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海的炼成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2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三环公主坟桥东侧,国海广场的几栋高大建筑,如地标般俯瞰西长安街,勾勒出这座城市西部的天际线。
  建设国海广场的帝海集团,近年来建设项目从北京南下至广州,在京广线上呈链式分布。帝海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李小明也被业界称为商业地产“手工模式”的设计师。
  第一桶金的周折
  1978年,李小明从湖南湘潭考入北京大学。读完研究生后,进入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曾任处长等职务。
  19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后,市场经济波翻潮涌。1994年,不甘平凡的李小明争取到公派出国机会,远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此时,美国房地产业发展让他大开眼界,李小明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研究美国地产的专家。当时,张朝阳、李彦宏等一大批中国未来的青年企业家,也在美国酝酿着未来。
  李小明毅然决定辞职。
  1998年,随着创业潮起,大批赴美留学人才回国创业,互联网领域顿时火热起来。但李小明却将目光锁定在当时人们还较少关注的房地产业。
  反对李小明的,并非别人,而是他的父母。在父母看来,国务院的工作既体面稳定,又前途光明,非要下海当个体户,实在难以接受。李小明没有退缩。一个月后,父母被儿子说服,并筹借到20万元交给儿子创业。
  虽然辞官下海,但李小明没人脉,没资源,完全是白手起家,真是个纯粹的个体户。成立公司注册资金需要1000万元,他只好央求朋友临时拆借,办公也只能暂时栖身在朋友的公司。1998年5月,李小明的公司正式成立时,只有3个人。
  公司成立伊始,坊间传闻福利分房政策将进行重大调整,并于1998年底停止。消息传来,他意识到这是一次重大的产业机遇。此时,亚运村小营地区一块土地转让,李小明迅速出手,与对方签订转让协议,总金额2亿元,首付1000万元。而此时的李小明手里只有不到15万元,对方要求首付1000万元,必须在半年内付清,否则就转让他人。
  眼看半年期限已满,李小明的1000万元仍没有着落。就在他有些绝望的时候,从朋友那里得知,武警总部年底要花钱购房。李小明当即去拜访武警总部领导,虽然很真诚,但领导并没有相信他。原来,军队系统更愿意和“根正苗红”的企业家打交道。为此,武警总部对李小明进行了调查,国务院研究室的从政经历帮了李小明大忙。
  最终,武警总部斥资8000万元买下一座整栋楼,首付1200万元。拿到这1200万元时,李小明没有太多的兴奋,立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施工中。很快,高楼拔地而起,项目顺利完工。这个项目就是现在的锦绣馨园。
  其实,锦绣馨园项目并没赚到多少钱。后来的几个项目也都是小打小闹。在这种炼狱似的苦熬中,非典突然而至,中国经济遭到重创。这对李小明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此时的他,没有一个项目,却身背6000万元贷款,每年利息就高达600万元。
  地段就是生产力
  2008年奥运会迫在眉睫,北京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此时,公主坟的国海广场还是一座烂尾楼,矗立在长安街上,异常扎眼。为了提升北京形象,政府决定对国海广场进行改造。中房集团总裁孟晓苏找到李小明,希望一起联手协作,合作的前提是首先要背起5亿元的债务。
  李小明倒吸了一口凉气。此时的他,不仅没有项目,而且还欠着银行几千万元的贷款,如果再背上这么多的债,非压垮自己不可。李小明辗转难眠,反复考虑一周后,横下一条心,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
  改造烂尾楼相当于接下一块烫手的山芋。签协议、搞贷款,甚至向朋友借高利贷,每签一次名,李小明都感觉如同签订生死状。
  几经周折,历时多年,这座烂尾楼在李小明的手上起死回生。国海广场的生死之战,奠定了帝海集团在业内的稳固根基。
  在李小明看来,做商业地产最关键的一点是“地段”。国海广场位于长安街延线西三环地东侧,与东三环的国贸广场对称分布,可谓是绝佳的地段。占领长安街的地段,就是占领全国房地产的制高点。
  “地段就是生产力!”李小明如是说。帝海集团在进军全国市场时,同样将“地段”作为项目考核的首选指标。山西太原的国海广场是帝海开拓京外商业地产的第一站。李小明将目光锁定在太原最繁华的主干道迎泽大街上。李小明决定,将太原国海广场打造成经典中的经典。这个项目投资高达百亿元,远高于北京的国海广场。
  帝海为何如此强调“经典”呢?李小明认为,好地段是每个城市的稀有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做项目,必须要与稀有资源相匹配。对项目的每个细节,都要做到精雕细琢,完美极致。根据这个要求,帝海集团的每一座国海广场,都会邀请世界知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同时,入驻国海广场的每一个品牌必须为行业内的顶级品牌,如电影院,不是4D的不让进场。据介绍,意大利的众多奢侈品牌将会集中入驻北京的国海广场。
  近年来,全国各地产公司蜂拥上马商业地产,跑马圈地。李小明却仍在不紧不慢地追求他的精益求精。对此,有人形容帝海打造出来的国海广场,如同汽车中的“劳斯莱斯”,更有人称李小明为商业地产“手工模式”的设计师。
  帝海不追求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而是尊崇匠人精神,专注一个细分领域,追求精雕细琢,严加打磨。“精益求精出精品,这是一种价值的回归。”李小明说。
  “楼市崩盘是哗众取宠,商业地产还可以再火30年。”在2014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小明的言论引人瞩目。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与李小明精雕细琢打造国海广场一脉相承,对帝海的管理也是文火慢炖。虽然是湖南人,但李小明性格中柔性更多。他的属下忠诚度高,从创业至今,一直跟随他走过来的占了七成以上,尤其是帝海高管,无一人离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吸引人才不仅要靠老板的人格魅力,同样还需要物质利益的激励。2010年,李小明决定,公司存量不动,拿出增量为大家进行股权激励。如今,在太原的项目上,管理层全部实现占股。
  让员工成为家人,但不让家人成为股东。李小明的这一理念,使帝海内部没有一个他的亲属占股。他认为,家族企业的利益纽带,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更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虽然帝海的股东中没有李小明的亲属,但员工的亲属却经常出现在帝海公司内,尤其是在公司组织的娱乐休闲活动中。李小明认为,员工在帝海,家属就是帝海的后援,也是企业发展的后盾。如今,帝海公司每年都举办多次不同规模的培养员工凝聚力的活动,每年的年会通常选择在国外举行,员工可以带家属随行。
  从北京大学到哈佛大学,从国务院干部下海借款20万元经商,到如今身价200亿元的企业家,这就是李小明的创富纪。目前,帝海集团资产逾200亿元,但贷款只有1亿元,在同行业中非常罕见。
  “我是没有原罪的。”李小明认为,自己是纯个体户起家,创业一路走过来,做事老实而不走极端。但作为现代企业家,他深知在经济之外还必须了解政治和政界,因为中国房地产企业依赖的土地使用权就是政府出让的。也许和当年从政经历有关,李小明有着为官为商的两个顶级偶像,欣赏湖南老乡曾国藩的博学谋略,也推崇胡雪岩的运筹帷幄。房地产行业不能不与政府打交道,没有一个灵敏的嗅觉不行,但李小明恪守“只亲近不亲热”的原则,在官商之间,寻求平衡的公约数。
  2014年“楼市崩盘论”甚嚣尘上,一向低调的李小明也不再沉默。他告诉记者,对比发达国家,中国的城镇化率还很低,市场空间仍然巨大,当今的楼市调整更像一种正常回归。在商业地产方面,李小明仍坚持每年建设3座,每座投资100亿元的速度与规模。
其他文献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45年,沙特阿拉伯创始人阿卜杜勒·伊本·沙特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秘密会晤,为20世纪末地缘政治的核心打下基础:美国以安全援助换取沙特的石油。美国的盟友英国因被蒙在鼓里而愤怒不已。2013年,相似一幕再现,沙特被排除在美国与伊朗秘密外交活动之外。  “能源革命改变了国际能源格局,即将催生新的地缘政治协议。”在近日发布的题为《催生新秩序——能源给地缘政治和安全带来的新后果》的报告中
期刊
王涛正陷入深深纠结之中。4月份,他签约买下一套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的房子,房贷还没批下来,降价的消息已经来临。不到一个月,开发商推出的同户型房子每平方米降价近1500元。  东南五环外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是高价地的新摇篮。保利、融创、中信、中化方兴等一线房企,均在此跑马圈地。“地价都过3万元/平方米了,开发商曾打算联合把这个区域打造成高价区。”一位当地政府人士说。  距离高价地落槌不足一年
期刊
看空的阴影,徘徊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上空。  6月10日,沈阳市限购政策全面取消的消息传出。迫于沸沸扬扬的舆论压力,官方随后发声:这只是针对改善型需求的政策调整,而非取消。  尽管中央早就明确,要对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但在执行层面,地方政府仍旧习惯等待中央统一号令,怕当“出头鸟”。  中国房地产曾有数度调控,但房价顶多打个盹,在地方“土地财政”的扬鞭下,很快脱缰狂奔。但此次有些不同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201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由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单独核算,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当前,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加快组建住宅金融事业部。  正在完善中的中国住房金融制度需要借鉴他山之石。对德国、新加坡、日本、英国
期刊
看空,再次成为楼市的主题词。这一次,并没有出台新的强力调控措施——于是就有疑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司长日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如果说是限购导致目前市场下行,那么如何解释,全国600多个城市中限购的仅46个,绝大多数不限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在下滑?”  这位司长进而怀疑,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能否靠放松限购来解决,“确实应该全面摸清楚,房地产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供求关系失衡是房地产
期刊
4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召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会,西城区教委表示,从2015年起西城区将试行学区制,以街道行政区划为基础,建11个学区,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这11个学区分别是德胜学区、什刹海学区、西长安街学区、大栅栏椿树天桥学区、新街口学区、金融街学区、陶然亭白纸坊学区、展览路学区、月坛学区、广安门内牛街学区、广外学区。其中,有7个学区
期刊
由于逾期未能兑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赶往北京,涌向一家名为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华融普银”)的机构索赔。前期狂飙的超募,使华融普银实际客户数超过2000人。  一位前华融普银销售主管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2013年发行的环境很好,几乎所有产品都有超募,很多产品超募了一倍多,华融普银及关联公司的募集总量估计在100亿元左右。”剔除超募部分,仅从产品计划规模计算,华融普银的规
期刊
库存高企、观望蔓延、人口吸纳乏力……一些位于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轮“过剩”危机。  5月下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江苏无锡市和常州市调研发现:两个城市虽一个限购,一个不限购,但却面临相同的楼市窘境: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改善型大户型销售困难,由于地价偏高,房价降价空间有限,以及在银行信贷收紧的背景下,房企资金链紧绷,债务纠纷频发。“泡沫将破”、“楼市可能崩盘”的看空舆论,已有演变成市场恐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标杆区域浙江省承压日重,温州等“重灾区”更被纠缠于资金链和担保链“两链”之中,难以自拔。  有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原因还在自身——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此为影响叠加之患。  最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一路穿行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萧山、建德、奉化诸地,明察暗访30多家企业及银行、20多位政府官员。对照记者调查和官方数据可以得知,风险
期刊
2014年6月初的一天,北京南三环万年花城小区的张安顺(化名)下班回家,发现自家楼下开了一家特别的新商店。  与其他商店不同的是,这家名叫“嘿客”的商店里,没有货架,没有衣架,更没有各类食品、饮料和衣服,只有墙上挂满了镶在相框里的商品招贴画。店员说,顾客可以预购墙上展示的以及电脑里的各类商品,甚至代缴水电费、购买机票车票,寄取快递,等等。  这家店,是快递龙头顺丰在北京开的第10家社区便利店。截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