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写作兴趣索然、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提出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就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交流能力及评价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写作教学
  多年来,小学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语界从来没放松过对写作教学的研究,但在实践中依然是投入多、见效慢。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小学写作教学带来了光明,指出了道路。
  一、认识: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写作兴趣索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现在的学生每天忙于应付各科作业,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阅读,导致阅读量少,词汇缺乏。不少学生一遇到写作便叫苦连天,感到无话可写,所以就编造应付了事;或七拼八凑,结构杂乱无章;或内容假、大、空;或情感凌驾于内容之上,无病呻吟。这些现象说明小学生对于写作兴趣不高。
  2,学生的留心观察缺位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普遍不会进行细致观察,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必然对写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3,教学方法不易突破难点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会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都做一番细致入微的指导。仅凭借教师把中心思想和写法抄在黑板上,“扶着走”“一言堂”,包办代替,让学生写“遵命作文”,完全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不易突破难点,所以收效较低。
  4,批改方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纵观目前教师的批改,罗列问题的多,肯定成绩的少。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满眼的是红圈、错别字、病句、标点等一一纠正过来,有的还是整段话改写。学生在一次次的习作中尝到的是失败和痛苦的滋味,习作的积极性荡然无存。
  二、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有图文并茂的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相生的教学情境。在观察的重要之处还能将有关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推进、放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面对如此活灵活现的情境再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情绪高涨,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主动学习写作的愿望。
  2,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形成能力
  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生活。如在现场观察拔河比赛的同时,利用手机的摄像功能把比赛的场面录制下来。录制时要兼顾到比赛的整体、局部以及和周围場景的联系。回到课堂上,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场景。接着播放之前录制的场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慢镜头、特写镜头、暂停等功能,观察整个拔河比赛的场面和人物神态。特别是要抓住几个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设身处地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感受,再通过播放部分观众的语言、神情来衬托当时激烈的场面。学生在回看之前参与的情景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自觉地理解、记忆并积累素材。这样具体、细致、有序的观察指导,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超时空优势,学生定有收获。
  3,交互评改,促进合作交流
  作文写好后,学生往往不愿意再静下心来修改。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教师可把收集到的与本次作文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做评改的参考,在网络环境下调阅学生有代表性的习作,然后以屏幕广播的方式,师生共同评议作品的优劣。也可让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相互评改,被点评者立刻在电脑上进行修改,这种互改,是交互的、复式的、立体的、多层次的,从而使被点评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新颖的写作评改形式和快速广泛的网上交流,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学生习得了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三、初探:信息技术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专题网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教学时,要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首位,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作文,常带有一种畏惧心理。如何打破这一心理,让学生爱上作文呢?笔者经常带学生上网,查阅相关的优秀少年儿童网页,阅读同龄人的作文,激起学生写作的强烈欲望。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秀日记,用讯飞语音输入,再转换成文字,编辑成“海贝拾记”作文小报,打印后张贴在班级墙上。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习作第一次变成铅字时,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为了让自己的习作能“登报”,学生们也更用心去感受事物,去亲密接触生活了。学生心中想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笔下写的是自己最想诉说的情,这样,学生才真正视写作为乐事,能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流露出来。
  2,制作美篇,突破写作难点
  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出现的问题是“没什么可写”“写不具体”。教师要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整体优势。
  如在指导写景类作文时,笔者把自己暑假在三亚旅游时拍的照片和视频制作成美篇,并在里面加入轻松舒缓的音乐,一边讲解一边播放给学生听。那广阔的天空、湛蓝的海水、低翔的海鸥、挺拔俊俏的椰子树、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还有那动感的视频,无不强烈地冲击着他们的各种感官。紧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写作目标,围绕中心,对所选材料加以分析、归类,确定按什么顺序表达,哪里详写,哪里略写,以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了场景,纷纷拿起笔,将自己脑海中的美景写出来,从而驾驭篇章。
  这样遵循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当选用信息技术的形、声、色并茂的集成功能,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有米可炊”。
  3,运用屏幕广播,培养评改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生写好“我的成长故事”后,教师先在学校机房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打开屏幕广播,这样,教师机上的内容展示在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就能看到教师的具体点评、修改。在具体操作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利用Word的复制、粘贴、删除等功能对文章进行修改,使错别字的改动、词句的增减、段落的重组等一目了然,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评改习作不再枯燥无味。
  教师每次评改作文时,也可将一些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汇集在一起,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对字、词、句、标点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了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文中取长补短,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修改的全过程,锻炼了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借力微信平台,及时反馈信息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方便地把家庭与学校联系起来。比如,笔者经常把作文讲评课上的情况通过语音输入,在微信上私发给家长。这样家长就会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在校写作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进步,知道存在的不足。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长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手段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激活我们的写作教学资源,就像在一片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头,激起千百条波纹。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不断更新,努力创设条件,促进并提升儿童的写作素养,使他们不怕作文,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接受。
其他文献
这8件事包括:对全市城乡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上学减免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课本费、体检费等6项学习费用;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助学计划,每年资助职业教育贫困生800名,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对接纳进城务工就业民工就读的小学、初中实行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12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80元;提高全市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按每班每月120元的标准发放班主任津贴;发放在职特级教师工作补贴,其
《不是我,是风》是英国小说家、诗人、画家D·H·劳伦斯的妻子撰写的一部回忆录。劳伦斯一生热爱自然,追求浪漫,喜欢旅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与妻子在欧洲多国游历、短居。1930年,劳伦斯于法国南部的旺斯因肺病离世,年仅44岁。  “不是我,是风”,既是劳伦斯对妻子说的动人情话,也是他对自然的表白。劳伦斯认为:风,就是爱。  与劳伦斯有同樣情愫,倾心自然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有人希望自己是山、是海、是
摘 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论语·子罕》中孔子在川上发起的兴叹。古往今来,有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对其进行分析和阐述,主要形成了“德性说”、“伤逝说”和“道体说”三种理解思路。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着三种理解来浅要分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比德;伤逝;时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
由常州市委教育工委自主开发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校长专业成长信息库已经正式搭建完成。据介绍,建立旨在促进校长(包括其他校领导)的专业成长的软件平台,在国内教育系统尚属首例。常州市教育工委设立这样一个平台旨在科学管理校长队伍,加快校长专业成长,促进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这个信息库提供了两个平台。一是管理平台,为管理者对校长的考核评价提供素材。另一个是成长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校长们可以与外校的校长以及教育
作文的教与学一直让教师头痛、令学生畏惧。怎样改变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状况,让作文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活写作话题  作文写作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去激发其写作灵感,提升写作热情,从而让写作变得愉快而轻松。  1.创设想象情境,获取创作灵感  想象是创造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学中,
作者简介:刘峰彤(2003.2-),男,锡伯族,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一24班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1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既是苏轼的诗句,更是苏轼对自己的评价。苏轼一个超脱的神人,豪迈不羁,大胆直言,他生性爽朗,为人直率,闲暇时间经常去游山玩水,广结良友。一身正气是我学习的榜样。  
过程性写作指导课是以单元、话题或任务为单位,有特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学环节包括写前、写中、写后三个环节,能够整体呈现教师的“教”,触发学生的“学”。过程性写作指导课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是重要的课型。但是在实际过程性写作教学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指导,受限于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依托练习、仿写、背诵以及考试来达成写作,思维品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很少在单元视角下利
那些隽永的经典瞬间,因为不可复制而弥足珍贵;时光无可复刻,但风格得以流传,每一个经典的造型都在今日被重新诠释,因为其中注入的新鲜血液而更具当代气息。  Vintage之于我,是覆盖着时代滤镜的光晕流转,周末的夜晚,放一部经典老片,任想象跟着剧中人一起在曾经的年代体验一百二十分钟的喜怒哀乐。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处于极速发展与动荡中,却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我们从中选出了四个高光时刻与现代妆容
雨量丰沛  根吐出的绿越发厚重  一些树托举鸟巢  密叶遮不住欢鸣  麦秆在风中迅猛拔节  沐浴炙热的阳光  吐出的穗子  孕育五月的果实  一根根芒刺摇曳香气  泥土也散发清新  忙着春播 期待秋获  河面晃悠细细的波纹  天空倒映水底  闪烁清澈的蓝  堤岸的柳枝轻轻扭动  马路上 翁妪慢行  笑语拉长黄昏  夜不再安静  虫吟蛙唱  少不了一两声犬吠  灯光透出窗户  有蝙蝠在低翔  喧鬧的
[摘 要] 文章对一道经典几何题目证法进行剖析与总结,增强学生对中点问题的理解,并在证法中融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模型思想与推理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 一题多解;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几何证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简称《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与考试内容.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