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的代际传递:父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际生育传递深刻影响人口动态,文章利用家庭层面的调查数据,从观念和行为两个维度探究父母对青年子女(14~35岁)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在塑造子女生育意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代际影响主要源于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因为父母的生育意愿正向影响子女的生育意愿,而父母的生育行为(子代的兄弟姐妹数)对后代的生育意愿没有独立作用。年轻子女经历生育事件之后,尽管母亲的影响不再显著,但父亲依然持续影响成年儿子的生育意愿。这些结论契合中国的家庭、代际和性别关系特征,且得到泊松回归、有序logit和多项logit模型回归结果的印证。与以往仅关注母—女代际传递,或只考察观念和行为中单项社会化机制的研究不同,文章从更全面的视角为生育意愿的代际传递路径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对育龄青年生育观念的再转变和生育意愿的提升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解析图书馆主导的社交媒体信息存档实践有助于充分理解社交媒体存档的特质、优化实现策略。图书馆主导的社交媒体信息存档行动框架包含多层次的主体协作、灵活的对象范畴设定、多样化的成果设计三个维度,但行动过程不系统、技术辅助不充分、成效实现不充足提示其行动体系仍有待优化。对照现实需求与实践成效及不足,社交媒体存档项目需要系统性建设涵盖主体、对象、成果等多要素集成的协作框架,图书馆应从专业性规则指导、标准化技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愈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颅脑创伤与重症医学科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病死率以及出院后6个月
《复活》这部作品是托尔斯泰一生中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巨大转变,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19世纪中末期俄国人民的生活图景。贯穿整本书的核心词“复活”是本文的中心,同时也表达了多层含义,既包括主人公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也表达了作者的“复活”,一语三关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旨在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来探究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基础会计》(原初级会计学)(第11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打破原有教材格局,率先根据会计专业学科的特点,将思政有机融入教材,形成了以诚信为思政核心思想,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各章节思政,以二维码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补充,以思政思考题、案例为手段的全方位、多层次思政内容供给体系,探索出一套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会计专业教材的新方法。
目的 编制适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症状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构建量表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初始版量表;通过对30例供者的预调查,补充各条目的描述性定义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参考标准。对2021年1月—12月浙江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接收的17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进行正式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症状评估量表包括
<正>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最大成就莫过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到2011年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再到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期刊
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如火如荼实施的背景下,针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结合“交变电流”新授课的教学实践,围绕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进行阐述,为凸显“核心素养”,体现“物理思维”提供范例。
本文以"疫情"为大背景,以会计基础课程中的"会计要素"知识为切入点,将会计课程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详细解析展现思政课堂的全过程,总结思政课堂的有效经验,并对未来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深刻反思。
通过深入分析家庭理想生育子女数量降低的影响因素,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借鉴和参考。根据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网络调查数据库,使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家庭理想子女数为因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可支配收入对生育子女个数有显著负向作用。婚姻关系状况越好,接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家庭理想子女个数有显著正向作用,人们的生育意愿越强烈。因此,应重视家庭制度建设,转变民众生育态度,鼓励
<正>二、实施2022年版《艺术课标》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面对2022年版《艺术课标》所带来的课程开设的重大变化,以及实现音乐、美术分科教学向“艺术”课程的平稳对接,除了理论、观念等政策层面的宏观导向外,课时、课程、教材、教师四大要素也值得重点关注。(一)关于课时按照2022年版《课程方案》规定,艺术课程总课时量未因学科门类(“新三科”)增加而增量,仍与22年前(2000年)一样,占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