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检察监督的适用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职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权利机构的重要象征,职能是代表国家公权力履行法律监督,其民事检察监督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检察监督在适用方面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起抗诉和检察建议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如何调查核实以及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民事检察监督发展过程以及司法解释入手,重点研究民事检察监督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调查权;适用性
  一、国内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过程
  (一)清朝末期民事检察制度引入我国宪法
  清朝末期,我国将民事检察制度正式写入宪法当中。在清朝末年,中国才将检察机关引入到民事诉讼当中。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对民事检察制度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法部替代了刑部。重新编写之后,按照职权划分为总检察厅、高级检察厅和地方检察厅。清明民事检察制度的引入为我国以后民事检察监督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检察权能独立于审判权之外。
  (二)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
  1949年至1957年,是我国民事检察制度成立的初期,随着社会主义的推进,民事检察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前我国的民事检察制度逐渐发展到正轨,但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民事检察制度便被夭折。因为当时的人们心中的检察院与文革的形势不容缓和,最终被破坏了。1978年至1991年我国的民事检察制度慢慢恢复了生机,开始恢复检察机关的职能。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成立后,我国才真正将民事监督制度完善起来,从而确立了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明确职权范围和监督细则。
  二、民事检察监督的范畴
  (一)民事检察监督与检察职权法定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1]为了防止越权、滥权、侵权、国家机关的权力通常由法律进行规定。凡是法律没有进行规定的事项,视为该国家机关没有的权限,此即职权法定。职权法定是公法主体取得职权的重要原则,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国家机关的权能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二)民事检察监督与私法处分原则的关系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实施监督机关,其职能在于履行法律监督,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虽然监督职责是法律所赋予的,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处分原则,不得违背当事人的意思去处分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2]因此,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介入和监督应當适当的收敛和节制,体现出谦抑审慎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表现在:在监督的内容上,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其监督的重点应是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违法行为,而不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预,;在监督的启动上,检察机关应以当事人申诉,申请等为介入民事诉讼程序的阀门,严格限制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参与诉讼。这一原则也是对当事人诉讼自治权和主导权为基础的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尊重。
  三、民事检察监督适用的有限性和滞后性
  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专门监督机关,其在民事诉讼中监督的广泛性使得民事检察监督方式的多元化,其监督的目的是保证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宪法从宪政的角度赋予检察机关以监督权,但这种监督并不是毫无控制的监督,应是有限度的监督。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完整性应当尊重行政执法权、法院裁判权和行政管理权等,不得越权监督,因此检察监督的范围是有限的。[3]任何公权力都具有两面性,既是权利也是责任,不能放弃,也不得越权,检察机关有义务根据法律的规定全面履行法律监督,但这种监督的强度应是有限的,只对诉讼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对于法院裁量权的事项,对于私法主体依自己的意思自治处分的权利,检察机关不应干预。
  四、规范调查核实权
  (一)调查权行使的范围
  2001年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了检察机关行使调查取证的四种情形。《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十七条对检察机关行使调查取证权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就原审案件进行审查,非确有必要时,不得进行调查。”[4]据此,检察机关审查民事案件,主要是通过书面审查原审案件材料,对法院的审判活动及裁判的合法性进行监督,调查取证是作为监督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调查取得的证据在适用上的效力认定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同样,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调查权所取得的证据在再审程序中与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一样同样需要接受庭审的质证;但鉴于检察机关履行双重职责,既要承担诉讼的职责,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监督,在当前的法律适用上,检察机关在法庭上特别是在再审程序的抗诉中只能宣读抗诉书,监督庭审而不参与其中,因此检察机关调查收集的证据一般是交个法院,由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质证,询问双方当事人对质证的意见,并记录在案。
  五、民事检察监督在适用上定位不清
  民事诉讼法将检察建议作为法定的监督方式之一,从之前的单一的监督方式,但如今的抗诉、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移送相关司法机关按犯罪处理等,可谓是增加了不少监督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是很难区分哪些情况是提出建议或提出抗诉的;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对诉讼过程实行监督主要是采取提出检察建议或者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方式,促使其纠正错误。两种方式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局限性,司法实践中往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是分情况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三款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人员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法提出检察建议”。《民事诉讼法》并为对检察建议的效力作出规定,而且检察建议通常没有法律的约束力,这使得人民检察院该检察建议的不建议,或者是建议了没有对人民法院有任何权威性和改变、在导致了该建议的不建议、该抗诉的不抗诉。司法解释第四百一十九改变了之前的检察建议的效力的情况,规定为:“人民法院收到再审检察建议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裁定再审,并通知当事人;经审查,决定不予再审的,应当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所以民诉司法解释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对诉讼过程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其监督的效力和权威性,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建议应当认真研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书面答复,不采纳意见的须说明理由,从而赋予了检察机关的权威性和拘束力以维护实现司法公正的监督目的。
  注释: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出版社,1961.
  [2]汤维建:“构建民事抗诉制约机制”,检察日报,2007(05).
  [3]江必新:民事诉讼新制度讲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4]参照《人民检察院监督规则试行》第八十五、第八十六条.
  参考文献:
  [1]周晨煦,刘阳:《社会建构视野下的民事法律监督之维》,《政法学刊》,2012(9)
  [2]何勤华:《法律文化史谭》,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出版社,1961.
  [4]江必新:《民事诉讼新制度讲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5]慧强、宋海、徐猛:《民事检察监督若干实务问题探讨》,《人民检察》,2014(8).
其他文献
【摘要】:在深入掌握山西省晋中市榆次老城景区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利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榆次老城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榆次老城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议。  【关键词】:榆次老城;SWOT分析;战略选择;建议  榆次老城位于晋中市榆次区,是一座拥有1400年历史的古城,又被称为“并南重镇”、“晋藩首府”等,是国家3A级景点。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县衙、古民居、古街道、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连接性的迅速发展,磁盘存储空间日益增加,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收集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增长。为了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所有者需要发布这些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然而,对个人隐私的关注阻碍了个人数据的任意发布。因此,发布个人数据的同时不泄露数据中的敏感信息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关键词】:隐私保护数据挖掘;分布式;水平划分;垂直划分  1.分布式隐私保护  分布式隐私保护:当
期刊
【摘要】:甘肃省卫生处成立之后,在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医师、药师、药剂生、药商的管理。在人员管理方面取得了进步,也存在不足  【关键词】:甘肃省卫生处;从业人员;管理  英国伦敦会著名传教士麦高温对中国医生有着极其细致的观察和描述:“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人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公开地行医。中国没有大学考试,没有医院,没有对医药学和解剖学的研究,行医也不需要烦人的执照。只
期刊
企业主管到新企业、新岗位后往往工作情绪较高、干劲足,为了在工作上快速的得到认可,通常会在企业烧起“三把火”。如果在没有了解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情况下烧“三把火”,只会“烧掉”自身的威信,“烧毁”融洽的上下级关系,“烧坏”企业的全面建设。因此是否应该烧“三把火”、什么时候烧、怎么烧是极其考验一个新企业主管的智慧。本文通过阐述不了解本企业情况下“烧火”的危害、“烧火”要多用“过山劲”和“烧创新改革之火”三
期刊
【摘要】:在经济生活高度规模化和组织化的当代社会,企业的经营成败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为了避免企业破产倒闭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企业经济复苏为目标的重整制度成为各国破产立法的重点。  【关键词】:美国破产法;中国;启示  一、美国破产法的概况  自1800年美国颁布第一部联邦破产立法确立破产制度以来,美国破产制度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世界破产法历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回顾美国两百多年破
期刊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校学生人数的激增,大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专科学生管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的自身特点,要着力提高的学习自觉性;加强对学生平时的了解与沟通;增强自我价值感;利用好贫困生资助政策;并对其进行感恩教育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显得更为谨慎和重要。  【关键词】:专科学生;自我管理;辅导员职业角色  一、现实中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尴尬与希望  1.现实中
期刊
【摘要】:本文探索了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调整财务管理的内容、树立人本华的理财观念、建立健全企业整体财务战略和监督体制、强化风险管理、建立企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的财务管理。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不够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期刊
我国谈话类节目始于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的《东方直播室》,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通过多样化的节目主题、参与性强的节目形式以及节目设计的娱乐性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同时,人们对于谈话节目的态度也随着同类节目的大量出现而由早期的好奇转变为厌倦。因此,当前谈话类节目需要寻找突破点,再次唤起受众的热情。新媒体形式的应用为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弹幕、微信等同步沟通工具为节目受众能够实时进行互动,博客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成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社会体育;毕业生;就业状况;对策;研究  一、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首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占据首位的是商业部门,占50%;其次是与体育相关部门和教
期刊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的农也行政执法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执法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行政执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行政执法;主要发达国家  农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加强和改善农业行政执法,能更好的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