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对糖尿病的八种误解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教育作为“五驾马车”之一,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实情况是,不少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多年,依然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诸多误解,不知道怎样正确检查和处理糖尿病,常常误入歧途。笔者针对临床常常遇到的错误认识,做一个简单阐述。
  
  误解 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O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有些人在偶尔的检查中看到自己血糖正常就以为自己不是糖尿病,其实未必。有些人空腹血糖虽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同样也是糖尿病,这种情况多见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因此,必须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查,尤其是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而且肥胖的人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餐后血糖情况,以避免漏诊。
  
  误解 血糖恢复正常就说明彻底痊愈了
  
  有一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就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目前的科学水平,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不可能真正治愈,哪怕临床症状暂时消除。
  
  误解 糖尿病是吃糖多引起的
  
  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导致当前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所谓环境因素是指多吃少动以及由此引起的营养过剩及肥胖。所谓“进食糖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可引起糖尿病”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相反,糖尿病患者对糖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宜过低,它所提供的热量在总热量中所占的比例应达到55%~60%为宜。事实上,目前我们饮食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脂肪和蛋白质类的食物摄入过多,而糖类食物(主要指米、面等淀粉类)摄入相对不足。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及增加运动才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措施。当然,我们并不提倡多吃白糖等单糖,吃得多了,容易导致热量过剩及肥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限制白糖、红糖等单糖,因为单糖极易吸收而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更不能负担,加重病情。
  
  误解 只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血糖升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饱食或高糖饮食、剧烈活动、情绪紧张、应激(如高热、严重外伤、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及药物作用(如糖皮质激素等)等。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糖升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库兴氏病等。因此,必须多次复查血糖及通过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应激因素以及其他可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才能最终确诊糖尿病。
  
  误解 儿童糖尿病均为1型糖尿病
  
  过去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都是1型(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剧增,儿童2型(旧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越来越多。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或常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营养过剩,活动少而喜欢长时间静坐看电视、玩游戏等有关。现任美国糖尿病学会主席卡夫曼是一位小儿内分泌专家,他指出,2型糖尿病已是美国儿童的一种流行病,在过去10年中,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了33%。我国儿童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在近日举行的国际青少年糖尿病协会第30届年会上,国际医学界人士对儿童2型糖尿病这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也深表关注。
  
  误解 成年期发生的糖尿病肯定是2型糖尿病
  
  人们一般认为,到成年期才发生的糖尿病应该是2型糖尿病。殊不知,还有一种介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所谓“1.5型糖尿病”,它的学名叫“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英文简称为LADA)。它本质上属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呈阳性;但它起病又具有迟发、隐匿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无须使用胰岛素,这点又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点,所以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目前估计,LADA这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约占10%~15%。对于这部分患者,应争取早期确诊,尽早使用胰岛素,以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误解 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尿糖阴性可排除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必须尿中有糖,否则就不是糖尿病,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血糖在肾脏的排泄过程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血糖浓度、肾脏对血糖的滤出能力和再吸收能力。如果肾脏对血糖的滤出能力降低,而对滤出血糖的再吸收能力尚好时,血糖浓度虽高但无尿糖,医学上称之为“肾糖阈增高”;反之称“肾糖阈降低”,即血糖浓度正常,尿糖却呈阳性。肾脏排糖功能不正常的人,尿糖检查不能正确反应血糖浓度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不可依据尿糖来诊断糖尿病。
  
  误解 控制糖尿病把血糖降下来就够了
  
  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组代谢紊乱综合征,除了高血糖以外,多数患者还同时合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体重超标、高尿酸血症等多项代谢紊乱,仅仅控制血糖,并不能很好地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等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的治疗要求综合控制,全面达标,即在血糖治疗达标的同时,还应将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相应范围内,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切不可只注意控制血糖这个单一指标,而忽略其他指标异常的问题。
  
  (编辑 唐袁媛)
其他文献
“他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经常看到他在林间小道上骑车、散步;他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对人总是乐呵呵,遇着事也是一笑而过,似乎没有他过不去的坎儿;他不像是个快80岁的老人,活得比我们年轻人还有朝气……”这些都是街坊邻居对我的评价。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些乐观的背后我还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双重压力  身体一向健康的我,从来不相信疾病会找上门。1986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显得模糊,只
期刊
一半糖友“不会”测血糖?  血糖数值是反映糖尿病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血糖指标才能制订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并根据血糖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血糖监测被列入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检测血糖是每位“糖友”必做的功课,一周测两次血糖是许多“糖友”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虽然测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仍有近一半的病友“不会”测血糖。主要表现为:不重视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检测时间不合理,
期刊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和糖友传媒为共同发起人    “当今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劳动力,我们不能让他们对健康不了解或对健康方式不关注,而放任中国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2012年1月12日,在中国城市中学生糖尿病及肥胖干预志愿服务项目签署仪式上,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郭美荐强调。    青少年肥胖问题严重  据2010年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行为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
期刊
在陪着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尽管我小心翼翼,还是犯了不少错误,如泵出现意外时的紧张慌乱,不正确操作导致的掉针……这些教训都促使我更加努力去了解和面对女儿的病。    2006年10月4日 在客服支持下解决了问题  给孩子打完针后,我马上打800电话求助。现在是中午12点,客服让我提供泵的买主姓名、泵序列号等信息。我一时想不起发票放在哪儿,赶紧去找。  在客服的指导下,我拔出泵针头,一下就看出了问题。
期刊
2006年春节后,女婿要我去做个常规体检,没想到查出空腹血糖13.0mmol/L,我不相信这个结果,第二天又去郴州人民医院复查,空腹血糖值15.0mmol/L,我只好无奈地接受了糖尿病这一现实。后来根据医师的建议,我购买了胰岛素和注射笔,女婿送我一个血糖仪,我开始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自我注射胰岛素和监测血糖。  过了几个月,我常感左胸不适,有一次痛得特别厉害,亲戚开车将我送至医院检查,诊断为冠心病
期刊
年轻的柯龙识先生现任拜耳糖尿病保健亚洲区副总裁。这位时刻以工作为乐的法国人见证了拜耳高速发展的历程,并深深为之自豪。面对日益严峻的糖尿病现状,他坦言,拜耳非常希望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优质的产品,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2008年10月24日,是上海曹杨社区拜耳血糖仪客户服务站成立的第一天。拜耳糖尿病保健亚洲区副总裁柯龙识先生专程出席了剪彩仪式,并亲自为到场的患者测量血糖
期刊
为何出现糖尿病肾病?    在遗传因素与长期高血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肾小球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及压力增加,肾组织缺血、缺氧,蛋白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途径活化及氧化应激。这些异常的长期存在,导致肾小球系膜基质及基底膜合成增加、降解减少,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症。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血糖是发生肾脏损坏的先决条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加速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治疗要以综合
期刊
为何舌头干得像戈壁滩?  本人今年80岁了,患有糖尿病,并发脑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目前血糖尚可,空腹在7.0mmol/L,餐后血糖也还可以。可最近几日早上起来嘴巴特别干、口苦,舌头干得像戈壁滩,而且脑袋总是响。不知是什么原因,想请教专家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期刊
头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徐大妈最近就碰上这麻烦,到医院查了个遍,医生却说没什么大碍。对于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苦,徐大妈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头痛一般泛指头颅上半部分、眉毛及枕骨(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以上部分范围的病症,大多属于良性。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身体许多部位的疾病都可产生头痛的症状。    缓解头痛的自我推拿法介绍  1.体位:保持坐位  2.主要穴位及其位置  太
期刊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损害(IGT)和血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6.1 mmol/L且<6.9mmol/L;糖耐量损害是指空腹口服75克脱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11.1mmol/L;血糖调节受损是指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损害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损害和血糖调节受损均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因此被称为糖尿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