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赏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56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作品当中,描写秋天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而且其中的很多都是經典。秋天这个季节在中国的社会与文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自然更替的角度来看,秋天意味着收获;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看,秋天意味着思念。也正因为如此,在诸多文学作品当中,以秋思为主题的又占了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因此中国古人一旦离乡,往往自然就会有一种思念的情怀,这种情怀在秋天这个季节里伴随着树叶的飘零又会更加浓烈,于是不知不觉当中,秋思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这种文化基因的遗传当中,当下的初中语文教材也引入了以秋思为主题的相关文学作品,比如说《天净沙·秋思》就再次进入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毫无疑问,《天净沙·秋思》是描写秋思主题的经典作品之一。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历来都被学者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引起我国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比如说自己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天净沙·秋思》,心里便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对《天净沙·秋思》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到自己走上讲台,当面对着学生要带着他们一起解读这首小令的时候,也感觉面前有了一个新的任务:面对当下的初中学生,如何基于他们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经验,去设计出一条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文本解读途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而在不断的思考当中,也慢慢的确立了一个主题,那就是:读“秋思”,共“思秋”。
   一、读“秋思”
   从行文的角度来看,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只用了二十八个字,便凝练地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艺术图画,全曲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效果。[1]很显然这种高度凝练的作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解读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如何将这种凝练的文字扩展为学生大脑当中丰富的表象,这个问题的解决应当说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很显然,教师不能通过“翻译”的方式去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因为这种方式说白了就是灌输。真正有效的方式应当是引导学生在解读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形成一种体验感,这也就要求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要抓住主题,而这个主题就是秋思。
   当下的初中学生很少有秋思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又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去帮学生建立起这种现实感觉,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教学的作用,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体验感,并在此过程中以心悟之。具体的做法应当是让学生选择小令中的物及其关系,然后去构思。很显然,这就是一个领略小令特色的过程:其一,让学生去理解藤、树、鸦、桥、水、家、古、风、马、阳、人、天涯。这个时候学生所能构建出来的,还只是一种中性的景象;其二,将相应的形容词加上去,于是学生面前的景象会为之一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在天涯。用学生的话说,加了这些形容词之后,立即感觉到面前一股苍凉之感……有此客观景象,秋思之感自然就会形成。
   二、共“思秋”
   秋思更多的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从秋思到思秋,既是一种情绪的外显,又是对文本解读程度的一种深入。从文学作品价值的角度来看,《天净沙·秋思》是中国抒情诗名篇,近代学者王国维从绝句美学的角度、境界论的高度盛赞该篇,曰:“《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又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极有高度,但是研究者也指出,王国维对于《天净沙·秋思》何以“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并未展开阐述,这导致读者对王国维的评价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2]其实在引导学生进行解读的时候,如果借助于思秋这样一个环节,倒可以解开王国维评价之所以然。
   仔细研究这篇课文,并且在秋思意境构建的基础之上,将之转换为一幅图画,然后教师跟学生一起走入这幅图画当中,那对思秋也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毫无疑问,这首小令当中描写秋天的景物是丰富的,精心选取的“枯藤老树昏鸦”……,准确且巧妙构成—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其后由景到人,一个断肠人在古道之上,伴随着一匹瘦马,吹着西风,沐着夕阳……当学生大脑当中这样的图景变得清晰的时候,他们也就能够走入文本,感受到内心深处有着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内心。
   于是这里不妨让学生去思考: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可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应当说完整的场景是不大可能出现的,但是对于当下的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眼界已经不再是那么幼稚,他们的内心也不再是那么单薄,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总有与思念相关的生活场景,这种场景一旦与课文的解读对照起来,便不可避免的有一种代入感。于是学生的思秋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课文描写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叠加的过程:课文中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深秋时节,此时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或许就是那一座真实的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袅袅炊烟的农家……还有那伫立于古道之上的人。如此景象之下,学生就可以经历一个恍若身临其境而内心秋思之感十足的思秋过程。
   在真实的课堂之上,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而进行的,当学生在理解秋思的基础之上,慢慢走入思秋情境之时,笔者悄悄打开了多媒体:带有一丝悲凉的音乐响起,学生不由自主抬头看画面,于是基于课文意境而写实的山水画出现在学生面前,并伴随着课文中的若干情景不断切换。此时全体学生鸦雀无声,学生与多媒体所创设出来的情境融为一体,一个秋思的过程于是也就变得更加真实……
   三、析文旨
   当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经历了思秋主题的分析,经历了秋思的“体验”之后,学生大脑中的表象是丰富且清晰的,学生的情感是被激活了的。这个时候再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文,去分析文章的主旨,那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比如说学生认识到了这实际上在写一位游子,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到这首小令语言极为凝练,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3]
   其实,当教师设计先让学生去分析思秋主题,然后进入秋思的情境之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意味着课文的主旨会慢慢出现在学生面前。毕竟对于当下的初中学生而言,即使是在初读《天净沙·秋思》而感觉到语言极简的时候,他们也能感知到小令当中的那种“思伴之情真真,念家之意浓浓”[4]。只不过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学生的感觉激活,并且要努力让学生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文字的精练,意思的准确,表达的清晰,这些都是基本的工具性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人文性,让学生在对《天净沙·秋思》的揣摩中,认识到作者何以能够通过极简的文字描写出如此丰富的内涵,那对小令“游子思乡”主旨的明确,也就能够起到很强的奠基作用了。
   参考文献:
   [1]邹阳.《天净沙·秋思》审美效果的另类解读[J].荆楚学术,2018(6):16-17.
   [2]石了英.《天净沙·秋思》何以“深得唐人绝句妙境”[J].语文建设,2019(9):45-48.
   [3]王岩.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试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J].教育文摘,2012(5):46-48.
   [4]黄剑朋.思伴之情真真 念家之意浓浓──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感[J].南京社会科学,1995(4):61-61.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论述文写作的现实困境,同时考察了高中写作考查的新趋势,从时评写作入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撑,提出满足写作教学的新诉求的课题,并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论述文写作的现实困境   困境一:与社会的半隔绝状态。就现状来看,高中学生基本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教室、食堂、宿舍,半封闭的生活,使学生对社会舆情、时事一片茫然。没有课间的阅览时间,没有定时的新闻视听,更没有热点时事的宣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1]但在西部农村学校,无论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是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均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我们从农村学校的现实出发,积极发掘新农村建设的
《皇帝的新装》是童话中的经典,作为一篇老少皆宜的童话,将其选入初中教材当中,显然有着重要的意味。面向初中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解读,值得教师认真思考。这个思考的角度是多元的:站在作者的角度,儿童作为安徒生童话的中心叙事元素在《打火匣》《伤心事》及《皇帝的新装》中得到不同层面的体现。安徒生深谙儿童心理,推崇纯真,视儿童为最宝贵的思想资源,也正因为如此才说安徒生是伟大的儿童文学大师[1];站在学
《装在套子里的人》全文可以概述为删除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删除了小说的开头,兽医伊凡尼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因为打猎误了时辰,在村长普洛克菲的堆房里过夜,他们在聊天时谈到村长的老婆玛芙拉是一个奇怪的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庄,只有在天黑的时候才会出来走走,布尔金就借此说起了自己任教中学里的另一个怪人——别里科夫。第二部分,删除了别里科夫差一点结了婚的情节。第三部分,删除了小说结尾作者借伊凡尼奇之口对自由的
期刊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收录了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作品《致云雀》.能够收入高中语文教材,足以说明其教学价值,也因此,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在许多杂志及平台上随处可见,而即使是在非教学专业的杂志上,也能看到不少名家的观点,这使得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那么是不是说对这篇课文就没有了解读空间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思考出发,让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领会课文的内在意涵,感悟课文的内在情感,由此就可以展现出学生在解读课文当中形成的更多认识.这样的认识既奠定了本课教学
期刊
当前,深度学习成为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认识深度学习,首先要认识到这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也就是判断学习是否具有深度,关键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判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文本的意蕴如何为学生所领略,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越具有深度,文本意蕴的彰显也就越加顺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文本意蕴的彰显只有在深入解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如同上面所说的那样,深度解读应当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咀嚼出课文的内涵,就是一个深度解读的过程.借助于这样的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初中学生正是接受知识的最佳阶段,语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阅读,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推敲重点词句,厘清结构脉络   重点词句批注法是一种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围绕重点词句仔细揣摩、研读、深入思考,尝试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很多时候总是将个人的精神创伤蔓延到底层社会之中,深层次地挖掘社会精神面貌,对底层人民寄予人性的关怀。《聊斋志异》塑造了一个鬼魅丛生的乱世,以荒诞奇异的想象抨击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世界。因此,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之时,除了重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叙事结构与语言构造外,还应该重视对文本的主题与作者的情感表达,做到形神兼具的整体性深度解读。在《聊斋志异》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叙事上,喜欢
与其它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不同,《狼》选自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而《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给人的感觉是荒诞不经——这部小说中收录了众多的鬼怪故事,因此很多人认为其堪称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正因为其故事本身不大经得起推敲,因此其所说明的道理往往容易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容易深入到阅读者的骨髓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面向初中学生解读《狼》,就需要教师自身对文章本身进行深入的解读,只有教师对文本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阅读是也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的关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阅读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当下流行的阅读方法之一,区别于碎片化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形式更加具有结构化特点。由于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全面而有深度,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全面系统的学习语文。   一、高中语文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