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针刺法治疗急性腰痛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通督法;治疗;腰痛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72-1
  
  急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以发病急骤、疼痛难忍、转侧不利,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笔者在近年来采用通督针刺法给予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共计37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9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9例,治疗时间最短一次,最长5次。
  2治疗方法
  嘱病人忍痛将双手扶住床头、窗台或办公桌椅均可,用0.5—1寸毫针刺入百会穴、人中穴,快速捻转1分钟左右,此是病人往往感到针刺疼痛难忍,嘱其一定要克制忍耐,但这时腰痛症状明显减轻,在嘱其扶住物体慢慢活动腰部,做前屈后仰或旋转活动约2—3分钟后再快速催针捻转1分钟左右再继续活动腰部。如此反复3次既可。
  3治疗效果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显效:疼痛症状大部分消失,做大范围活动时仍有疼痛。有效:疼痛有所减轻,活动时仍有疼痛。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本组病例37人,痊愈34例,占92%显效2例占6%,无效1例占2%(不能忍受针刺疼痛自愿放弃治疗)。
  典型病例:
  患者,女,37岁。2010年4月6日下午突然腰痛,不能行走、站立、不能仰卧。家人即送入我院外科治疗,经输液、服药治疗无效,又送入市人民医院做核次磁共振检查示:L4.5、L5.S1椎间盘侧后突出,第二天用担架送入我科室治疗,笔者即采用上述治疗方法针刺5分钟后,患者能自行站立行走,15分钟后自感疼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为巩固疗效,嘱其第二天继续治疗一次后再针对其病因治疗。
  4体会
  急性腰痛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邪侵袭腰背经脉所致《内经·痹论篇第四十三》“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腰为肾之府,主全身之阳。腰背为督脉循行的部位,督脉为诸阳之海,风寒湿邪阻滞督脉。使腰背阳气不能通达,不通则痛。二穴均为督脉之穴,百会穴为升阳提陷之供效,人中穴有治腰脊强痛的供效,二者相互为用,故能解腰痛之急。此方法有通督升阳、散寒止痛的供效,对急性腰痛有显著疗效。但疼痛消失或缓解后,还应本着辨证施治的原则寻求病机,治其根本。如治不如法,迁延日久,易转成慢性腰痛。
其他文献
第一试一、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已知正实数a、b、c满足(1+a)(1+b)(1+c)=8.则abc+9/abc的最小值是____.2.设O是锐角△ABC所在平面内一点(在△ABC外),CD⊥AB于点D.若→O
期刊
随着畜牧养殖业越来越现代化,免疫技术也有所提高,但是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免疫失败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给我国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畜牧养殖业免
高产奶牛是指泌乳量特别高(头胎牛7500千克以上,经产牛9000千克)、泌乳成分好、乳脂率高(3.4%~3.5%)和乳蛋白含量〈3%~3.2%)高的奶牛,全群平均泌乳量在7500千克以上。这些奶牛必须
超声造影,又称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是超声影像诊断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近年来,在超声造影剂和造影成像技术等方面获得的重大进展使脏器占位病变
社会的进步,使养猪业的发展不断的规模化,标准化。同时,加大了规模猪场疫病预防控制的难度。本文主要就规模猪场构建“三维”体系来预防控制疫病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龙式正骨手法”; 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47-1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cervica  -spondylosis,CSA)又称颈型眩晕,约占颈椎病的1/4,属中医眩晕范畴。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眩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4月,5月两月174例行鼻副窦16层CT薄层扫描,经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病例图像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其中男105例、女69例,年龄4岁-82岁,平均35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流涕、头痛,面部不适、头昏,记忆力下降,小儿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