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生命学科——生物学具有特殊意义。在生物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要的是在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加强和深化科学素质的培养。现就如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谈些认识: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生物学教材是选取了学生必需的,能够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一些基础的现代科学知识,以利于学生今后适应现代化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指导思想真正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放在中心位置,严格按大纲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最常用、最基础、学生能接受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二、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
  
  加强知识应用训练最重要的方法是把知识、技能教学和知识应用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基础知识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掌握适应的同时掌握知识的应用。
  
  三、加强观察和实验训练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目的,同样要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而服务。所以说观察和实验既是学好生物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训练基本功的重要途径,故在生物教学中重点抓好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指导学生做好实验。
  
  四、加强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生物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
  (1)介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培养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科技资料,培养科学态度,使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能对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有科学的认识。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操作时一定要注意规范、科学,给学生树立榜样。
  
  五、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工具,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按照“观察与思考——分析与结论——应用与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指导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不断尝试素质教育,为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联通:056600河北省临漳县杜村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是一种以疑为起点,以思为核心,以体验领悟为目的的认知过程。可以说,阅读的目的就是在不断的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与文体进行交流,并获取意义和体验情感。  语文质疑能力是以阅读实践为基础,创新思维为主导的,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要培养语文质疑能力,需要学生具有求真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善于发现的慧眼,并掌握质疑解疑的方法。下面就如何教会学生质疑
期刊
作为一个中学英语教师,我经常听到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提高我的英语水平?”有趣的是,那些提问的通常是英语水平都已相当不错的学生。那该如何让学生的英语精准纯熟?笔者想就自己多年来的英语学习经验谈些看法。如果你也属于那些想要使自己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的人,不妨一试。    一、严于律已,进行有规律地学习    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属于第二语言,而学习第二语言是无法一步登天的。无论你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但究竟该怎样来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目前教育界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笔者也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谈谈一孔之见。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实施。    一、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善于深入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
期刊
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推进的今天,后进生的教育已成了教师们心中的困惑问题,有的干脆就把后进生称为“差生”,从心理上排斥他们,甚至把这些所谓的“差生”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结果是教育失效,“差生”变的越来越差。面对此种教育现象,笔者以为“差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同时也是教育工作的失误。为此引发了如下思考:    一、解读“差生”    什么样的学生是差生?其实是有差异的学生。  与大多数学生不同的是,他
期刊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教师从事的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培养的是人。教师劳动的手段具有主导性的特点。其表现是: 教师依靠自己的知识、人格、言行等作为劳动手段。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    一、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应该是
期刊
随着新课改渐趋深化和实质性推进,“校本”思潮对学校的冲击,成为学校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更是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我们越来越关注这样的问题:如何立足校本,走向校本?如何从学校层面实施校本管理的创新,进而形成合理有效的校本机制和模式?在管理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积极开展“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把校本教研活动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建立学校和教师发展为指向的管理机制作支持,以名校先
期刊
我们团堡镇小学地处渝鄂交界处,山大地僻,经济落后,属于老、少、边、穷的地区。学校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一直是走读制小学。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山区农户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留守儿童”“隔代护养”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儿童如何得到最好的教育就成了学校迫切解决的问题。2007年秋,为解决打工农户的后顾之忧,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条件,我们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始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把
期刊
民族振兴,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在于教师。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日渐强烈和科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素质教育要实施,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先导。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我们许多教师也成了应试教育的“附属品”。有的教师只知一味机械地传授书本知识,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或怎样塑造却胸无良策;有的教师表面上大喊素质教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出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了使小组合作与班级集体授课有效配合,优势互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
期刊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网络信息资源成了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校于早些时候开通了校园网,又于2004年暑期后为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给教师们配发了手提电脑。现代化的设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结束了“一根粉笔、一支教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乏味局面。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教师们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