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猪与放羊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文化消费方式恰似喂猪。无需追溯甚远,在“八亿人民八出戏”的时代,左右是这么几个节目。你想看别的?对不起,没有!如果不怕惹麻烦,也可以看几本书,不过能看的书也只有那么几本。对于享受什么样的文化消费你根本无权选择(当然这已谈不上享受了)。我们一贯强调“文艺工作的目的是教育人民”。你需要吃什么我知道,所以我给你什么你就得吃什么——此乃喂猪。
  现代的文化消费方式好比放羊。羊在草地里,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更进一步说,你爱吃什么我就种什么。商品社会的特征是消费引导生产,市场规律迅速占领了历来由主义和精神统帅的文艺阵地。羊出了栏就再也回不去。由猪而羊是大势所趋,虽然放羊的结果很糟,谁也不能再把羊变成猪。文化消费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导,但是人文学者的意志不能直接加之于无规则的消费结构,他们只能通过对社会机制的影响对文化消费产生作用。我们只能期望一个更合理的社会结构拯救这个不合理的文化消费现状。这是个由标见本、由本治标的过程。
  现在盛说“高雅、深沉的艺术濒临死亡”,那么,这种艺术曾经灿烂地活过吗?“中国人不爱书”,那么,曾经爱过吗?当然,我们可以回答“是”,但这个“是”颇勉强吧?必须承认,你在提这些问题时是在以喂猪的观点批评放羊的时代,羊是不会理你的。然而,牧羊人将何等茫然与辛酸!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117例AP患者,依据病情分为急性轻症胰腺炎(轻症组)
袭其拉《逍遥与拯救的对面》(《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七期)一文主要从人类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对逍遥与拯救的价值形态进行了历史叙述,有助于哲学家、艺术家参照周作人之逍遥和海德格尔之拯救的价值走向(即“对面”)来认识和获取生存的本质和意义。但是就逍遥的价值形态而言,读裘文后,觉得还有两个问题可以探讨:(一)对逍遥价值形态的理论基础的认识;(二)是否应更重视逍遥价值形态的现实叙述。  裘文依据《庄子·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