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创建评价机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8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要让鲜花开放得更加灿烂,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在短暂的课堂上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打动学生的心灵,我认为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极为重要的。
  一、创建师生平等的学习平台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双向作用过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而学生是主體,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二、采用开放的课堂评价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历史学习评价新模式。
  三、有效合理创建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教互学。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建立一定有效的小组评价机制。在小组建设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创建小组,设置出制定的小组长、记录员,并在学习中要体现出互助学习,实行“兵教兵”。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做到每节课都有小结,对优秀、积极的小组做出语言上的鼓励,每月或每个学期必须评价出优秀小组和积极小组,并对他们实行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长期的积累,使学生之间认识到组员之间团结互助学习的重要性。在建设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尽量体现出学生层次ABC三个层次,促进学生之间的优劣质资源的互补,体现出“兵教兵”“互助学习”;小组建设后,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制定出相应的组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尤其是发挥出小组长的能动管理机制,教师结合小组长的平时记录情况对全班同学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让学生用身边的实例来印证教材的观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农村初中学生都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将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比如我在讲报效祖国时,用刀安仁的实例来引导,讲到科技的作用时,用当地的大棚种植高收入让学生切身体会科技、知识带来的高效益。学生一听都知道,比起讲载人航天等学生见不到的例子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在乡土教学上多下功夫。
  五、加强课后巩固学习,采取“学习园地”的方式激励学生。
  根据历史教学的特殊性,知识点散碎,课时有限,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系统性把握难度大,教师在课后通过开设“学习园地”的方式,将知识重点、考点系统化,通过课后做题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在此教师做好及时跟踪和评价,将学生所完成的结果,通过学校的“学习园地宣传栏”及时做出公示,每月评出优秀小组进行鼓励,每学期评定出优秀“学习园地”小组参与学校的奖励。
  如:“学习园地”案列
  八年级历史第三期
  班级: 小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1)香港、澳门的回归,是谁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运用?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请你谈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2)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中国收回澳门主权是在哪一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谁?
  (3)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针是什么?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通过开展“学习园地”每周、每月、每学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认真完成课后固练习,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状态良好,合作学习的开展才有可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些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历史课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内容是剧情,要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出来教师就必须用心去组织,认真分析哪个学生该扮演什么角色,再把他们放到每次合作学习的剧情中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英语的学习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在这一阶段学好英语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与否将直接决定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呢?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适当安排课堂互动并着重英语教学实践的教学环境以及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小学英语的教学,希望它对同行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核心素养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初中语文课堂而言,教师不仅需要能够教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更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打造语文智慧课堂。同时让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互相交流和碰撞。本文阐述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素养教
期刊
摘要:思维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部分,是最终决定小学数学教育成败的关键。传统小学数学教育中更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解数学题的质量和效率,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存在漏洞和缺失,导致学生脱离书本和试卷后,思维方面并无有效成长,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新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思维培养是改革的重点之一,逆向思维作为重要的解题思维必然受到重视。本文从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发挥的作用入手,分析并探讨培养小学生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63     去年我有幸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亚米契斯,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教学的作品。《爱的教育》这本书很值得一看,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更值得我们去读,去学习。在《爱的教育》这本书里,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生活中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来培养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受到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音乐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初中音乐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素质教育;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同一种事物如果我们从相反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那么将会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式。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应用逆向思维,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很多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将变得更加简单。基于此,本文对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数学解题;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
期刊
摘要:在落实现代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们既要注重创新,不断优化教学的流程,也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同时运用多元化手段来降低教学难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加强探索,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便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期刊
摘要:美术“综合·探索”课程教学涉及美术设计、鉴赏、评述等多个领域,甚至包括其他学科内容,将美术和社会、日常生活等密切相连,利于学生在教与学、实践和体验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学习美术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成长成才。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美术“综合·探索”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美术“综合·探索”;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9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每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创设更加开放的语文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其中“读写结合”是语文学科中阅读和写作教学共同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以读促写,以写引读。”,在读与写的相互交融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本文就小学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为小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书写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更是作为教师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针对小学生年龄小、难以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书写教学活动当中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对书写教学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能更好地展开培养活动,本文也就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书写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