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道”自然悟“禅”机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的一篇山水小品文,现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该文只有68个字,娱情山水,濡墨染彩。它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朝夕动静、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文辞清丽,幽静隽雅,抒情议论,融为一体。[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细品之,该文中有着作者作为道学家独特的审美感受,一句一景,一景一意,借景传“禅”,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秘密,启发众生消除杂念,从而做到清净无染。文中用字遣词无不渗透或体现着“禅”意,目随笔转,情偕意迁。
  按一般教学参考资料的理解,该文就是表达了作者归隐林泉的欣悦之情与自得之乐,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钟情山川、酷爱自然的审美意识与欣赏情趣,并未涉及佛理禅意。其实,我们可以先来大致了解一下陶弘景的生平、思想发展脉络及其所处时代背景,对该文中的“禅道”思想的感知和领悟就水到渠成了。
  陶弘景(456-536),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开创了道教茅山宗,是南朝道教中最有影响的人物。[2]
  陶弘景的一生,跨南朝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梁武帝萧衍早年与之交往甚密。武帝即位,陶弘景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然陶弘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始终不愿为官,潇洒徜徉于大自然的怀抱。武帝赞叹之余,便不再相扰,但国家遇有大事,无不遣使前往咨询问策,书信不绝,月中常数信。帝每得其书,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故时人谓陶弘景为“山中宰相”。[3]
  当时,在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一场政治祸端。[4]可见陶弘景此举,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可谓用心良苦。
  陶弘景一生有着长达四十余年的隐居修行生活。他为寻仙访药,常漫游于名山大川中,到处探求灵异。行至山幽水静的美景之处,便坐卧其间,吟诗作赋,有许多优美诗文问世,《答谢中书书》即是应时而作,应运而生。
  作者写景从大处落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眼中的“美”绝不同于凡夫俗子,山因水动,水乘山形,相映成趣,神采焕然,飘飘然有仙气。由“高峰”到“清流”,再到“两岸石壁”,俯仰生姿,顾盼有情。笔下所写之景也是了无烟火气,一片禅道心。“青林翠竹”点出景物之茂盛,“五色交辉”渲染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一如佛教之壁画绚丽动人,让人如入佛国圣境,无欲无求,平心静气。
  “晓雾将歇”则以拟人的手法一语道破天机,作者遣词上变“散”为“歇”,是在警醒奔走繁忙的世俗之人的确需要“歇歇脚”了,好一派道骨仙风,普度众生,点化世人。“猿鸟乱鸣”的一个“乱”字,化杂为序,鸣中取闹,此起彼伏,欢快与喧腾,似经声佛号唤回无边苦海梦中人。“夕日欲颓”之“颓”,贬词褒用,化腐朽为神奇。作者潜心修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着意选择了一朝一夕的特定时段:早晨,云雾缭绕,猿啼鸟鸣;傍晚,红日西沉,潜鱼飞跃。静中见动,寂里传响,别具情趣,如听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山河名利客。其中“沉鳞竞跃”之“竞”更是一字传情,生机勃勃,写出了生命之气息,可感受万鱼朝宗,让人如见佛光普照,金光闪闪,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立体流动的画面。
  “欲界”和“仙都”本身就是佛教用语,欲界之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但陶弘景追求的是“无色界”的高层次的禅定状态,物我同化,洞明佛理,自可跳出三界,超越轮回,羽化登仙。
  观陶弘景一生,集儒、释、道三教思想于一身,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士人精神与价值观的熏染下,艰难创业,惨淡经营,为发展茅山道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同时一生潜心学问,与山川草木朝夕相处,情深意厚,创作了不少歌吟自然美景的诗文佳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无疑占有一席之地。
  文中提到康乐公谢灵运曾在风波险恶的官宦生涯中惨淡经营,辗转不安,最后还是惨遭诬陷而被杀头,其宿命论般不幸的遭遇令人扼腕叹息。为不重蹈覆辙,陶弘景毅然决然远离官场,在自然山水之间,他选择了隐居,完美践行着中国人“不慕荣利,功成身退”的美好理想,境界超然,显得深谋远虑,更高一筹。
  俗世人形与天地自然合一,美妙风光与人生理想交融,生老病死与诗情画意共存。这是人类盼望已久的尘封孤本,是未被世俗侵蚀的桃源梦境,本文文质俱佳,参禅悟道,普度众生。
  渔樵耕读,文采飘扬。在水一方,山美人长。人,诗意栖居在自然中。谢灵运仓促一生中没能最终实现的理想,不经意间在陶弘景的美文中结出了“禅道”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2.
  [2]王家葵.陶弘景丛考[M].济南:齐鲁书社,2003:312.
  [3]李超.“山中宰相”辨[J].宗教教学研究,2008(1).
  [4]钟国发.陶弘景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3-134.
  (南京市九龙中学)
其他文献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这样定义“教育自信力”——它属于文化自信范畴,是教育者对“立德树人”教育价值的肯定与尊崇,对教育规律的坚守与践行,是心灵深处对教育改革前景的一份信心,一种期待。有自信力的支撑,我们才有不惮前行的勇气,才有攻克艰难的智慧,才有久久为功的定力,才能让体现国家意志的顶层设计变成校园里生动的教育现实。增强教育自信力,需要确信教育的终极价值,拥有推进变革的智慧策略,以坚守的
期刊
植物之于我国的古典文化,有着远远超越其植物学范畴的文化意义。《诗经》里的草木如织,《离骚》中的香草美人,这诗歌源头处馥郁纷繁,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永恒的主题,也让人们的审美与品格追求有了现实层面的寄托。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对植物文化运用之多之妙令人击节。菊花诗、海棠诗、咏絮诗,每次以草木之名结社作诗,各人才情秉性皆得以展现;“掣花签”则直接借花名道尽诸女儿命运。环境描写上,曹雪芹更
期刊
深度教研是近来教学研究方面的热点话题,它是集体备课的延伸,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着极大的区别,都具有集体参与、共同研究、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等特性,但是集体备课着眼于“备”字,以完成课前基础性准备工作为目的,强调学科教学的统一性,完成的是教学前的一般性工作,而深度教研则侧重“深度”研究,以研究的形式追求理解认识和教学品位的高度,开放性、延展性、个性化是其具体特征,课前、课后皆可。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在深
期刊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对一篇小说的解读,我们习惯从语言、人物形象、性格命运、小说主旨等角度入手,而从写作学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并不多见。本文尝试从写作学的角度或者说从叙事学的视角对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进行解读,希望能对广大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也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视角:躺在担架和病床上  初看本文视角,并无新鲜、奇特之处。二战时期的德国,一个在文科中学上学的孩子应征入伍,
期刊
“主题单元”是课标教材编辑思想、编辑思路的呈现方式。《七彩阅读》也采取这种形式编制阅读单元。如何高效且富有趣味地开展主题单元课外阅读?笔者发现开展阅读成果展示课是学生变“单一阅读”为“七彩阅读”的灵丹妙药。下面以《七彩阅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年少五味”为例,介绍阅读成果展示课的设计思路与操作过程。  一、文本读解  “年少五味”也就是说年少时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五味杂陈的。这一单元六篇选文的人文内涵
期刊
2014年10月,我参加了张家港市第16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暨名师展示活动,上的是美国学者罗杰尔·冯·奥赫写的《创造学思想录》一文。备课时,我从“简”字入手。三次磨课,删繁就简,简出了语文好味道。  一、设计理念  1.教学目标简明  “简明”,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单、明了。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根据编者意图、文体特点、学生的具体学情,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达到的程度,做到
期刊
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的合理安排。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延伸拓展落到实处,是打造有效课堂的路径。本文以《小狗包弟》的教学为例,谈谈达成高校课堂的路径。  一、明确目标,学生有路可行  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效。有效的教学目标除了在内容上切合“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外,在表述上应力求简洁、明了、具体,实施目标的主体是学生,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一些老
期刊
做学生的时候,我曾经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过很大的困惑。我曾经想选择新闻系,出于种种原因放弃了。又因我特别藏不住话,看到什么好玩的有趣的东西就急于和别人分享,有股好为人师的劲头,后来便选择了师范。但没想到刚工作便深陷课海模式的教学之中,曾经一个星期一个班便有30多节课,每个月只休息两天甚或一天,整日便在上课和批改作业无休止的二元循环中耗废生命。备课日少,上课日多。许多的时光抛洒在课堂上的结果是,我反
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10期刊发杨建章老师的《过度“历史语境”化的泥沼——以<背影>为例兼与王君、王林喜老师商榷》,杨老师提出两位王老师对于《背影》一文的解读因借用了大量的资料,在课堂中阐述了过多的教师个性化解读而陷入了用“历史性功利的他用”去曲解“审美性非功利的文本”的泥沼,甚至试图逃离“父爱”。然笔者在拜读杨老师以及两位王老师的文章之后,却心生困惑,想与杨老师商榷,亦欲求教于大方之家。 
期刊
曾经听一位老师的课,课堂的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紧扣住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回答堪称“完美”,但是课堂气氛相当沉闷。事后问一学生,其回答令人吃惊:“他不愿回答我们提出的‘另类’问题,他赞同的答案都是我们从参考书中得来的。”细细想来,这恐怕就是程东文老师所说的“向心式聚拢”课堂,一节课删去多余枝叶,只留下主干。这样的课看起来主题明确,干净利索,但被削枝减叶,还美观吗?这样的课看似上得流畅、干脆,但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