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病害防治方法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充分做好韭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应从种植初期选种或移栽韭菜开始,到其成熟收割为止的每个阶段都进行预防或治疗,甚至在收割期、收割后的田间处理,都要做好合理的控制并实施监控。大多常见的病虫害都有相对的发病规律,把握其发病规律,在发病初期甚至未发病前做好充分的预防或治理措施,对韭菜的生长危害才会降到最小。
  关键词:叶枯病 白绢病 疫病 灰霉病 防治
  对韭菜的生长环境,空气质量,土壤湿度,光照条件等客观因素也不可忽略。也要充分注意不同季节时的病虫害防护措施也应该视具体情况变化。在必要时刻应采用相应的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或农业方法对各生长状态的韭菜进行救治。以韭菜能在无病虫害生长的前提下,保证其丰产丰收。
  1.韭菜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积水处开始侵染,初形成白色近椭圆形小点,以后发展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坏死斑,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初期也形成近椭圆形白色凹陷小点,以后发展成坏死枯斑,其上产生黑色霉层,易从病部折断。有时也在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孢子。
  防治方法:当韭菜嫩芽出土长到3-4厘米时,用50%为丰或50%葛藤必克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用前两种药兑64.4%杀毒矾,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白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7-8天一次,连喷3次。
  2.韭菜白绢病
  韭菜须根、根茎及假茎均可受害。根部及根状受害后软腐,失去吸收功能,导致地上部分萎焉变黄,逐渐枯死。假茎受害后软腐,外叶首先枯黄,并从病部脱落,重者整个茎杆软腐死亡。所有的患病部位均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中后期菌丝集结成白色的小菌核。在高温潮湿条件下,病株及其周围地表都可明显见到白色菌丝及菌核。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1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植株基部,隔10天一次,共2~3次。此外,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1份加细土100~200份混匀,撒在病部根茎处,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7~10天一次,可防1~2次。采用生物方法防治韭菜白绢病,具体方法是: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0.45千克加50千克细土,混匀后撒在病株基部,并适当覆土,保持一定湿度,以利木霉生长繁殖,木霉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抑制白绢病的生长,木霉还可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白绢菌丝体,从而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3.疫病防治
  韭菜疫病,根、茎、叶、花薹均可发病,以假茎和鳞茎受害最重。叶片和花薹染病,多始于中下部,初期呈暗绿色水浸状斑,扩展到叶片或花薹一半时,病部失水后缢缩,引起叶、薹发黄、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白霉。假茎受害时,呈水浸状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鳞茎被害时,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至暗褐色腐烂,切开鳞茎,可见内部组织变浅褐色,影响体内养分贮存,使生长受抑制,新生叶片纤弱。根部染病变褐腐烂,根毛明显减少,影响水分吸收,根部寿命大为缩短。
  防治方法:可用5%的百菌清粉尘剂15kg/hm2,7d喷1次;发病初期,可用50%的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0%的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2%的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的琥·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DTM)500倍液灌根或喷雾,10d喷(灌)1次,连喷(灌)2~3次。
  4.灰霉病防治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被害后产生白点、干尖或湿腐。白点型和干尖型发病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成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湿腐型发生在田间湿度大时,叶上不产生白点,枯叶表面密生灰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
  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在阴雨较多时可用6.5%的万霉灵粉尘剂,15kg/hm2,7d喷1次。晴天时用40%的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65%的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7d喷1次,连喷2~3次。
  5.菌核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防止积水;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2)药剂防治:每次采收后及时喷500~600倍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菌核病的发生。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0001哈尔滨市双城区种子管理站)
其他文献
摘要:大棚大樱桃果以时令性强、色泽艳丽、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所青睐。安丘市石埠子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发展大棚大樱桃的最适产区之一,我们选择在安丘市石埠子镇大棚大樱桃基地进行了6年的观察和栽培试验,大樱桃在大棚内生长良好,并针对座果率低、个头小、裂果等问题,提出了传统措施外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大棚大樱桃;座果率;裂果;改进方法  大樱桃属蔷薇科樱桃属落叶乔木,成熟期
做好低温冰雪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不仅需要全面监测和准确预报,还需要研究不同行业的服务对策,及时进行灾害评估,为部门和人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持续的暴雪、低温、冰冻天气给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的服务对策进行了分析整理,思考和探讨了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业务规范、服务效果的统一、预警信号的发布依据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低温冰雪天气下的气象服务工作
一、重视拟引进树种在原产地的经济性状表现  当我们引进一个树种时,首先要知道树种在原产地的经济表现。一般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在原產地的性状表现和原产地相似。引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即有目的地选择最适宜的外来树种,同时又要将引进的树种放到最适宜的地方去栽种。  二、对生态条件进行比较分析  (一)对树种原产地和拟引入地区的生态条件进行比较  如果新的地区条件和原产地生态条件相差不大,往往容易
[摘 要]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秸秆双禁及双禁工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秸秆双禁工作的实施信心、长效管理举措、秸秆科学有效的综合利用以及生态兴化建设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 双禁 农业 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70-02  自2012年夏熟开始我市全面启动实施秸秆禁烧禁抛双禁工作以来,各村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
[摘 要] 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业、规范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等方面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推动和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林业 职能作用 服务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20-01  集安市林业局是全市较大的部门之一,是我市生态文明建
[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90-01  1 概述  新疆阿克苏地区地处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属于暖温干旱气候地区,降雨量非常的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光热资源丰富,每年的日照时间大概在3000个小时左右,没有霜降的时间为200天左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新疆的经济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口增加开始上升,这也就造成了城市
摘要:水稻乳熟期发生剑叶枯黄、叶尖枯死的早衰现象较为普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几年在徐市镇水稻田的调查表明,17%~22%的水稻面积发生早衰,减产15%~28%,给稻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水稻成熟期进行预防,延长水稻功能叶的寿命,能起到十分可观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水稻 早衰 原因 防治  1.水稻早衰原因  1.1气候因素。在水稻灌浆期间,气温偏低或日照时数过少,则同化物质的生
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属茄目、茄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铃薯在世界多数国家均有种植,尤其是在欧、美等国家,被人们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非常高,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适应各种生态地区种植,所以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特别是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就我省来说,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都在300万亩以上。马铃薯除了一般食用外,还可用作
[摘 要] 四季豆作为我国的一种主要蔬菜之一,由于其种植的技术并不高,四季豆并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备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四季豆也是我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充分的结合浙江省龙泉市某农场四季豆的质量和产量,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收入,结合浙江省龙泉市的自然环境优势对四季豆的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四季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提高浙江省龙泉市四季豆的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
一、水稻稻瘟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2.节瘟:多发生在抽穗期,在节上发生褐色小点,逐渐环形扩大,节部变黑,向内凹陷,易折断,发生严重时造成白穗。  3.穗颈瘟:穗颈上部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褐绿现象,向下、上扩展,长达2—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