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自主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自主性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程游戏化改革大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自主游戏以培养幼儿自主性。本文以小班幼儿自主游戏为例,总结了通过自主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策略。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自主性;策略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虽然出现了很多游戏,但是因为教师的高度控制而出现了大量的“伪游戏”,根本不能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水平。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缺乏游戏的经验,因此他们的自主游戏也常常是在教师的高度管控下进行的,不利于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本文结合小班幼儿自主游戏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通过自主游戏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具体策略。
  一、以幼儿为本,自主选择角色
  小班设置了“娃娃家”,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玩角色表演游戏。有的教师急功近利,为了让角色游戏开展起来会为孩子们分配角色,并要求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要求一步一步演下去。有的时候孩子们其实并不喜欢教师分配的角色,因此并不能体会到玩角色表演游戏的快乐,从而使角色表演游戏的质量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原来的高度控制者转变为游戏的引导者、帮促者,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角色,或者是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确定每个小伙伴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
  如在玩“冰激凌店”的角色游戲时,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营业员,有的喜欢扮演收银员,有的喜欢扮演店长,有的喜欢扮演消费者。每个人选定了角色后,就愉快地开始游戏起来。但有时孩子们会因为角色分配而产生矛盾冲突。此时,教师要放权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即以自主游戏为载体,培养孩子们自主解决角色分配问题的能力。如在“我是文明小客人”的游戏中,有两个孩子都争着演妈妈,为了解决角色分配问题,其中一个孩子提出要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妈妈”的扮演者,而另一个孩子认为这样也很公平,于是大家通过这个方法顺利完成了角色分配的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放权”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自行设计游戏内容,培养幼儿自主性
  有的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教育目标与功能在认识与行为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如我们通过自主游戏要培养幼儿自主性,有的教师虽然在思想上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在行为上却有相反的表现。像孩子们要在游戏中玩什么教师都要“管”,结果导致游戏内容并非幼儿所向往的,因此降低了幼儿玩自主游戏的兴趣,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游戏内容设计方面“放权”,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设计游戏内容,同时还能有效发挥他们的游戏自主性。
  在“娃娃家”角色表演自主游戏中,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会自行设计丰富多变的故事情节,从而让游戏内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更加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游戏的主动性。如在“娃娃家”“照顾宝宝”的角色表演游戏中,有的孩子和小伙伴通过商量的形式决定了游戏的内容:爸爸和妈妈一起哄小宝宝睡觉,在睡觉前爸爸妈妈要给小宝宝喝牛奶,换尿不湿,爸爸冲奶粉,妈妈帮小宝宝换尿不湿。孩子们在自己的意愿下确定了游戏内容,并玩得不亦乐乎。由此可见,由幼儿自主设计游戏内容不但可以发挥幼儿的游戏自主性,同时可以改善游戏的效果,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三、提供时间保障,让幼儿充分自主游戏
  幼儿园课程实施以集体教学为主,因此自主游戏常常使用碎片化的时间,导致幼儿游戏玩到一半就得结束,虎头蛇尾的游戏不但不利于幼儿自主游戏,还会使他们养成做事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园的教学与生活作息时间进行调整。
  如有的幼儿园把早晨入园、早操、早餐、集体教学、上午操、集体教学、午餐等活动进行了无缝隙的作息时间安排,导致自主游戏的时间只能利用各个活动间的过渡环节来进行,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孩子们有时无法真正完成一个游戏,从而总是草草收场。为了完成一个游戏,有时孩子们不得不只玩一些情节过于简单的游戏,从而不利于他们自主探究,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于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计算了一下孩子们玩一般的自主游戏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具体的时间要求对一日活动的作息表进行了调整,使各活动的时间段模块化,并给自主游戏一个专门的时间模块,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在自主游戏时间模块里真正完成游戏,从而提高游戏的效果。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自主游戏以“自主”为其灵魂,因而受到了幼儿的喜爱。在自主游戏环节,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自主游戏中幼儿“自主”的成分,如自行选择角色,通过讨论、商量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自主设计游戏内容,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等等,从而为培养幼儿自主性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汪劲秋.对话与生长:自主游戏中师幼“对话”的若干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12):54-56.
  [2]张亚琼,徐芳婷.自主游戏中教师规约与幼儿自主性的矛盾与解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86.
其他文献
摘要: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PISA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与将来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考察的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针对我国的数学教育现状。融PISA理念于一体的初中数学教学诊断案例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学诊断;PISA;案例研究  一、案例实施背景  PISA(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创立于
期刊
摘要: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课例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即把灌输转变为引导,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具体落实上课采取一种问题导学方式,让学生在任务指引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作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心得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期刊
摘要:在新的教育发展时期,生本理念逐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这一理念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基于这一要求,前置性作业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为此,我将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原则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它主要是指在进行新知识的讲授之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与基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也要切实注重发展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基于此,本文将从“激励式评价,激发兴趣”“分层评价,加深理解”“生生评价,提高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多元化评价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激励式评价;分层评价;生生评价  所谓多
期刊
摘要: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一年级初学数学的小学生而言。在小学生最初接触数学的时候,就激发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是很有利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做出浅析。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课本图片;数学图形;计算教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很懵懂
期刊
摘要:读后续写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些地区高考作文的一类题型,这将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展开的一项新考验,其创新性和难度对于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读后续写之所以逐渐受到重视,自然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将通过高中英语教学进行分析,论证了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阅读思维;语言组织  英语写作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也是学生最难把控的一类题型,其考察的范围较广,
期刊
摘要:实际当中,质疑提问通常是学生有效学习丰富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得到极大关注和积极提倡。另外,根据新课标内容可知,质疑提问能力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学生需要拥有的一项优秀品质。鉴于以上所述,平时进行中职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们就需要重点研究采取系列针对性措施,以有效引导学生锻炼提高质疑提问能力,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生质疑提问;培养策略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品格的培养、能力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知识经验,因此,在阅读习惯方面需要加强培养。本文聚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探究培养低年级段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构建有效阅读课堂提供一些经验指导,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多个角度思考有效培养阅读习
期刊
摘要:诗词是古代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其内容基本是诗人对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的描述,所以尽管诗词跨越了很多年代,但它依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生活化教学方针。争取利用生活元素呈现古诗词生动有趣的新面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其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诗词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生活化;教学方针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独特的
期刊
摘要: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整本書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任务执行、总结归纳、思考辨析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收获到丰富的知识,开拓自我的视野,促进对课本中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教学中,主要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的结合,对整本书进行广泛探究,深度思考,逐渐增强自己长篇阅读的能力,让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高中;整本书阅读  在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