡目染,他的孩子也会喜欢上阅读。事实上,家庭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家庭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生根、固本的教育。这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王伟福说。
  教师能做的就是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尽可能为孩子打开一扇窗户。“我经常鼓励学生多阅读。这是因为,学生长期阅读会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秘密世界,秘密世界会支持着精神世界的发展。”在王伟福看来,阅读就像一扇窗,你若推开它,就会看到窗外无尽的风景。
  从南京参加决赛回来以后,因为成绩不是太理想,王伟福心里多少有些遗憾,情绪也不好。但是,当他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后,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电话是一位学生打来的,学生激动地说:“王老师,我在语文创新比赛中获了奖,我向您汇报一下,我知道我能获奖,和您平时的指导是分不开的。”王伟福说,接到这样的电话,作为教师他是幸福的。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王老师成熟了不少,也让他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对教师这样一个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我们不能把教师仅仅当做是养家糊口的职业,更要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只要把学生放在心里,这样的老师就差不到哪儿去。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心里能容下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王伟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
  王伟福,男,1975年出生,毕业于榆中师范.1997年开始教师生涯,现为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小学高级教师。2011年,他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其他文献
兰州市城关区有一条街,名叫一只船街;这里有一所学校,名叫一只船小学。这所小学,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50多年来,无数孩子像幼苗一样,在此生根、发芽,不断壮大,直至枝繁叶茂。  近年来,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思路的引领下,全校教师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把自己与一只船小学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不知疲倦地耕耘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只船小学校长马瑗说,
期刊
〔关键词〕 班主任;操行评定;三绝招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5(A)—0062—01    学生的操行评定是班主任对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劳动等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的客观评价。客观评价即班主任撰写操行评定时必须充分掌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给予学生全面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教学;百家讲坛;教学启示;史德;史观;特色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5(A)—0065—01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多元的解读、灵动的方法集百家之言,形成争鸣之势,使高高在上的学术逐渐走向民间,激起广大民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客观上促进了历史文化的社会化、通俗化和大众化,也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语言美;形象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5(A)—0071—01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堂正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向往美、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剖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追寻他们的思想根源,感知人物的
期刊
〔关键词〕 体育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5(A)—0091—0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大都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他们希望能进行自己所喜爱的活动,而教师则要努力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运动技术、技巧,这就在无形之中导致了教与学的脱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结合一节体育课谈谈自己的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一题多解;三角函数;求解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5(A)—0079—01     一题多解就是广开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使学生脑海中存储的大量信息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找出不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下面,
期刊
〔关键词〕 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5(A)—0078—01    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一定的材料积累,二是没有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上述两个方面下工夫
期刊
由于工作之便,有幸读到了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三十周年精华本《那些岁月那些人》。  书中一篇写一位从北京来的民办教师的报道深深打动了我,由于报道把更多笔墨用在了主人公的工作业绩上,以至于我无法判断和想象主人公的生活和经历。但即便是这样,主人公简略的故事依然让人感动和深思。  这篇报道的主人公叫申兆杰,她原来在北京广播事业局科学研究所实验工厂工作。1962年,她响应党中央关于干部下放
期刊
张掖中学,这所有着90多年办学历史的陇上名校,近几年又在自己的办学征途上留下了串串坚实的足迹: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首批100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自2001年以来,连续7年夺取张掖市高考理科状元,2004年摘取全省高考理科状元、2005年摘取全省高考理科榜眼,先后有13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200
期刊
[关键词]家庭教育;现状;认识;思考: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22-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城市人口。为此,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然而,农村教育又和无数家庭联系在一起。因此,要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重视农村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家庭教育是支撑农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