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审美移情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king_man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第一叙事曲和当时其他音乐家的作品打开了音乐情节化的大门,并以高超的技巧和跌宕起伏的内容被人们津津乐道,直到今天也是无数钢琴家登台演出的曲目之一。本文从美学移情说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自身学习并演奏这首曲子的经验,探讨这首叙事曲是如何以它精妙绝伦的手法让听众们跨越200年的时光依旧能领略到它的巨大能量。
  关键词:肖邦  叙事曲  移情说  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1-0053-04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是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一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为钢琴而作的,同时他将波兰的音乐通过自己的卓越天赋向全欧洲展示,被广大听众所热爱。肖邦的作品风格独特,优雅精致,被世人称为“钢琴诗人”。
  一、肖邦与他的第一叙事曲
  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3月1日出生于华沙附近的热拉佐瓦·沃拉庄园,父亲尼古拉·肖邦出身法裔,开办过一所寄宿制私人学校,教学态度严谨。母亲贾斯汀娜·肖邦受过一定教育,除了会弹钢琴,唱歌也非常有天分,所以她成为了肖邦的第一位音乐老师。当时的波兰,受俄国控制,能受教育的基本都是中产阶级和贵族子弟,在父亲的私人学校,小肖邦在颇具知识文化的阶层中展开了他的交往圈,并在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下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
  1831年左右,此时肖邦距他七岁时创作的第一首乐曲《g小调波罗奈兹舞曲》已过了14年,他已经离开了华沙前往巴黎,并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音乐家好友后,他以前所未闻且充满民族气息而又不乏诗意的高贵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征服了当时的音乐中心。在巴黎,他结识了许多波兰朋友,其中便有波兰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茨,他写的史诗级巨作《康拉德·华伦洛德》使肖邦大受启发,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值得一提的是,肖邦也是首位把叙事曲(Ballade)作为大型器乐作品创作题材的人。
  他的第一叙事曲,作品号23,于1836年出版,由于当时波兰首都华沙的沙皇革命暴动起义失败,该作品没有像他的马祖卡、圆舞曲作品等表现出轻巧优雅,反而表现出对国家危难的愤慨、对英雄的渴望、对战争的唾弃等情感。该作品全篇为一出悲壮的戏剧、一篇激昂澎湃的史诗,有着戏剧性,却又合乎情理的发展,拥有两个基本主题,一开始主题的出现都是抒情性的,但到后面经过不断的发展就变成了爆炸式的呐喊,富有激情和动力,最后将悲剧的情绪推到了顶峰。
  二、何为音乐审美移情
  移情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Theodor Lipps)认为“对象是经过移情的主体灌注生命后的对象……美绝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至此他基本定下来审美移情的概念。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移情属于感情外射的一种,即指人们在艺术思维和审美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属于人的知、情、意移人客观的自然景物或其它审美对象之中,使本身没有情感和知觉的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用下,仿佛也具有了人的感觉、感情、意志、性格、行动等。这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同一的现象,在美学中就称之为移情。
  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往往会对其进行自我感情的植入,比如觉得与自己生命、感情、生活经历等类似现象产生相似感而产生的“联想”或“移入”,使其具有更加强烈而充分的美感价值,甚至达到“高峰体验”的境界,这便是音乐审美移情的现象。简单来讲就是,将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融入到音乐审美对象(音乐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或情思意念等),此时音乐在主观看来便不再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在创作者或欣赏者的精神中进行了同化,达到物我合一的情感体验境界。
  三、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审美移情
  (一)引子(1~7小节)
  1~7小节是该曲的引子部分(谱例1),一开始就使用了那波里六和弦,调性模糊,是对《康拉德·华伦洛德》诗集引子部分做了最好的诠释:“聂门河畔,原本安逸幽静,可普鲁士和立陶宛人却即将要在这里展开一场激烈的战争……战争究竟带来了什么”……仿佛一场长叹,拉开了故事序幕。
  谱例1
  (二)呈式部(8~93小节)
  呈式部的速度又引子的广板变成了中板,分为四个部分: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由g小调开始,第一句8小节,第二句20小节,第一句出现了本曲的第一个主题,仿佛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对华伦洛德讲述一个个古老雄壮却又悲凉的诗篇,回忆过去美好而又幸福的田园生活。笔者在演奏这段时每次主题出现时演奏都略有不同,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老者心情的变化,其中还有华尔兹、拨弦乐器的共鸣声。
  接着从21小节开始调性由g小調转向a小调,旋律更加鲜明化,到33小节完成时主部音乐又到g小调,暂时抑制了叹息,又一段华彩旋律即性表达出天真的幻想,但随后的一个强调D音,标志了这段短暂幻想的结束,随后又是主部主题的变奏出现,说明又恢复到了长叹的情感,结束于第36小节的第一拍。
  连接部后半段有着更大的发展动力,为呈式部的情绪顶点,伴随着Sempre piu mosso部分,仿佛开展了一场世仇之战:冲锋!冲啊!为了光明的未来而战。一个上下不断奔腾的动机(48~52小节)连续了四次,但音区慢慢地向下八度级进,这段左手包含四个由三个音组成的副动机,又构成了一个主题之外的曲线,左手为6/4拍子的节奏,而右手节奏是4/4拍的三连音。复合节奏的使用在增加动力上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在连接部的末尾结束了。
  Meno mosso拉开了副部旋律(谱例2),和主部一样,都是抒情性的,但副部的左手旋律为音符几度音程为距离不断向上,犹如慢慢吟唱出的歌声,如同一位温柔婉转的古典女性眼中淡淡的惆怅眼神,她用歌声诉说出对华伦洛德的爱与纠结。在这段旋律中,描绘出了幻想中的美好与温存,左手犹如调色盘一般,勾勒出一副朦胧清冷但又感情充沛的画卷,但这种幻想在93小节戛然而止,仿佛老者将华伦洛德的思路拉回来一样,恢复到了和第一主题差不多的沉重、叹息的音乐形象里。   谱例2
  (三)展开部(94~165小节)
  展开部和呈式部副部主题相同的旋律,但调性从g小调变为a小调,如同定音鼓一般的属音在低音区上持续出现,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仿佛描绘出在无尽的黑暗中,人们迫切需要一位英雄带领他们,冲破枷锁,寻求光明和自由。于是,从105小节开始,产生了原副部主题的新变体,这个主题已经转变为一个全新的面貌,充满了华伦洛德激昂、愤慨、充满豪迈、悲壮之情,由右手的“肖邦和弦”带领左手密集的和弦织体填满了这段每拍的空间,位置也从原来的中音区移到了更辉煌的高音区,现在的ff和之前pp的力度形成强烈反差。在这里,人们开始从黑暗恐怖的环境中振作,显示出他们无限的勇气与力量,自豪和激动的心情,这是一首胜利的凯歌。
  但肖邦的魅力遠不及于此,在126小节画风又随之一转,整个气氛变得焦躁不安,演奏速度一再加快,于一串不规则的音组上行之后,全曲进入到一个极其欢快的场景中,像儿童的嬉戏、恶作剧,笔者认为这段音乐还充满了谐谑的味道,像是对悲壮过后的调侃和不甘,演奏上这段也具有极高的难度,右手左手都需要感情充沛,同时需要卡好拍子,不能越弹越快。一连串的华彩乐段过后,情绪达到了一个华丽的高峰,再在160小节的一连串音符倾泻而下,立即转进了再现部。
  (四)再现部(166~207小节)
  再现部是副部主题在前,主部在后,副部和呈式部副部调性都为降E大调,ff标志着这又是一次主题上的升华,它在性格上和色彩上一方面保持展开部中的英雄气概,一方面又接近呈式部中明朗的抒情性。笔者认为这段是全曲最深情的表达,没有两段高潮的悲剧色彩,而充满了真挚、细腻和在面前又无法触碰的情感。
  206小节,全曲进入最后,也是最华丽雄壮的高潮段落,有着暴风雨一般的利落,以此作为悲剧性的结局,可以看到肖邦用了一系列平行六度激昂愤慨的宣叙调,导向悲剧性的尾声(谱例3)。
  谱例3
  (五)尾声(208~264小节)
  第一叙事曲的尾声部分用了全新的主题材料,这就使它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上具有独立的意义,这是浪漫派写作尾声的典型作法。从208小节开始,是Presto con fuoco,这段描绘了最终战斗的猛烈和急剧的冲击,勾勒出为了崇高理想的人们而忍辱死亡的自我牺牲;它以剽悍的欢呼,以鲜血换来胜利的呐喊结束。通过当时华沙起义的情况,我们很容易通过肖邦写在该曲里的内容而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结语
  肖邦第一叙事曲Op.23不光是一首时间较长的曲子这么简单,从哲学上来说,艺术上,音乐、绘画、文学、雕塑、舞蹈、历史等都是相互有联系的,通过这些联系,才能唤起作曲家、演奏者以及听众内心将这些事物素材和自己联系起来,如同皮科克所言:“音乐语言是一种神秘的语言,因为它有自己的语汇和句法,是无法转译成我们一般语言的。在思考处理下,它直接诉诸我们的幻想力”。
  肖邦作为“花丛中的大炮”,为了表现叙事曲,一方面精致优雅,一方面又有史诗特质,采用了奏鸣曲式的方法,但其思想内涵、和声织体在当时来看是独树一帜的。虽然创作距今已经快200年,但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交融,我们在以自身文化作为根基时,也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中国也曾经受到过别的国家入侵,肖邦那个时代的波兰也如此,且在100年后,波兰更是受到了二战的巨大波及,电影《钢琴家》中,就出现过该叙事曲,影片中,瓦德列克(主人公)在一所废弃的民宅中为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所演奏,更好地表现出了电影的悲壮色彩。电影采用这首曲子的目的,也是向观众表达人们应该向往和平、反对战乱以及主人公崇高的爱国情绪。所以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二战时期国家处境和当时的波兰很像,听众听曲子的时候也要结合这种爱国和不屈的精神意志,才能将曲子中的强烈感情移情自身。
  明代文艺理论家王夫之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心不自心,因色固有”。每次移情的效应不一定都会产生美感,但美感却必定伴有移情的现象,每一次审美移情的产生,欣赏者都会更接近艺术的本真,审美体验多了之后,欣赏者也由于不断的移情现象而不断成长。审美移情无疑是这个时代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路径,只有审美移情,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共鸣,提升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唯民.钢琴诗人肖邦的波兰情结──纪念肖邦逝世150周年[J].音乐研究,1999(04):3-5.
  [2]张纯纲.利普斯移情美学思想浅论[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61-62.
  [3]周安平,董小玉.试论产生移情现象的心理机制[J].云南社会科学,1987(02):74-79.
  [4]阴慧慧.音乐审美移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J].北方音乐,2017(16):238-240.
  [5][波兰]密茨凯维茨.康拉德·华伦洛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7]白斌,杨嘉文.《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No.1》作品分析与演奏技巧[J].中国民族博览,2019(04):145-146.
  [8]金晶.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的音乐美学解读——以关常新教授演奏为例[J].芒种,2017(18):97-99.
  [9]张俊萍.浅谈肖邦《第一叙事曲》与文学的关联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6):69-70.
  [10]基敏.文话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介绍抛锚式教学发展情况及特点,以文献检索教学为例,阐述基于思维导图的抛锚式教学模式课堂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实施环节和教学评价,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灵活合理选择“
运用主题框架分析法,从建设过程、运行机制、实施效果等方面对上海闵行、福建厦门、湖北宜昌、宁波鄞州4个典型案例公共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经验与启示,
介绍基于5G网络构建农村空巢老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系统构建需求,详细阐述系统建设方案、路径、关键技术及功能模块设计,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从架构、功能等方面阐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病区系统设计与实现,指出该系统有助于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
分析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去中心化信息服务趋势,阐述医学图书馆不完全去中心化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及策略,包括加强用户研究,筛选精准信息;图书资源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增加
基于问题的高中语文教学是围绕问题展开语文课堂对话教学,问题对话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获取情感体验、提升认知的过程。本文试从高中语文特色和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生
分析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新模式构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阐述主要构建策略,包括健全人工智能在数字文化服务中的运用机制,着力构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积极培养与应用
摘要: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轨迹充分体现了从古至今的这些画家们不懈努力的探索求新精神。工笔人物画中绘画语言的审美形态发展到现代结合了现代艺术的审美,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当代工笔人物绘画艺术中如何体现新绘画语言以及新的审美形态解释。  关键词:当代 工笔人物画 新绘画语言 审美形态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1-0043
摘要: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方法突破传统,带领着现代图像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對于视觉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研究方法,从图像志到图像学解析鲁迅收藏的一幅汉武梁祠“孔子见老子”画像拓片,由表及里,浅入深出,探讨孔子见老子图背后的图像学意义,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关键词:图像学 孔子见老子 潘诺夫斯基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
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体现出了美声唱法的诸多“可能性”,让大家领略到古典与流行相结合的视听盛宴可以既高级又好看,“美声唱法”可以做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