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点在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成都站,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经过近2个月的赛季中期休整,各支车队都卯足了劲儿,蓄势待发,赛场上火药味儿十足,碰撞、爆胎、突围、绝地反击,14个弯,弯弯都充满戏剧性。
超级量产组
作为下半赛季的首场比赛,成都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大众333车队在成都站之前的夏休期进行了很多技术改进工作,并邀请WTCC冠军车手调校测试赛车,升级后的Polo GTI赛车竞争力大幅提升。在24日周六的排位赛中,王睿夺得杆位,韩寒第二,张臻东第三,高华阳位居第五,良好的排位成绩为决赛奠定了巨大的优势。
25日下午13时22分,超级组决赛准时发车。排位第四的福特车手江腾一起步迅速,在一号弯前超过三位333车队的车手升至头位。王睿、韩寒、高华阳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第三位发车的小将张臻东则遇到了麻烦,起步失误后他的名次跌落到了最后一位。江腾一只领跑了一圈,老将王睿便在第二圈的一号弯成功超越他后重回首位,排在第三位的韩寒随后开始进攻江腾一,王睿则趁此机会迅速建立起了较大的领先优势。随后的几圈,王睿开始控制节奏,江腾一逐渐追近与他的差距,两人差距不足1秒,韩寒同样紧跟在江腾一身后。高华阳和陆淦位居第四、第五位。张臻东则不断上演超车,已经从队尾追到了第八位。
第十三圈,始终处于攻防之中的江腾一轮胎消耗过大在赛道上爆胎,不得不驶回维修区换胎。韩寒顺势来到第二位,王睿、韩寒、高华阳的三台Polo GTI赛车开始领跑。随后的比赛,上海大众333车队领先的三台赛车为避免轮胎出现状况相继进入巡航模式,顺利跑完18圈后列队冲过终点黑白旗,霸气包揽前三,小将张臻东则令人惊奇地追到了全场第5的位置,并以1分37秒的决赛单圈成绩,获得红牛最快单圈奖。领奖台上,冠军、亚军、季军、最快圈速,王睿、韩寒、高华阳和张臻东四位车手一人一个奖杯,外加上海大众汽车获得的厂商杯冠军,领奖台上成为了上海大众333车队香槟庆功会。
成都国际赛车场以多弯道著称,加之赛道高低起伏,路面颠簸,十分考验赛车的动力和底盘设定。长安福特车队根据成都国际赛车场的特点,在赛前进行了多次试车,为四位车手找到最为合适新福克斯三厢赛车的调校方案。从试车环节到比赛前夕,长安福特车队通过悉心调校,将赛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调校为更加注重低扭的输出,同时改变悬挂设定,从而更适应颠簸的赛道表面,为赛车挖掘出更多的战斗力。
比赛前段,车手之间的距离并未拉开,每位车手都极为珍惜这样的机会,争取能够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超越前方对手,比赛也一度进入了混战的局面。小将谢欣哲在这样的局势下从容不迫,一直在找超越前车的突破点,然而身后的对手也报以同样的想法,紧随其后与之缠斗。就在此时,谢欣哲的赛车被对手顶到车尾,险些失控打转,好在年轻小将急中生智,通过新福克斯三厢赛车稳定的底盘和良好的操控优势,反打一把方向盘成功将赛车救回,并依旧卡在对手身前。依靠着成熟的防守战术并未让对手得逞,谢欣哲很快调整了比赛节奏,继续奋力追赶,辅以新福克斯的加速性能和弯道王的特质,一路赶超前方对手。最终谢欣哲在成都站上演了一场完美的绝地反击,从并不具有优势的第11名冲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在车辆负重的情况下,所有车手依旧拼尽全力,充分发挥新福克斯三厢赛车弯道王的特质和四位车手的专业技术,继续领跑车队和车手积分榜!
东风悦达起亚车队遭遇了惊魂一刻,黄楚涵的赛车与对手发生多次碰撞,并最终与对手一同冲入缓冲区遗憾退赛。最终,林立峰担当大任,夺得比赛的第六位。
东风悦达起亚车队此前经过了大半年的改进和升级,成功打造出有竞争力的赛车。在赛前半个月,车队已经抵达成都,进行了充分的试车,赛车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虽然最终成绩并不抢眼,但是从圈速上来说,东风悦达起亚车队也已经能够杀入前列。黄楚涵和谢欣哲的缠斗也是刀刀入肉,每个弯角的动作都让人捏了一把汗。几大车队愣是把“超级组”比成了“量产组”,精彩异常。
与往年不同,本次成都站的天气异常闷热,高温将会给轮胎带来极大的考验。在颠簸的成都国际赛车场,如何保护轮胎成为了车队首要考虑的事情。为了能够将轮胎使用到比赛结束,车队会将悬挂硬度调软,同时会让车手尽量少吃路肩,减少对轮胎的压力。另外,在赛前,东风悦达起亚车队也没有使用暖胎垫,以减少对轮胎的提前损耗。
结果在比赛中,对手接二连三遭遇轮胎危机,让东风悦达起亚车队获得了不错的机会。黄楚涵也在与对手的拼抢中屡屡上演惊险镜头,可惜最终在一次与对手的缠斗中,他和对手双双失控冲入砂石缓冲区,只能遗憾退赛。最终,东风悦达起亚车队凭借林立峰获得第六位,宋建成获得第九,车队成绩排在厂商杯的第三位。
史翠英群星车队的两辆科鲁兹发挥十分稳定,始终能够追逐领先集团。可以说,过去两个月车队上下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不过,当正赛进入下半段,轮胎的衰退问题显现,赛车圈速明显下降,第八圈,同队队友间的互换位置更改了比赛节奏。第13圈,张志强与黄楚涵在三号弯争夺中冲出赛道,双方均告别正赛。此外,陆淦的赛车遭遇传动系统故障,在大好形势下无奈退赛。
中国量产车组
中国量产车组本站将会继续维持三强之争的格局,在上海佘山和鄂尔多斯表现强势的广汽丰田雅力士车队延续了自开赛至今的阵容,刘洋作为两个分站冠军头衔得主,将会继续带领车队冲击最高领奖台。海马福美来车队则维持了三车的阵容,陈旭、何子贤和郑安迪将会摆脱鄂尔多斯困扰他们的积分负重,轻松上阵。去年,成都的大雨中陈旭收获了自己CTCC生涯处子胜,今年的成都他还会再次获得幸运女神的眷顾么?北京现代车队经过了去年震荡的人员变动后,今年赛季中段趋于稳定。主力车手崔岳的回归,让他不得不背负200千克的转会负重。不过从成都站开始,他将卸下这200千克的负重,轻装上阵。同时,崔岳刚刚参加完CFGP北京站的角逐,良好竞技状态的延续将会给他带来极大的优势。积分领跑者朱戴维也不容小视,后起之秀朱震宇与房车老手唐友喜也将让现代成为三强之争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一股势力。 广汽丰田YARIS车队在2013赛季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在上站鄂尔多斯排位赛和决赛中,广汽丰田YARIS车队包揽前三的经典瞬间依旧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上站的全面辉煌后,想要在本站守住荣誉绝非易事。因为按照赛事规则,上一站车队拿下了车队积分冠军,本站赛事中全队的赛车均需加重30公斤。虽然形势十分严峻,但在24日的排位赛角逐中,万金存仍然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为车队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25日的成都国际赛车场阴云密布,闷热的天气会让人不适,随时可能到来的降雨也会给车队在策略制定上带来不小的麻烦。下午两点二十分,中国量产车组的决赛正式开始。因为赛道有积水,不少车手在比赛中都出现了打滑,但正如评论人士所说:“雅力士赛车车身矫捷,操控灵活,加上扭力强、动力好,面对赛道的挑战仍然能够应付自如。”第七位起步的张汉标,在比赛开始后一路超越对手,到最后一圈,张汉标成功超越第二位的车手,并最终夺得了亚军奖杯,为广汽丰田YARIS车队取得了宝贵的积分,更为车队争夺年度总冠军增加了筹码。
在中国量产车组比赛中,海马福美来车队的河南车手陈旭收获了季军。凭借此战,陈旭也一举升至车手积分榜的榜首。虽然在第一圈过后,海马福美来车队的陈旭还处在第六位。但经过前几圈十分激烈的比赛,每个弯道几乎都有斗争和名次交替。但在最后关头,陈旭抓住机会成功进入三甲,最终登上领奖台。
对于这个成绩,陈旭表示比较满意,“这场比赛完全是按照车队赛前的既定战术和配合来走的,可以说,很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陈旭说,此次成都站是CTCC下半年赛程中一个转折点,车队比较重视,但并没有要求力争冠军,只是保证以不输分为目标。“一开始时,赛车状态不是很理想,一直与前车保持跟随与竞争。后程,因为我的积分较高,队友成功运用战术稳固了我领先优势。”
近几年中国量产车组别的比赛向来是腥风血雨的局面,但2013赛季成都站的比赛却又显得那么的特别与和谐。前方车手相当礼让,前三的位置一度交错相让。深究原因,各大厂商车队均是为了要将身上重负减去。但北京锐思的三位车手还是跑好自己的节奏,尽量将时间再提升。最终,三位车手顺利完成了18圈比赛的考验,拿下蓉城一役。车队负责人许新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E系列赛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还会做进一步的提升。”关于新车手的培养,许新表示这是北京锐思赛车学校的使命。“北京锐思车队使用北京汽车E系列赛车,培养的是属于未来的年轻人。我们争取在本赛季进入中国量产车组别的中游阵列,并在未来加大与北京汽车的合作,让北京锐思车队再次成为CTCC赛场中一支强势力量。”
超级量产组
作为下半赛季的首场比赛,成都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大众333车队在成都站之前的夏休期进行了很多技术改进工作,并邀请WTCC冠军车手调校测试赛车,升级后的Polo GTI赛车竞争力大幅提升。在24日周六的排位赛中,王睿夺得杆位,韩寒第二,张臻东第三,高华阳位居第五,良好的排位成绩为决赛奠定了巨大的优势。
25日下午13时22分,超级组决赛准时发车。排位第四的福特车手江腾一起步迅速,在一号弯前超过三位333车队的车手升至头位。王睿、韩寒、高华阳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第三位发车的小将张臻东则遇到了麻烦,起步失误后他的名次跌落到了最后一位。江腾一只领跑了一圈,老将王睿便在第二圈的一号弯成功超越他后重回首位,排在第三位的韩寒随后开始进攻江腾一,王睿则趁此机会迅速建立起了较大的领先优势。随后的几圈,王睿开始控制节奏,江腾一逐渐追近与他的差距,两人差距不足1秒,韩寒同样紧跟在江腾一身后。高华阳和陆淦位居第四、第五位。张臻东则不断上演超车,已经从队尾追到了第八位。
第十三圈,始终处于攻防之中的江腾一轮胎消耗过大在赛道上爆胎,不得不驶回维修区换胎。韩寒顺势来到第二位,王睿、韩寒、高华阳的三台Polo GTI赛车开始领跑。随后的比赛,上海大众333车队领先的三台赛车为避免轮胎出现状况相继进入巡航模式,顺利跑完18圈后列队冲过终点黑白旗,霸气包揽前三,小将张臻东则令人惊奇地追到了全场第5的位置,并以1分37秒的决赛单圈成绩,获得红牛最快单圈奖。领奖台上,冠军、亚军、季军、最快圈速,王睿、韩寒、高华阳和张臻东四位车手一人一个奖杯,外加上海大众汽车获得的厂商杯冠军,领奖台上成为了上海大众333车队香槟庆功会。
成都国际赛车场以多弯道著称,加之赛道高低起伏,路面颠簸,十分考验赛车的动力和底盘设定。长安福特车队根据成都国际赛车场的特点,在赛前进行了多次试车,为四位车手找到最为合适新福克斯三厢赛车的调校方案。从试车环节到比赛前夕,长安福特车队通过悉心调校,将赛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调校为更加注重低扭的输出,同时改变悬挂设定,从而更适应颠簸的赛道表面,为赛车挖掘出更多的战斗力。
比赛前段,车手之间的距离并未拉开,每位车手都极为珍惜这样的机会,争取能够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超越前方对手,比赛也一度进入了混战的局面。小将谢欣哲在这样的局势下从容不迫,一直在找超越前车的突破点,然而身后的对手也报以同样的想法,紧随其后与之缠斗。就在此时,谢欣哲的赛车被对手顶到车尾,险些失控打转,好在年轻小将急中生智,通过新福克斯三厢赛车稳定的底盘和良好的操控优势,反打一把方向盘成功将赛车救回,并依旧卡在对手身前。依靠着成熟的防守战术并未让对手得逞,谢欣哲很快调整了比赛节奏,继续奋力追赶,辅以新福克斯的加速性能和弯道王的特质,一路赶超前方对手。最终谢欣哲在成都站上演了一场完美的绝地反击,从并不具有优势的第11名冲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在车辆负重的情况下,所有车手依旧拼尽全力,充分发挥新福克斯三厢赛车弯道王的特质和四位车手的专业技术,继续领跑车队和车手积分榜!
东风悦达起亚车队遭遇了惊魂一刻,黄楚涵的赛车与对手发生多次碰撞,并最终与对手一同冲入缓冲区遗憾退赛。最终,林立峰担当大任,夺得比赛的第六位。
东风悦达起亚车队此前经过了大半年的改进和升级,成功打造出有竞争力的赛车。在赛前半个月,车队已经抵达成都,进行了充分的试车,赛车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虽然最终成绩并不抢眼,但是从圈速上来说,东风悦达起亚车队也已经能够杀入前列。黄楚涵和谢欣哲的缠斗也是刀刀入肉,每个弯角的动作都让人捏了一把汗。几大车队愣是把“超级组”比成了“量产组”,精彩异常。
与往年不同,本次成都站的天气异常闷热,高温将会给轮胎带来极大的考验。在颠簸的成都国际赛车场,如何保护轮胎成为了车队首要考虑的事情。为了能够将轮胎使用到比赛结束,车队会将悬挂硬度调软,同时会让车手尽量少吃路肩,减少对轮胎的压力。另外,在赛前,东风悦达起亚车队也没有使用暖胎垫,以减少对轮胎的提前损耗。
结果在比赛中,对手接二连三遭遇轮胎危机,让东风悦达起亚车队获得了不错的机会。黄楚涵也在与对手的拼抢中屡屡上演惊险镜头,可惜最终在一次与对手的缠斗中,他和对手双双失控冲入砂石缓冲区,只能遗憾退赛。最终,东风悦达起亚车队凭借林立峰获得第六位,宋建成获得第九,车队成绩排在厂商杯的第三位。
史翠英群星车队的两辆科鲁兹发挥十分稳定,始终能够追逐领先集团。可以说,过去两个月车队上下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不过,当正赛进入下半段,轮胎的衰退问题显现,赛车圈速明显下降,第八圈,同队队友间的互换位置更改了比赛节奏。第13圈,张志强与黄楚涵在三号弯争夺中冲出赛道,双方均告别正赛。此外,陆淦的赛车遭遇传动系统故障,在大好形势下无奈退赛。
中国量产车组
中国量产车组本站将会继续维持三强之争的格局,在上海佘山和鄂尔多斯表现强势的广汽丰田雅力士车队延续了自开赛至今的阵容,刘洋作为两个分站冠军头衔得主,将会继续带领车队冲击最高领奖台。海马福美来车队则维持了三车的阵容,陈旭、何子贤和郑安迪将会摆脱鄂尔多斯困扰他们的积分负重,轻松上阵。去年,成都的大雨中陈旭收获了自己CTCC生涯处子胜,今年的成都他还会再次获得幸运女神的眷顾么?北京现代车队经过了去年震荡的人员变动后,今年赛季中段趋于稳定。主力车手崔岳的回归,让他不得不背负200千克的转会负重。不过从成都站开始,他将卸下这200千克的负重,轻装上阵。同时,崔岳刚刚参加完CFGP北京站的角逐,良好竞技状态的延续将会给他带来极大的优势。积分领跑者朱戴维也不容小视,后起之秀朱震宇与房车老手唐友喜也将让现代成为三强之争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一股势力。 广汽丰田YARIS车队在2013赛季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在上站鄂尔多斯排位赛和决赛中,广汽丰田YARIS车队包揽前三的经典瞬间依旧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上站的全面辉煌后,想要在本站守住荣誉绝非易事。因为按照赛事规则,上一站车队拿下了车队积分冠军,本站赛事中全队的赛车均需加重30公斤。虽然形势十分严峻,但在24日的排位赛角逐中,万金存仍然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为车队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25日的成都国际赛车场阴云密布,闷热的天气会让人不适,随时可能到来的降雨也会给车队在策略制定上带来不小的麻烦。下午两点二十分,中国量产车组的决赛正式开始。因为赛道有积水,不少车手在比赛中都出现了打滑,但正如评论人士所说:“雅力士赛车车身矫捷,操控灵活,加上扭力强、动力好,面对赛道的挑战仍然能够应付自如。”第七位起步的张汉标,在比赛开始后一路超越对手,到最后一圈,张汉标成功超越第二位的车手,并最终夺得了亚军奖杯,为广汽丰田YARIS车队取得了宝贵的积分,更为车队争夺年度总冠军增加了筹码。
在中国量产车组比赛中,海马福美来车队的河南车手陈旭收获了季军。凭借此战,陈旭也一举升至车手积分榜的榜首。虽然在第一圈过后,海马福美来车队的陈旭还处在第六位。但经过前几圈十分激烈的比赛,每个弯道几乎都有斗争和名次交替。但在最后关头,陈旭抓住机会成功进入三甲,最终登上领奖台。
对于这个成绩,陈旭表示比较满意,“这场比赛完全是按照车队赛前的既定战术和配合来走的,可以说,很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陈旭说,此次成都站是CTCC下半年赛程中一个转折点,车队比较重视,但并没有要求力争冠军,只是保证以不输分为目标。“一开始时,赛车状态不是很理想,一直与前车保持跟随与竞争。后程,因为我的积分较高,队友成功运用战术稳固了我领先优势。”
近几年中国量产车组别的比赛向来是腥风血雨的局面,但2013赛季成都站的比赛却又显得那么的特别与和谐。前方车手相当礼让,前三的位置一度交错相让。深究原因,各大厂商车队均是为了要将身上重负减去。但北京锐思的三位车手还是跑好自己的节奏,尽量将时间再提升。最终,三位车手顺利完成了18圈比赛的考验,拿下蓉城一役。车队负责人许新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E系列赛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还会做进一步的提升。”关于新车手的培养,许新表示这是北京锐思赛车学校的使命。“北京锐思车队使用北京汽车E系列赛车,培养的是属于未来的年轻人。我们争取在本赛季进入中国量产车组别的中游阵列,并在未来加大与北京汽车的合作,让北京锐思车队再次成为CTCC赛场中一支强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