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6960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镇肝熄风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阴虚阳亢型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探讨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该病病因复杂,在祖国中医内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1],临床上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心悸、乏力等。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主要是因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创立的镇肝熄风汤作为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之良方,根据此方当今临床上用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2.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7年;高血压Ⅰ级18例,Ⅱ级12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1.8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9年;高血压Ⅰ级17例,Ⅱ级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按照国家卫生部门颁发的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和分级进行分类,其中Ⅰ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Ⅱ级高血压舒张压100~109mmHg,收缩压160~179mmHg;Ⅲ级高血压舒张压≥110mmHg,收缩压≥180mmHg。中医诊断:患者表现为头晕、面红、心烦口干、脉弦、舌红、苔黄,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孕妇等继发性高血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疗,12.5mg/次、2次/日;观察组以镇肝熄风汤为主加减治疗,基本方为:玄参15g,怀牛膝30g,代赭石30g,生白芍15g,天冬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麦芽6g,生甘草3g,茵陈6g,川楝子6g。针对患者体质和不同病情采用加减法:眩晕重者加天麻、钩藤;头痛重者加天麻、川芎、白芷;心煩失眠者加夜交藤、酸枣仁、生地、黄连;胸闷、心悸者加丹参、三七、酸枣仁;气短乏力者加人参、黄芪、刺五加。根据患者对症下药,随症加减,以上诸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120~150ml,四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戒烟酒,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mmHg及以上并降至正常范围或者是虽未降至正常范围但下降20mmHg以上;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19mmHg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大于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中有2例出现心悸,2例出现干咳,经对症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头痛”、“眩晕”范畴,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阳平衡失调,辩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大多是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血瘀络痹;虚证多为气血亏损、肾精不足。一般病情发展是由实转虚,病位在肝,根源在肾,患者肾气亏虚、精髓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亢上,导致眩晕[2],肝火耗伤阴血,或素体肝肾阴血虚少,以致阴不制阳引起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五脏失调,出现各种病证。
  镇肝熄风汤出自清末民初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此方原为治疗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之中风,方中君药怀牛膝归经肝肾,用以引血下行、补益肝肾;臣药为代赭石与生龙骨、生牡蛎,配合起到降逆潜阳、镇肝熄风的作用;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抑制亢阳;川楝子、茵陈、生麦芽配合君药有利于肝阳平降镇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治,配伍严谨,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3]。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镇肝熄风汤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采用镇肝熄风汤治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安全性高,降压效果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国愈,郑雪琴.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6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65-66.
  [2]伊文刚.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高血压49例[J].中医研究,2012,25(11):33-34.
  [3]田泽民.镇肝熄风汤加减用于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9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护士健康宣教对住院患者的焦虑感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以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60例住院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男性住院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观察组的住院患者接受护士健康宣教,对照组未进行护士健康宣教。在护士健康宣教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和比较。结果:护士健康宣教后住院患者焦虑比率小于护士健康宣教前(p<0.05)。
【摘 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期间,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8例胆结石患者。将患者根据抽签法平均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44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批判开始,如对现代教育总体性、传统师生关系及传统知识观中弊端的批判.要克服这些弊端,使新
【摘 要】 目的 探讨藿香正气丸临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急性肠胃炎病人,将患者随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2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5%的葡萄糖淹水500~1000ml静脉注射,并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藿香正气丸治疗,每粒3g,每次三粒,一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