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议论文写作浅谈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c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是作文的依据,是议论文观点的体现。如何恰当地将材料内容转化为一篇标准的议论文呢。下面的模式也许对你大有帮助。
  一、简引材料。材料是作文立意的源泉,是阐发观点、表明主张的由头。在文章开篇处简引材料,表明你的立意不是横空出世,是按照所供材料而立的,否则,你的作文立意就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嫌疑。简引材料,要求不能照搬照抄原材料,而应该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大意或主要内容,在形式上力求活泼,能吸引读者。
  二、亮出观点。在简引材料之后,要准确地表明你的观点,即全文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要求正确、鲜明。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切合材料,二是符合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偏颇,不能过激。所谓鲜明,就是不含糊,不能说得模棱两可,而要旗帜鲜明,斩钉截铁。
  以上两个环节,是文章的引言部分,要求简洁明快,不要拖泥带水,要做到快速入题。
  三、道理论证。即从道理上对中心论点进行证论。可引用名言、定理等进行阐述。道理论证要有一定的深度,要从辨证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即体现思辨性。
  四、事例论证。可以选取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事例论证这一部分,要注意三点:第一,所举的事例要典型真实,即真实的、大家所熟悉的能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事例;二是要鲜活,有代表性。从时间上讲,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从空间上讲,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三是要围绕中心论点对事例进行精当的剖析,因为事例只是用来论证中心论点的一个论据,只有通过对事例进行精当的剖析,才能够彰显出中心论点与事例论据之间的关联性,才能更加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
  五、联系实际。这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议论文只有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才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才显得有活力。
  六、总结全文。议论文的结尾要简洁有力、掷地有声。必要时可重申中心论点,做到文章首尾照应。
  议论文写作模式图解
  [谋篇布局]
  【实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边的食物。其中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每爬到大半时,就会因劳累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它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一次次跌下来,它都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而另一只蚂蚁通过观察,决定绕过这段墙。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这段墙来到食物面前,开始享用起来;而那只“勇敢”“坚定”的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赞扬那些做事锲而不舍的人,但往往忽视方向的选择与方法的运用。其实成功需要坚持,也需要方向、机遇、方法。请以“坚持与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拟。
  “坚持与选择”是一个并列关系的短语,在审题立意上,通常应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只写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从所给材料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命题人对两只蚂蚁的态度:命题者歌颂、赞美绕过围墙获取食物的那只蚂蚁的智慧,对那只“勇敢”“坚定”的蚂蚁的做法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命题者认为:坚持固然可贵,但理性的选择更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实际上,大到国家、集体,小到个人,都有一个如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问题。有时候,盲目的“坚持”就是一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而正确的选择,讲求科学的方法,就能走出低谷,柳暗花明,走向成功。
  下面以一篇改作说明之。
  [原文]
  坚持与选择
  ⑴古语云:“锲而不舍,金石为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只有用足够的耐心与韧性,不懈地坚持,我们才可以成就大事,否则,将一事无成。
  ⑵但是,现实却也总在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选择有时也很重要!”
  ⑶2010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几乎过着农村最原始的生活。整整生活了将近三十年。
  ⑷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两个人就这样整天地苦守着。和他们相伴的除了海水便是蓝天。他们心中为什么从来都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心中有对祖国的热爱,他们才会选择坚持;因为心中有对国土的坚守,他们才会放弃名利。
  ⑸坚持是成功的基石,如果没有了坚持。人生便如同迷失于荒漠之中,无论如何都只是毫无目的地尝试。
  ⑹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用自己独特辛辣的笔触将中国人骨子中的劣根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就是鲁迅。
  ⑺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学医。当他观察到中国人在日本人面前低头哈腰,陪笑卖力时,心中便会生起一丝悲凉。
  ⑻他深知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自己学医的初衷——除去国人身体上的苦痛,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中——根除中国人心中的病魔,唤醒国人麻木的精神世界。
  ⑼因此,他的作品也大多数笼罩在悲观绝望的氛围之中。《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点,而略带着些喜剧色彩的《阿Q正传》却也是含泪的笑。
  ⑽也许,鲁迅先生当年不转变职业,用自己精明的医术救死扶伤也会被世人所敬仰。而为了祖国的明天和民族的希望,他毅然改变了职业。
  ⑾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而选择则是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样才会更容易地获得成功。
  [改文]
  坚持与选择
  文章开头应简引材料,可改为:“两只蚂蚁寻找食物的不同结果,让我想到了对待事物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那就是坚持与选择。”
  在第⑸与第⑹自然段之间,应加一个过渡句,可改为:如果说,坚持是一种坚定,是一种品质,那么,理性的选择便是一种智慧。
  第⑺自然段所引用的论据不准确,应改为: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学医,意在拯救那些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误诊的人,可是当他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当探子被日本人枪杀,那些精神麻木的中国人在围观,在狂欢时,他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怀疑。
  第⑼自然段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可改为:鲁迅先生用他一篇篇优秀的作品揭示了国人的劣根所在,唤醒了一颗又一颗麻木不仁的灵魂,他用文学来救国救民,他的弃医从文,不失为一种充满大智慧的选择。
  第⑽自然段与第⑾自然段之间应加上联系生活实际的文字,可改为:我们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刚刚形成的阶段,当我们发现自己为某种理想执著坚持而行不通的时候,我们应认真地反思自己,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及时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许,我们换来的将是另一种辉煌灿烂的人生。
  第⑾自然段作为文章的结尾不够完美,可改为: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而学会选择是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有时候,反思自己的坚持,及时调整自己的追求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成功。
  原文瑕瑜互见。总体上讲,从文章的立意到谋篇布局还是不错的,但依然存在着许多“硬伤”。从优点上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入题简洁迅速;2. 中心观点鲜明正确;3.事例论证有力;4.注重了对事例(论据)的剖析;5.结尾简洁有力,重申了中心论点,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但本文也明显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开头没有简引材料,给人以扣题不严之嫌;2.第⑸、⑹自然段是文意的转折处,在它们之间应该有一个表明文意转换的句子,标明文意的过渡,从而使全文文意更流畅,更明晰;3.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悟;4.语言还需进一步锤炼。
  改文就显得更符合议论文特点,衔接也自然多了。
其他文献
议论说理,意在阐明观点;观点表达,旨在中肯和恰当。然而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我们在讲道理作分析时常讲三种话:一是“偏激话”,剑走偏锋,认识绝对;二是“偏狭话”,视野狭窄,看法孤立;三是“偏颇话”,固守一方,片面说理。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我们牢牢掌握三把“利剑”,学会辩证分析,斩断认识的绝对性、思维的孤立性和说理的片面性,使文章逻辑严密,让议论闪耀辩证色彩。 
期刊
The story goes that some time ago, a man punished his 3-year-old daughter for wasting a roll of gold wrapping paper. Money was tight and he became infuriated when the child tried to decorate a box to
期刊
一张高考试卷,对于同学们来说关心的是如何快速进入题境,了解题意,从中找准切入点,结合知识点加以解答和演绎;而对于命题人来说,则首先是要规避以往的经典题型,相对热点以及惯性思维和解题模式,从宏观上,一方面关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国际时政,另一方面将这些打通揉碎联系知识点加入重新组合,以适应对同学们三维目标的考查。那么,如何逆向思维,走在命题老师前头,先得一手,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今年的高考考查
期刊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与人们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前也不断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出现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因而,围绕文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在命题中往往以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作载体,下文例析相关知识点及掌握、熟悉其解题思路。  例1 M中学T班同学小婷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
期刊
湖北卷的短文写作要求同学们根据英文提示,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写一篇话题作文。这种“开放式”的论述文的命题形式给同学们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对写作的布局谋篇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同学们既要发表观点,又要描写叙述。  请根据以下提示,并结合具体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Honesty is a kind of courage and responsibility.Honesty wins trust,
期刊
本知识的重点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而循环结构则是重中之重.算法初步的考纲要求和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决定了只能在小题中考查它,而且考查的重点是循环结构,有时也有条件结构.以循环结构为载体,可以结合数列、函数、概率与统计等进行综合命题. 算法的含义、算法的思想不需要单独命题考查,以框图为载体,里面就承载了算法的含义和算法的思想.  1. 考查基本的逻辑结构  例1 (1)阅读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
期刊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不仅完美诠释了中国对于这场盛事的美好愿景,而且这三大关键词也已成为了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细细琢磨这三大理念,让你联想到很多专业,如从“绿色奥运”我们会想到环境、生态方面的专业;而“科技奥运”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息息相关:“人文奥运”自然是要体现人文关怀……    绿色奥运:用心呵护生命的绿色    绿色给人的第一联想就
期刊
创新题要求考生“针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题只是将以前的问题稍加“化妆”,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其乍看脱俗超群. 只要把握创新题的命制规律,便可旧知新解.  方向一 定义“新概念”或“新运算”型  新信息题通过给出一个新概念、或约定一种新运算、或给出几
期刊
《牡丹亭》中有云:“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诚然如此,人生路上不会永远万里无云花团锦簇,风雨永远都是常客。当万木凋枯、风雨骤至时,学会在风雨中跳舞方能成就人生的极致。  学会在风雨中跳舞,用乐观面对逆境的狂风,成就人生的柔韧。  屡受贬谪,竹杖芒鞋,苏轼轻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双目失明,耳聋口哑,海伦·凯勒以《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期刊
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考查时多以某次地震为载体,以图文资料方式呈现信息,让同学们结合基本知识作答,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复习时必须从地震的分布特点、产生机制、防治措施,特别是其衍生灾害等几方面去掌握。  例1 近年来,地震及其衍生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不断加重。2010年8月13日四川映秀等多地发生了汶川地震后最大的泥石流;2011年7月5日四川映秀因泥石流一天内两次组织居民紧急疏散;2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