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理解教材,才能更有趣味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想象、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 教材 理解 实践
Abstract: the art teacher to students from the reality, to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it will be more fun to lead to the student, lets the student in a happy experience, imagination, and creating beauty.
Keywords: art teaching materials underst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小学美术课不但让孩子在课堂上进行了美术创作,而且帮助孩子之间加强了了解,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看谁涂的更好看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太高的造型能力,让学生在随意间的涂抹色彩是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涂法,色彩所呈现的不同的美妙的感觉,学生会对自己图的色彩的美,欣喜若狂。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神奇感,享受着创造的快乐。我讓孩子带来新买来的油画棒、彩笔,有的还带来了彩铅。启发学生按着彩笔盒里的排列顺序,在图画本上涂色块。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会发现色彩的排列是渐渐由红变橙、橙黄、黄草绿、绿、深绿、蓝、深蓝、蓝紫、紫。学生有了颜色渐变的意识,对比一下彩笔和油画棒画出来的色感有什么不同等。这样,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滚动乐园
以《滚动乐园》为课题,遵循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是组织学生先玩,让学生从家拿来苹果啊,橘子啊,皮球啊等圆的东西来滚动起来。通过“滚动”这些圆的东西,我启发学生:为什么能滚动?学生会回答:“因为他们都是圆的,所以能滚动。”从作业看,学生不但画出了圆的东西,还画出了滚动的感觉,激发学生去发现思考物体特征、形状的兴趣。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画出感受到的滚动现象。培养学生有序友好的合作游戏,同时让学生会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更有情趣、更生动。
三、泥巴真听话
过去的美术教材中的《泥塑》死板,一开始就让孩子在“泥塑”这一深奥的情绪中学习,学生会感觉很累,很乏味。而现在教材中《泥巴真听话》这一课抛开了专业术语,从学生玩的心里出发,让泥巴听话。所谓它听话,就是让学生在玩泥过程中无意间对泥塑知识与技巧进行理解、探索,玩泥的同时体验、感受泥性。我启发学生在揉一揉、捏一捏、团一团、粘一粘、搓一搓等过程中,体会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与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些“剪剪撕撕画画贴贴”的内容,看似很随意,在无意识的撕剪间让学生领悟创造美。我启发学生做到五点要求:(1)用手撕撕去体会其中的快乐。(2)看你能不能寻找你喜欢的形象。(3)把剪撕下来的形象贴在作业上。(4)看看你能根据画面内容用画笔添加点什么?(5)欣赏剪纸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本节课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中,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剪纸的创作方法,在剪剪、撕撕、画画、贴贴中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并初步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剪纸、撕纸造型的作品表现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一幅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对美术造型表 现及欣赏活动的极大兴趣。
五、美丽的天空
美术教材中,强调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剪贴制作和绘画中,使画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丽的天空”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表现欲望的素材,我就启发他们说出“天上有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天空中有小鸟、大雁、飞机、昆虫、太阳、月亮、星星等。”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创作完成“美丽的天空”的作品,因为在前面的几节课里,已经体验了剪贴画和绘画的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所以学生会很熟练地进行创作。本节课教学达到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六、谁画的鱼最大 教学《谁画的鱼最大》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基础知识,初步感受“形”的大小。我指导学生看谁能在作业的一个画面上画一个最小最小的鱼。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都画出了他们认为最小的鱼。那么“看谁能画出最大的鱼?”学生就会竭尽全力的在本上画出最大的鱼。我问:“谁画出最大鱼了?”学生都举起手,教师问:“你怎么知道你画的最大?”学生说:“我的大鱼比那个小的鱼大了很多。”懂得了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对美术造型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
七、卡通明星总动员 现在的孩子是伴随卡通动画片形象成长起来的,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卡通形象,学生都很熟悉的叫上它们的名字,好的动画形象会影响孩子一生。我启发孩子把家里的卡通画集和卡通玩具拿来,在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与交流,还请同学到前面扮演角色,伴着卡通的语言,学生简直是来到了卡通世界,并且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形象,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卡通形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达到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八、多彩的拉花 教学《多彩的拉花》一课时,我把彩纸折上几折,然后剪开一下、反剪开一下、反复的剪开、再打开,学生惊呆了:“哇塞”变成了长长宽宽的有垂感的拉花,在不知不觉间他们震撼了,欣赏并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通过教学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培养环境保护和美化环境意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九、神气的小厨师
本着学生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教师启发学生了解相关美食的知识,模仿妈妈做饭、做菜的过程,说一说饭店里都有哪些菜和主食,指导学生用带来的彩纸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同时教育学生要感恩妈妈,因为妈妈每天都在为我们吃饭操劳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
十、漂亮的建筑美术课教学,决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漂亮的建筑》,是前面的综合练习,从表现形式上看,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如,我启发学生剪贴、豆贴画、彩泥贴画、蛋皮贴画、布贴画等等体验造型快乐。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自己对美术教材的不断学习和探索,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美术 教材 理解 实践
Abstract: the art teacher to students from the reality, to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it will be more fun to lead to the student, lets the student in a happy experience, imagination, and creating beauty.
Keywords: art teaching materials underst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小学美术课不但让孩子在课堂上进行了美术创作,而且帮助孩子之间加强了了解,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看谁涂的更好看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太高的造型能力,让学生在随意间的涂抹色彩是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涂法,色彩所呈现的不同的美妙的感觉,学生会对自己图的色彩的美,欣喜若狂。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神奇感,享受着创造的快乐。我讓孩子带来新买来的油画棒、彩笔,有的还带来了彩铅。启发学生按着彩笔盒里的排列顺序,在图画本上涂色块。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会发现色彩的排列是渐渐由红变橙、橙黄、黄草绿、绿、深绿、蓝、深蓝、蓝紫、紫。学生有了颜色渐变的意识,对比一下彩笔和油画棒画出来的色感有什么不同等。这样,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滚动乐园
以《滚动乐园》为课题,遵循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是组织学生先玩,让学生从家拿来苹果啊,橘子啊,皮球啊等圆的东西来滚动起来。通过“滚动”这些圆的东西,我启发学生:为什么能滚动?学生会回答:“因为他们都是圆的,所以能滚动。”从作业看,学生不但画出了圆的东西,还画出了滚动的感觉,激发学生去发现思考物体特征、形状的兴趣。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画出感受到的滚动现象。培养学生有序友好的合作游戏,同时让学生会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更有情趣、更生动。
三、泥巴真听话
过去的美术教材中的《泥塑》死板,一开始就让孩子在“泥塑”这一深奥的情绪中学习,学生会感觉很累,很乏味。而现在教材中《泥巴真听话》这一课抛开了专业术语,从学生玩的心里出发,让泥巴听话。所谓它听话,就是让学生在玩泥过程中无意间对泥塑知识与技巧进行理解、探索,玩泥的同时体验、感受泥性。我启发学生在揉一揉、捏一捏、团一团、粘一粘、搓一搓等过程中,体会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与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些“剪剪撕撕画画贴贴”的内容,看似很随意,在无意识的撕剪间让学生领悟创造美。我启发学生做到五点要求:(1)用手撕撕去体会其中的快乐。(2)看你能不能寻找你喜欢的形象。(3)把剪撕下来的形象贴在作业上。(4)看看你能根据画面内容用画笔添加点什么?(5)欣赏剪纸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本节课教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中,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剪纸的创作方法,在剪剪、撕撕、画画、贴贴中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并初步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剪纸、撕纸造型的作品表现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一幅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对美术造型表 现及欣赏活动的极大兴趣。
五、美丽的天空
美术教材中,强调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剪贴制作和绘画中,使画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丽的天空”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表现欲望的素材,我就启发他们说出“天上有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天空中有小鸟、大雁、飞机、昆虫、太阳、月亮、星星等。”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创作完成“美丽的天空”的作品,因为在前面的几节课里,已经体验了剪贴画和绘画的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所以学生会很熟练地进行创作。本节课教学达到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六、谁画的鱼最大 教学《谁画的鱼最大》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基础知识,初步感受“形”的大小。我指导学生看谁能在作业的一个画面上画一个最小最小的鱼。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都画出了他们认为最小的鱼。那么“看谁能画出最大的鱼?”学生就会竭尽全力的在本上画出最大的鱼。我问:“谁画出最大鱼了?”学生都举起手,教师问:“你怎么知道你画的最大?”学生说:“我的大鱼比那个小的鱼大了很多。”懂得了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对美术造型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
七、卡通明星总动员 现在的孩子是伴随卡通动画片形象成长起来的,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卡通形象,学生都很熟悉的叫上它们的名字,好的动画形象会影响孩子一生。我启发孩子把家里的卡通画集和卡通玩具拿来,在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与交流,还请同学到前面扮演角色,伴着卡通的语言,学生简直是来到了卡通世界,并且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形象,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卡通形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达到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八、多彩的拉花 教学《多彩的拉花》一课时,我把彩纸折上几折,然后剪开一下、反剪开一下、反复的剪开、再打开,学生惊呆了:“哇塞”变成了长长宽宽的有垂感的拉花,在不知不觉间他们震撼了,欣赏并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通过教学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培养环境保护和美化环境意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九、神气的小厨师
本着学生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教师启发学生了解相关美食的知识,模仿妈妈做饭、做菜的过程,说一说饭店里都有哪些菜和主食,指导学生用带来的彩纸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同时教育学生要感恩妈妈,因为妈妈每天都在为我们吃饭操劳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
十、漂亮的建筑美术课教学,决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漂亮的建筑》,是前面的综合练习,从表现形式上看,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如,我启发学生剪贴、豆贴画、彩泥贴画、蛋皮贴画、布贴画等等体验造型快乐。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自己对美术教材的不断学习和探索,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