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觉省”:一次对人生的美学发现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性人生———心灵美学讲稿,骆冬青著,中华书局,2015
  美学,是感性学,瞩目于人的“一切情感和激情的纷乱”。这一源自根底处的非“正统性”,乃至“异端”性,使其难以完全摆脱边缘地位,常陷入“理论”话语的压制和吞噬。美学正在失去可以“直接对现实发言”的能力,而人也在失去美学———这一认识、理解乃至发现自身的镜子。正是在这一语境下,骆冬青教授的新作《情性人生———心灵美学讲稿》(以下简称《心灵美学》),立足于其对美学的“新解”———“形而放”,将敏锐而独特的审美眼光聚焦于人本身,聚焦于情感、意志、理性凝集之所在———心灵,通过对人不同年龄阶段心灵现象的反思性描述、叙述乃至想象,完成了一次对人生的美学发现。
  一、人生原初情景的感性还原
  《心灵美学》一书,在使美学回归“人学”,在“为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凸显出卓异的学术风采,这首先源于对人生原初情景的感性还原。所谓原初情景,就是以“回到事情本身”的眼光,冲破“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哲学思维的束缚,直观眼前的“有形世界本身”所看见的“具体”情景。对原初情景的感性描述和直接体悟,在“道学”和“器学”的夹缝中撑起一片独特的审美天空,拯救和守护着人感觉的丰富性。这也是骆冬青教授“形而放”美学观的核心。
  那么,人生的原初情景是什么呢?对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因为,人生作为对我们生命过程进行最宏观、抽象表述的一个概念,早已失去其独特内涵,成为一个无比空泛、驳杂的话语场域。在多数作家“谈人生”的文章中,“人生”的内涵,已被窄化为一些有关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普通人意识中,对“人生”的反省早已被诸种现实功利考虑所湮没,作为“过程”的人生,则是实现某一目标的“器”具。最终,我们日日体验,为情感、意志等感性力量充盈的人生,则在“道”和“器”的遮蔽之下,难觅其本然的情性光辉,无美可言。《心灵美学》一书则别开生面,坚持“用感性的方式描述感性,用情性的体悟直观情性”,力求发现和探索饱含感觉、情感的原初情景。
  由于人的幼年、童年时期,较大程度地保存了人生情景的原初性,较少文化因素的介入,人的情性面貌主要在原始生命力的支配下展现,所以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故而《心灵美学》一书着力于此。这一分析瞩目于常被人遗忘、忽视的幼年时期,是在自然生理现象背后洞悉深刻的美学意味,是在原初感性之上体悟“超感性”,不啻为一次对幼年岁月的美学发现。比如在“学习情感”一节中分析婴儿的微笑时,骆冬青教授站在婴儿“入世”的起始处思考,并在与其他动物的对比中得出结论,认为,“婴儿的笑表明了他具有了跟动物不同的东西———情感,有了情感才会笑,狼孩肯定不会笑。婴儿会笑,因为在他的感觉当中逐步有了人性的灌入”。这里,骆冬青教授用心灵美学的方法,发现了“笑”这一原初情感现象,与人生成的同步关系。由此深入,这一发现也启示我们反思“笑”这一精神现象与人“在世”“处世”过程中,更加复杂微妙的关系。
  如果说,婴儿的“笑”是原初情景中的“微表情”,那么,人在一岁多时近乎同时“划”出的“三道”———味道、说道、行道,则是原初情景中的“大动作”。这三种神秘的生命力量,看似瞬间爆发,自然而然,实为人走出混沌,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并决定人此生整个存在方式。对这三者的探索和区分,无疑显示出骆冬青教授见微知著的审美穿透力。比如在分析“味道”时,骆冬青教授强调了“吃”,之于人感觉的根本意义。“味道”,就是品“味”事物中的“道”,由味蕾上的生理感觉刺激,上升至对生活方方面面心灵感觉的形成。即是说,品味食物的方式,在无意识中决定了认识、理解事物的方式,最终影响人感觉结构、情感结构的生成,这里自然有一次美学的升华。总之,对人生原初情景的感性还原,直观体悟,使《心灵美学》一书回到事情本身,回到美学本身,也回到人本身,使我们从源头处、寻常处,发现人生的审美意蕴。
  二、个体生命历程的叙述呈现
  《心灵美学》一书不仅在静态、共时层面上对人生的原初情景做感性还原,还在动态、历时层面上,对个体的生命历程做叙述呈现。正如目录所显示,作者在反思人生时,将滚滚红尘中个体心灵体验的无穷变迁,分出十五个特征鲜明、相对独立的“区间”,它们前赴后继、首尾相接,完成了一次对人生历程的叙述呈现。所谓叙述呈现,骆冬青教授指出,“就是把我们的整个的人生总结成一些‘情节’,分成不同的阶段,截取我们整个人生的关节点,把握我们情性发展之‘节点’‘节奏’和‘节律’,把我们人生情感的关键环节、跌宕情节记录下来,叙述出来”。这里,骆冬青教授以人类学的眼光打量人生,将人生看作心灵现象的文本,每一个体是文本中的“人物”“行动元”。
  全书前八章探索人从“入世之前”到“入世之初”的心灵图景,始终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生机。这里,叙述方法凸显出独特的意义。因为,人在婴幼儿期的心灵尚未开化,动物性占主导,这是一个多被我们忽略、遮蔽、舍弃的人生阶段。然而,这一时期婴幼儿的生存状态和感知事物的方式,却在潜移默化中决定着人类文化的面貌和走向。对于这些,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无法窥其奥秘。而在《心灵美学》一书中,骆冬青教授透过审美的眼光,根据人情性发展的逻辑,用叙述的方法逆向追溯,从而揭示了许多人类婴儿期现象背后的美学、人类学意义。感觉先于思想,情感源于学习,这些重要的人生命题均由此得出。
  继之,骆冬青教授以“局外人”的审美姿态,极真切、深刻地谱绘了成年时期人的精神现象。余生“有限”,精力不济,社会复杂等因素,以一种逼人就范的力量,将人拖入抗争、沉沦、危机的泥淖,人常陷入“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地。对于多数人而言,尽管也曾奏出“梦回‘萝莉’”式的短暂强音,但仍须直面“平庸”的现实。甚至对少数“成功者”而言,也不禁反思“天命”的真谛,“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这一段尤能体现心灵美学的旨归———以心灵本身为对象的自我观照。因为,人幼年、少年时期很少具有自省意识,多是在原始生命力的推动下“盲动”“蠢蠢欲动”,其心灵美学的底蕴只能通过后来人、旁观者的眼睛发现。而中年时期则不然,此时已具备极丰富、敏锐、深刻的心灵反思能力,自然也具备审美地观照人生的感性目光。所以在书中,骆冬青教授便对这一时期人的意识、心灵本身做探索,直击个体在“艰难时世”中情性、情感、情绪的纠结动荡。   进入全书最后四章时,人生的叙述“节律”又为之一变,好似一部小说,高潮已过,伴着余兴走向“尾声”。这本是一段“向死而生”的旅程,但在书中,却散发着“向死而美”的气息。因为,骆冬青教授没有将退隐、衰老、死亡,仅看作人所难免的社会、生理过程,而是将其叙述为具有浓厚意味的审美现象。历经大半生岁月的磨蚀,此时人在身体、精神方面均日渐孱弱,人生的“可能性”已非常小,“永生感”幻化为“渐死感”。书中,与社会关系的疏淡、逐渐熄灭的欲望、身体机能的自然退化,拼出了人生晚年岁月的版图。而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冲突碰撞,则使得老人的精、气、神呈现出独特的感性魅力。
  叙述呈现,既是对永恒流逝、混沌无边的整体时间的反抗,也是对稍纵即逝、边际有限的个体时间的拯救。在日常生活中,强大的“自动化”效应将人生的时间“节点”磨平,将“节律”钝销。《心灵美学》将源于人心灵深处的情性之流,注入客观冷漠的时间河流。并根据个体感性力量在社会化、生活化过程中凸显的不同美学风貌,将人生分成不同阶段,赋予人生以可以叙述和想象的形式。
  三、人生体验与艺术境界的涵融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心灵在遭遇“严重的时刻”之际,对其本身做深刻反省的产物。艺术家是感性的精灵,他们的反省往往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锐、丰富和深邃。只不过,艺术作品总要将这些深湛之思化为“活的形象”,并置入规范的艺术形式中。《心灵美学》作为一部学术著作,也以心灵为探索对象,但它要直面人生,用逻辑概念阐述对人生的感悟。但骆冬青教授没有囿于学术和艺术的界限,而将一些经典艺术作品(主要是文学作品)引入,分析其中心灵美学的意蕴,从而为全书的理论分析提供极佳的感性样本。
  首先,文艺作品是探索心灵美学的向导和范本。文艺作品凝聚着作者关于人生深刻而又超前的探索,它们往往是人生的“浓缩”,心灵的“探险”,在“纸现场”完成一次人生的“实验”。这类作品是心灵的史诗,《浮士德》即是典范。骆冬青教授在绪论中便引入此书,将其看作“美学的寓言”。歌德的这一艺术想象满足了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愿望,所以也迸发出极强的审美张力,关于人生的许多疑问、追问,乃至“天问”,唯有在这种张力中方能得到强有力的回应。所以,《心灵美学》以此书发轫,可谓占据了观照人生的美学制高点,由此俯瞰人生百态,便不会为假象的浮云“遮望眼”,而能“目击”人生的大“关节”,大“动脉”。《浮士德》之于《心灵美学》并非仅止于“开境界”,它在书中草蛇灰线般地不时出现,起到了绝佳的理论导向作用。
  其次,文艺作品可直接提示个体心灵的美学特征。文艺作品自其诞生之初便与人的感性生存具有密切,乃至同源的关系,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文艺类型,更是与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对人类个体而言,这些文艺类型便与人早期的童年心灵具有一种深刻的同构关系。所以,这一类作品天然地便与人的心灵具有密切关联,可以作为我们反观人生的一面镜子。诗歌,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骆冬青教授在分析人童年心灵的美学特征时,直接将“诗”这一文体作为参照系。书中,从“诗论”到“人论”,以童年的感性心灵为纽带,“诗”和“人”相互映照、沟通。
  最后,除了文学作品,《心灵美学》还从绘画中汲取审美精神,这种“跨界”的眼光往往能够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发现。在“浑厚华滋”一章中,骆冬青教授分析耄耋老人的心灵特征,他从国画大师黄宾虹晚年的画作、画论中得到灵感,总结出“郁勃”
  二字以表之。骆冬青教授将“老”看作一种审美的“境”界———“老境”,认为,保有如此深厚人生积淀的老人,不可能就这样平静、空虚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作为审美对象,老人们那颗饱经沧桑的心灵,必然也在“平静”“沉稳”中,静默地“爆发”岁月赋予他的巨大能量。正如骆冬青教授所言,“他保持了些许混沌,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厚度。让力量用拔河的形式,一个加一个,再加一个,再加一个,进行美妙地叠加,所以才浑厚。在这种叠加之上,显示出集合式的、集体性的华滋的生命力”。这一深湛的理解,源于黄宾虹晚年画布上层层叠叠的泼墨。这种叠加将生成一种“华滋感”,内蕴着生机和力量,好似繁茂的枝叶。由画境到心境,再到对老人整个感性生存的描述,其中涵茹的美学精神的确耐人寻味。
  《心灵美学》一书,是骆冬青教授“形而放”美学理论的又一重要延展。该书直面人生,使美学获得“直接对现实发言”的能力;同时,该书分析个体在人生历程中情感、意志、理性的“具体”形态,使美学理论回到感性的地面。对奔波在人生旅途上的我们而言,《心灵美学》一书为人“一切情感和激情的纷乱”提供了一个可以叙述的美学形式,于是,一切“纷乱”将走进“秩序”,我们的心便可就此“安”下。这,当是本书的命意所在。
其他文献
近日,记者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华芦村村民于世峰的猪场里看到,一排排猪舍里,皮红毛亮的生猪正在争食。黄灿灿的美味香蕉一会儿便所剩无几,接着,调换胃口的南瓜、冬瓜
2007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期间,出于对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的忧思,聂震宁先生作为第一提案人提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建议”提案。10年来“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从政府工作报告连年提出“倡导”到今年一改措辞为“大力推动”,从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到相关立法准备工作推进,从各类媒体的聚光灯下到社会上各类多元化阅读活动的开展。聂先生谦虚地讲“此前的十年里,我只是在提高国民阅读率、改善国民阅读状况方面做些事情”。[现在看来“这些事情”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审时度势地将注意力从阅读的广度转向阅读的深度,将提高
【导读】它们挪借现有的翻译名称,或再现历史场景,并模拟历史上的翻译行为,是为了凸显文化差异和不适,并对以“翻译”为象征的资本全球化时代“等值交换”模式的质疑。它起到的作用,有些类似于尼兰雅娜推崇的“异质前景化”翻译(foregroundingof heterogeneity)。所谓异质前景化翻译,是借助于自然和不自然、熟悉与陌生化相掺杂的译入语,将殖民时期语词的单一、通顺、固定的文化意义进行多样化
2015年秋天,陕西作家陈!的《装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迅速引起多方好评。这部作品无疑以其现实主义冷峻笔法,写出一种艰辛的底层生活,让人感叹生命之悲之苦。读着这部小说,如此吸引人,让人不忍看生活之难,又忍不住要看看顺子这样的“下苦人”是如何渡过一个个生活难关的。我也在想,是什么样的底气让顺子挺过去的,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让作家能把一个下苦人的生活写得如此困苦却又有坚持的韧性?这部小说无疑是一曲生命的
李双江是我国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艺术风格极具中国特色和个人特色,他演绎的大量音乐作品得到了听众的喜爱和艺术家的高度评价。本文将从'中西合璧'的音乐唱法、
期刊
创意经济已经从30多年前备受争议的敏感问题转变成现如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间所经历的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巨大的文化转型大概只有这个时代的亲历者才能有切身的体会。《
对现今音乐专业的高校生而言,艺术实践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把所获理论知识转换成实际运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成为创新与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但普通高校音
IBM腾龙二代的硬盘转速7200rpm,2MB缓存,支持UD-MA100,20GB的空间虽然不算大,但如果你不是那种喜欢什么都往硬盘里存的人,应该是足够用的了。EMC D797采用三星丹娜显像管,点
在移动通信中,鉴于接收信号的特性,对扩谱码的截获采用固定阈值技术难以获得满意效果。因此,我们考虑引入扩谱码自适用截获技术,这一算法是在保持虚警概率不变的情况下,基于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已成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行业、企业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来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