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情、情理与情感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宋代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很多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学重点基本就定在“陈什么情”和“怎样陈情”上,却忽略了“情”是建立在事实和道理的基础上的。《陈情表》不单陈“情”,还有陈“事”,述“理”。
   李密初仕蜀,官任尚书郎。蜀亡后,晋武帝征他出任太子洗马。李密“辞不赴命”。“辞不赴命”有他的苦衷,就是“终养”祖母。李密要把这苦衷转化为拒绝皇帝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充分。否则,抗旨不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首先,陈述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合情合理;其次,陈述态度必须真诚感人。
   一、“事”是真实可信的
   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哪些事?为什么一定要陈述这些事?晋武帝一定就相信这是实情吗?其实,李密主要向晋武帝陈述了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两件事情:一是家事(与祖母),二是国事(与皇上)。首先,父丧母嫁,幼弱多病,祖母躬亲抚养,这是“上慈”。门衰祚薄,内外无人,在这种情况下,祖母多病,常在床蓐,孙儿当侍奉汤药,这是“下孝”。李密陈述的这些事符合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上慈下孝”思想。“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是经得起调查的事实。其次,“沐浴清化”,“察臣孝廉”“举臣秀才”;“寻蒙国恩”,“拜臣郎中”“除臣洗马”,很明显,皇上也是有恩于李密之人。按理,皇上有恩于臣民,臣民当尽忠于朝廷。这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知恩图报”的思想。李密不是不懂,只是目前还做不到。所以,在文中反复强调,“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二、“理”是经得起推敲的
   李密向皇上陈“事”,这些“事”不仅事实本身合“理”,而且诸事之间也得合理,合逻辑。否则,事再“真”也无济于事。李密主要依什么“理”?这个理站得住脚吗?
   李密始终围绕“孝”字陈事说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李密对于这点很明确,因此他总是遵照孝道来行事。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尽孝既是一份亲情,又是一份责任。这是其一;“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孝”既是立国之本,又是基本的治国之策。这是其二;“少仕伪朝,历职郎蜀;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又“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皇上宽怀大度,浩荡皇恩。“密”当感激不尽,尽心竭力,迟早要尽忠报国是必然的。这是其三。只是,“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种责任无法推脱。但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也就是说“尽节于陛下”的机会是很多的,也是一定要尽节的。因此,“愿乞终养,辞不赴命”。
   李密紧紧抓住“孝”字。自下而上,“孝”是人们的行事准则;自上而下,“孝”是治国之策。李密不仅在陈述自己实情,讲明“辞不赴命”的缘由,更在为晋武帝宣扬“仁治”的社会思想。
   三、“情”是朴实自然的
   李密向皇上陈的“事”,除了让皇上信服,还让皇上心动。以情动人,情感也要发自内心,不可矫情。“情”是事实和道理的催化剂。真实、合理、感人诸要素综合在一起,晋武帝才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如果没有“情感”的催化,事实有可能被弱化,事理有可能被曲解。有了“情”,才能打动人,让人信服。有了“情”作为根基,“事”就更具有信服力。
   这些“情”,一是对祖母的“亲情”和“孝情”,二是对皇帝的“恩情”与“忠情”。李密陈“孝情”,陈述与祖母之间的往事时,表现出非常客观而又冷静的记叙,没有过多夸饰,不见浓烈抒情,甚至有点平铺直叙。语言朴实自然。这正好是质朴自然的祖孙情意的体现。作为呈给皇上的表,必须客观。因此,李密也是尽可能地抑制对祖母的“私情”,至少能让皇上感受到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糊涂,也不是感情冲动,而是出于对“事实”的充分思考和对“情理”的冷静分析。所以在用语上,李密也十分注意分寸的把握与火候的拿捏。比如,文章多处提到祖母,在称呼上就有变化,时而称“祖母刘”,时而称“祖母”,时而“刘”等。作者变化称谓的用意何在?
   我们发现,李密在陈述祖孙间关系时多称“祖母刘”或“祖母”。比如,“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在陈述祖母的病情等其它情况时则多称“刘”。比如,“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当把祖母与“皇上”相对时又多称“刘”。比如,“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称“祖母”,体现出血浓于水的亲情;称“刘”,形同一般人。前一种称谓体现出的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后一种称谓体现出的是无法割舍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即便她不是我的祖母,我也应该有责任照顾这样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当然,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李密在皇上面前尽可能地克制对祖母的依恋,尽可能地抑制内心对祖母的那份亲情与孝情。然而这份“亲情”和“孝情”越是被抑制,李密对皇上的“恩情”与“忠情”就表现得越浓烈,越能感人至深。
  [作者通联:浙江青田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反映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每到作文课有不少学生“疾首蹙额”,写作成了学生心里难以越过的鸿沟。大多数学生不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久而久之,在写作时心理上备受压抑,导致害怕作文,面对题目迟迟不能
著名作家、中学语文课文《散步》作者莫怀戚先生于7月27日15点45分,因病在家中去世。  著名作家、中学语文课文《散步》作者莫怀戚先生于2014年7月27日15点45分,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63岁。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一、自然如歌辅写作  美丽而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和万物。千百万年来人类在大自然中攫取无尽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汲取着不能穷尽的精神食粮。如“一轮明月”可以畅离合悲欢,“一树落叶”可以诉苦辣酸甜。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则通过观察自然,讴歌自然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说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虫鱼带给我们人类无穷的歌唱主题。这抒发一是直接用歌曲唱出,二是用文章写出,用文字来抒情。如何抒发?要求讴歌者要
在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学习重点当然是了解典故含义,弄清作者词中深意。学生们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和廉颇这五个典故“各个击破”后,通过联系背景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词人借古讽今地表达了对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的赞扬,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继而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借廉颇自况,抒发了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
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材“月是故乡明”专题中,“乡关何处”的最后一篇。显而易见,这是一篇散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取向却似乎是多元的,尽管都没有脱离散文这一基础,但从中发掘人生意义甚至是哲学思考的情形亦不少见。况且本文并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就算是教师,在初读时也未必能够一下子理解作者的意思。而对于这样的文本,笔者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视的。往往都会经由不同的角色变换,来尝试
语文自单独设科以来,语文课程科学化一直是语文界同仁孜孜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语文教育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让人引以为豪的成就。然而让人困惑的是,这些成就在落实到“人”上时,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变化,甚至招致更多的批评,引来更多的问题。顷刻之间成果就变成了问题,于是再创造出新的成果,又出现新的问题,语文教育便在问题与成果之间的“振摆”中回荡,这让人不得不追问这
【评议论文】李卫东《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期。  【原文提要】看到文言和白话的区别和联系是探讨“为什么教文言文”“文言文教什么”的重要前提。教学文言文所面临的首要矛盾是语句的认知理解。其教学内容大抵有这么两条:一、教文言文的“言”和“文”,积累基本的文言词汇,运用有生命力的语词和句式,感受文气,理解内容,承继文化;二、教“言文统一”中的“言”和“文”,不是
【教学缘起】   2007年起,福建高考语文增加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因历年《考试说明》把它归入对主要情节、经典对话、精彩细节的“识记”层级上,致使高中生背梗概、记对话、抠细节之风盛行。在目前名著教学“以考促读”的强烈的功利心的逼迫下,文学名著“教什么”问题比起“怎么教”更显得突出抢眼。该如何立足于文本样式,把握文学名著教学内容确定的规定性?该如何反思厦门双十中学陆敏老师所说的:“以审美为特征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时,首先得明确的便是试题中“开放”与“封闭”的指令,它是正确理解题目意旨的关键一着。宋代苏东坡曾经在《东轩记》中说过,“循理以求道”。这里的“道”,是名词,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循”,遵循,意思是遵循事物的规律,才能探究出事物的本原和实质来。是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即使是相同的道理,然而,其出现的方式,以及变化运动的过程又各自不同。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设计理念】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内自读课文,属于“古诗词鉴赏”专题阅读板块。“伟大的诗篇中总展示着诗人博大的胸怀,体现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在教学中以课文文本为例子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学会用诗人的生命之光去洞彻自己的灵魂,用诗人的燃烧的火炬去点燃自己前行的灯塔,进而以自己的生命去接近艺术的生命,在自我与诗人心灵的交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