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志道:富而有仁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my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隶属古徽州的歙县是徽商的重要发源地,掩映于山水之间的徽派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原本是徽商经营成就的结晶。论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非得官吏上奏、朝廷批准,不得擅建。但在歙县棠樾村东的大道上,却有七座明清时期的牌坊井然而立。在一个小小的山村,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牌坊?
  棠樾村的先民确有不凡的历史。棠樾村大约在唐代立村,以鲍姓为主,历代以来,英才辈出。元代学者鲍元康,明代的工部尚书鲍象贤,清代大盐商鲍志道、鲍漱芳父子等等,仕商二途,均可称道。七座牌坊,三座为明代设立,四座为清代所建。清代牌坊之中,有一座为“乐善好施坊”,即是为大盐商鲍志道、鲍漱芳而立。
  与大富大侈的众多盐商不同,鲍志道及其子鲍漱芳虽拥资巨万而尚俭去奢,在大量的朝廷捐输而外,还在地方公益及慈善救济事业方面付出了巨额资金,堪称为中国古代“义商”的表率。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白手起家,获任总商
  鲍志道,字诚一,自号肯园,生于乾隆八年(1743年),是安徽歙县棠樾村人。鲍志道属鲍氏宣忠堂这一支系,其祖上鲍象贤曾任明朝兵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历官著绩。但到志道时,家道已经中落。志道七岁时上村中私塾读书,后因家境困窘,到十一岁时不得不离家外出从商。
  既没有资本,也没有人脉,志道开始只好在江西鄱阳一家小商铺当会计。他手脚勤快,悟性很高,深得店主欣赏。会计簿记直接反映着商户的经营流程和资金进出,从中自然也可领会到一些为商之道。经过几年的磨历,志道对于经商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1763年,志道来到东南都会扬州,协助一位姓吴的盐商经营盐业。因为他诚实守信,又善于管理,降低成本,获得非常丰厚。吴姓盐商因有他的帮助,几年之间大富,志道也完成了他最初的资本积累。
  清代行纲盐制度,盐商例分两类,一曰场商,主收盐;一曰运商,主行盐。行盐的商人又有总商、散商之分。总商人选初由富商轮流充任,后来直接由官府指派。康熙十六年(1677年),巡盐御史郝浴在两淮盐商中公取资重引多之人共二十四名,任为总商。至乾隆年间,总商人数减少,有“八大总商”之说。总商总领盐引,率一般运盐商人行盐并向官府纳课。普通运商称“散商”,须向总商购买窝单,经由总商具保,方可承引纳课并购盐贩运。
  志道在几年行盐过程中对于盐业的利润之源十分清楚。在稍有积累之后,他购买盐引,开始自主运销食盐。他不辞辛劳,加上原来建立起来的个人信誉,行盐的数量越来越大,区域也愈来愈广。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赚取了惊人的财富,也成为扬州声名显赫的大盐商。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两淮盐政使鉴于志道资重引多,又颇具声望,选任他作为总商,与徽籍“以布衣上交天子”的江春并为盐商首领。总商虽是商人身份,享有官府授予的垄断特权,在盐政及地方事务中都有重要影响力。在管理散商之余,还需要承揽朝廷及地方的诸多事务。因此,总商虽然位高权重,坐收百万,但是对于个人之应对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志道在担任总商后,一方面积极沟通官商,协助整顿盐政,另一方面则承揽公私琐役,力图有所兴革。当时清朝行盐划区而立,行盐不得跨区。乾隆末年,福建行盐至江西与淮盐竞争,淮盐受到冲击。志道与其他总商积极与两淮盐政及福建地方交涉,维护淮盐利益。按现在的标准讲,食盐划区而销本就不合理,跨区经营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当时条件下,是违反朝廷政策的,志道的行为也得到了两淮盐商的支持。此外,食盐运销多通过水运,偶有盐船沉溺,损失惨重,个体盐商往往难以承担。志道向扬州盐商倡议:如有一船沉溺,则由众船捐赠,约定比例,定为常规。这个制度让大家可以风险共担,很受中小盐商们的欢迎。
  志道对于朝廷及地方的事务,也是尽心尽力。凡转饷、捐赈、兴工等事,无不率领众商,大力捐输。盐商因享有朝廷制定的专卖特权,利润极高,但其特权之有无,却全然取决于朝廷及盐政的决断。清代的捐输政策虽是面向全体臣民,但因盐商更为富裕,自然是重要的纳输对象。总商为盐商之首,更是责无旁贷。清代扬州盐商捐输数目惊人。鲍志道与徽籍大盐商江春、洪箴远、黄应泰等人,数次捐输,动辄几十万两白银。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统计,从清康熙十年(1670年)到嘉庆九年(1804年)的一百余年中,两淮盐商前后捐输给朝廷的银两就有3930万两之巨。
  志道任总商计有二十余年,很受朝廷重视。《鲍氏诵先录》中评论说,志道“勇于任事,不避小嫌”。 其宗谱《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中说,“在其间二十年,遇事划然,见可不可,自当事以若四方经由一口与之,讫其殁,无毁恶者。”虽然多有赞誉,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志道在当时的盐务体制下,的确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获得了一般商人难以企及的社会地位。
  
  富而有仁,义善为先
  盐商是扬州城内最为富裕的群体,其生活也最为奢侈。盐商们所赚得的巨额利润,在应付官府捐课之后,并无其他的投资路径。于是,盐商们转而将大笔金钱用于回故乡盖筑亭院,或者拿来组养戏班,或者来收藏金石字画。如大盐商汪廷璋建有筱园,汪应庚建有平远楼、万松岭,安岐善鉴书画并建有豪宅,马曰琯善于诗文,江春所组的“春台班”是徽班进京的主力之一。扬州之所以文风鼎盛,也与盐商们的文化消费密不可分。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并非没有例外。鲍志道在扬州城大名鼎鼎,说到财富更是无人能及。但他在生活方面,却与一般盐商迥然有别。《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志道虽拥资巨万,“然其妻妇子女,尚勤箕帚之事。门不容车马,不演剧;淫巧之客,不留于宅。”意思是说,虽是巨富之家,但是家里并没有雇请多少仆人,家中杂务,多由妻子儿女自己打理。家里既不养门客,也不养戏班,俭朴门风,独树一帜。
  志道的妻子汪氏也是一生节俭,但她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专门在老家的祠堂宣忠堂后建了八间房屋,以为堆贮农具之用,方便族人耕作。后来又念及同宗女眷的生活艰难,特意捐资购田一百亩,取名“节俭户”,专门用来接济族中家境不好的妇女。
  志道在社会公益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就方志及宗谱中的记载来看,自在扬州经商大富之后,志道在兴学、救济、河工等方面就毫不吝啬,难得的是长期坚持,一以贯之。他集合众商,创立扬州十二门义学,惠及当地。他襄助扬州的恤嫠会、兴化的育婴堂,以救济社会。歙县有两座著名的书院,一为城内的紫阳书院,一为城外的山间学院,长年失修。乾隆五十五年时,志道率先捐资,倡导同乡士绅合作重修。
  歙县有一条河名曰北河,环绕县城西流到北面入江,久未疏通,因而淤塞。在遭遇大雨时,往往造成洪灾。1798年,志道独力捐资筑堤改变水向,使河水冲刷淤积的泥沙,使河道得到恢复。他还出资请工人修通棠樾至古虹桥、郑村、沙溪等处的山道,通计五十余里,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山区,这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生活。志道还出资建起鲍氏世孝祠,增置族田。族田所产收益一方面用于维护祠堂开支,开展宗族活动,另一方面则是用于救济族中贫困家庭,开设族中义学等事务。在清代,国家并没有设立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主要通过宗族和其他民间组织来进行。族中官绅及富商的捐资是宗族救济资金的主要来源。
  在志道的影响下,儿子鲍漱芳也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幼年时,漱芳就协助父亲进行盐务管理及慈善活动,得到很好的锻炼。在1801年志道逝世后,漱芳继承了父亲的总商职位。由于在盐政及捐输方面成绩突出,朝廷优叙封加盐运使职衔。在社会救济方面,漱芳也不输乃父。1805年,淮黄大水,漱芳倡议设厂赈济,并捐麦四万石赈济灾民。又捐银六万两疏通芒稻河,解决了扬州的水患问题。又捐银五千两疏通沙河闸及其他河道,使扬州之盐运水道因之通畅。
  从不名一文的穷少年到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志道实现了无数徽州人向往的经商之梦,也成为徽商的杰出代表。而今,扬州的繁华之梦早已消逝,但在故里的黑瓦白墙、青山绿水之间,在父子同铭的慈善牌坊上,他的财富故事在人们的心间流传。
其他文献
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了“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许多藏区学生纷纷到内地各职业院校接受3年的免费职业教育学习,随着环境的改变,藏区“9+3”学生对生活环境、语言环境
“两廊”的建成,将成为中越之间的友谊之廊、交通走廊、物流走廊、新兴产业走廊、旅游走廊、科教文卫、信息走廊及生态走廊;而“一圈”也将建成为海陆交通港口圈、沿海城市圈
玄奘是中国唐代著名僧人、旅行家、佛经翻译家、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家境贫寒,父母早丧,13岁受度为僧,20岁受具足戒。出家后四处求学,遍访名师,为澄清疑窦,决心西行求法,以释所惑。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离开长安,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出敦煌,再经今新疆和中亚等地,贞观五年终于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了当时印度佛教的中心那烂陀
摘 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所涵括的工程项目较多,主要包括通信、监控、收费等三大系统,是保证高速公路运输能力的基础。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理,是整体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影响了后期运营效力。同时,缘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装本身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受多重因素影响,无法正常运行。本文基于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影响因素的简述分析,注重就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记者最新获悉,稀土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的正稿已开始制定,最快有望在9月出台。届时,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整合办法、出口配额和资源税等内容都会纳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在谈及科技创新问题时,被引用最为广泛的一句话。当今,科技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朗,已然锁定在了创新、创新、再创新。对于青海而言,我
日前,包头稀土研究院与包钢天彩靖江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建立“包钢稀土发光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包钢天彩靖江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俞鹏程与包头稀土研究
自从进入21世纪,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以及社会生产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明显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类个体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现有
“巽”卦,为《易经》之八纯卦之一。从“八卦”之卦象认识,巽为“风”;从“八卦”之卦序认识,巽为“长女”;与后天五行结合认识,巽之性属“木”等等。可以这样理解认识“巽”卦之本义,巽卦为一阴伏于二阳之下;象征为服顺之意,顺从则言易于被接纳;又巽为风之卦象,风则无孔不入,所以“巽”卦以顺从、谦逊、进入为主旨。若以人事而言,如巽之谦卑、逊让者则无所不容。如果两个巽卦重叠,二阴伏于四阳之下,表示“能巽顺乎阳
欧洲中世纪思想文化的重建,始于8世纪的“加洛林文化复兴”。“加洛林”指法兰克王查理大帝(拉丁文Carolous Magnus),其奠立的王朝习称“加洛林”(Carolous)王朝。它的特点是以兴办教育、复兴文化的努力来“走出黑暗时期”,在被政治动荡所摧毀的欧洲废墟上开始文化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埃里金纳是一个关键人物。  约翰·司各脱·埃里金纳(Johannes ScotusErigena,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