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01例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675600 云南省弥渡县中医院
  通讯作者:禹诗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愈后的影响。方法 自2004年~2010年分别采用肘后侧切口肱三头角肌舌瓣及肘外侧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01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1例均获3月~6年回访,骨折达骨性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肘外侧切入路组明显优于肱三头肌瓣舌组。结论 取肘外侧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明显优于肘后侧切口肱三角肌舌瓣入路。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手术入路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基层医院较常遇到的骨科病种,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以来,共实施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01例,其中采用肘后侧切口肱三头肌舌瓣入路56例,肘外侧切口入路45例,疗效有明显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1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性63例,女性38例,年龄4岁~13岁,右侧48例,左侧53例,全部为伸直型骨折,伤后就诊时间2 h~5 d,合并尺神经损伤后2例,桡神经损伤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其中肘后侧切口肱三头肌舌瓣入路56例,肘外侧切口45例。
  1.2 手术方法
  1.2.1 肱三头肌舌瓣入路 取肘后侧正中S形切口,切开至深筋膜,游离保护尺神经,切取肱三头肌舌瓣,将其翻转后暴露骨折部位,适当剥离骨膜,直视下复位后分别自肱骨内外髁交叉打入克氏针至骨折近端穿出骨皮质0.5 cm固定骨折,关闭切口时将肱三头远近端以数针8字缝合,克氏针尾折弯后留于皮下。
  1.2.2 肘外侧入路 于肱骨外髁后弧形切口跨过关节,切开软组织包括肘肌和指伸总肌起点,将其分别拉向前后两侧,剥离骨折部位前后缘的骨膜,以便手指能伸入肱骨远端前后缘,借手指感觉判断骨折复位后是否存旋转移位,并使外侧缘骨折嵌插,将1枚克氏针自肱骨外髁向骨折近端内侧缘打入,另1枚克氏针自骨折近端外侧缘向肱骨内髁方向打入,针尖方向可向前方倾斜并少穿出骨皮质尽量避免损伤尺神经。
  1.3 术后处理 术后均辅以功能位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4周开始主动关节活动练习,4~6周拔出克氏针,少数骨折愈合较慢者延迟至2个月拔针。
  2 结果
  手术时间:后侧入路50~90 min(平均63 min),外侧入路组30~60 min(平均51 min)。并发症:外侧入路组45例中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症状,10例术后摄片提示有旋转移位,肘内翻1例,术后4周摄片均获骨性愈合,术后3月复查肘关节屈伸功能满意。后侧入路组56例中5例术后出现尺神经症状,1例出现桡神经症状,摄片均获解剖复位,术后4周摄片骨折愈合30例,骨折愈合时间4~8周,无肘内外翻,术后3月肘关节屈伸受限36例,术后1年肘关节屈伸受限11例,所有随访患者均有明显伤肢肱三头肌肌力下降。
  3 讨论
  乐国平等[1]认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只要达到Ⅲ型骨折移位即有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征,笔者在缺C臂的情况下,对Ⅱ型骨折复位不满意者亦放宽手术指征。后侧切口肱三头肌舌瓣入路优点是显露清楚,直视下复位理想,尽可能获得解剖复位,是预防肘内翻、肘个翻所必需的条件[2]。但后侧入路切断了肱三头肌腱,损伤了伸肘装置,术后多数病例均出现关节僵硬,肱三头肌肌力下降,造成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虽然康复训练仍有一部分患者关节功能不满意,这无疑较肘内翻或肘外翻的后果更为严重。
  肘外侧切口从外侧肌腱隙进入,不损伤肌腱肌腹,虽然术野显露不够充分,有可能出现轻度旋转移位,但术后形成瘢痕小、粘连轻、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影响小,近期远期疗效均优于肱三头肌舌瓣入路。所以,笔者认为不得以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应多选用肘外侧入路,杨涛等[3]对两种入路对比后,亦得出同样结论。
  参 考 文 献
  [1] 乐国平,张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与预后结构及功能重建的关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7):1212.
  [2] 卢世壁.坎贝尔骨科手术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2349.
  [3] 杨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两种入路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09,1(6):55.
  (收稿日期:2011-03-14)
  (本文编辑:王春芸)
  
其他文献
目的 缓解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对手术后疼痛给予恰当处理,使患者活动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费用减少,增加对医院的满意度,避免疼痛引起的不良后果.方法 采用数字评定法(WRS)问句
作者单位:112700 辽宁省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  通讯作者:闫佳冰  【摘要】 目的 探讨保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均较低,两组术后生存率较好,无明显差异。结论 保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保肛根治术; 直肠癌
以从人体肠道中筛选,并经16S r DNA鉴定的2株嗜酸乳杆菌KLDS1.0901、KLDS1.0902为研究对象,体外评估两株嗜酸乳杆菌降解粘蛋白的能力。体外粘蛋白降解能力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液
采用HPLC-MS对黄参籽可溶性酯结合酚和糖苷结合酚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FRAP、TEAC、对羟基自由基介导的2-脱氧-D-核糖裂解的抑制作用以及对DNA氧化损
本文以全细胞催化法制备的1,5-戊二胺转化液为检测对象,通过对萃取剂、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的高通量生物胺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使用对二甲苯为
【摘要】 目的 总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8例脑卒中中发生抑郁119例,发病率38.64%,抑郁的发生与文化程度、生活事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多发病灶及部位相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 发病率; 临床表现  
目的观察226个牙髓炎患牙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常规(两次以上)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226颗牙髓炎患牙分为两组,一组113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法,另一组113颗患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
为提高湿法加工玉米淀粉过程产生的玉米皮渣中还原糖的得率,实验以玉米皮渣为原料,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功能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对硫酸浓度、降解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4个因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治方法、影像学特点,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15例,恶化5例,死亡12例。单纯桥脑出血预后较好,出血累计多个部位,出血量大于5 ml和出血破入脑室者预后较差。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孟鲁司特与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哮喘患儿均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8周.记录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