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xhyu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社团是在学校的统筹与指导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自立创建的学生组织。在中职院校中社团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推动社团的精品化以及中职院校专业的发展,笔者对如何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建设中职院校学生社团提出了几点探讨。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社团
  一、 引言
  学生社团是德育教育、专业教育以及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一起交流学习,拓宽了交友范围提升个人社交能力,更能够在活动中进行专业的实践,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提供机会,利于实现中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宗旨。
  二、 社团对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而且中职院校的学生相较普通院校的学生要更早地步入社会,提前接受社会市场竞争的残酷厮杀,因此,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将是学生就业和生存强有力的保障。但在日常的专业授课当中,学生只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方式单调枯燥,学生并不能够真正掌握或者不能够充分发挥主体的创造性。而社团能够通过多种样式的活动或者大小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提供一个学生自主创造竞争的机会。学生更可以在校方的指导支持下,自由地使用学校专业的机械设备成立自己的“工厂”,創造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可以拿到校外向社会企业进行产品推广获得赞助,增加社会实践机会,使专业能够真正地为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以阜宁的中职院校中学生社团参与人数进行假设。据数据调查,全县中职院校中约有70%的学生参加了学生社团,其中实践类的约占35.5%。如若学校能够充分地利用这庞大的社团成员数量并积极发展其专业能力,学校所产生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数量也可能将大幅上升,这有利于学校树立职业专业的形象,并在众多职业院校中独树一帜形成专业品牌。
  三、 中职院校社团现状
  (一) 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
  在如今很多职业院校的社团指导老师多是任课老师兼职,这些老师社团专业性不强,而且时间有限,对社团的指导也有限。然而专业的指导对社团的发展是根本的推动力,缺乏专业指导的社团,常常会因为专业的动力不足,活动质量参差不齐,社团成员容易产生厌倦感,最终缺乏活力的社团终会被校园文化潮流所淘汰。
  (二) 学生社团规章制度不完善
  学生在建设社团之初多少都会有一些规章制度,但在日后的执行过程中因为强制性不强,都会相同虚设。但无论是对于社团还是对于组织企业来说,规章制度都是组织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行为准则,如果不遵循制度进行活动,很容易产生社团成员职责不清,活动现场混乱,而这些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都会造成社团的发展不长久甚至破败。
  (三) 硬件设施资源资金供给不足
  中职院校在建校时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社团活动的场地问题,多半是利用空余闲置的教室作为简易的活动场所,这些教室空间狭小、场地有限,常会出现专业设备和舞台搭建完成后社团成员以及观众无处落脚,很影响社团活动的质量。而且很多学校都对社团活动的使用资金极力克扣,活动的设备也很老旧,并认为这是一笔额外的开销,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团文化的深远影响力。
  四、 建设学生社团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学校去进行建立和完善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例如,各个社团自己内部的规章制度可以让社团的负责人和社团成员共同商议制定,而各个社团间共同要遵守的和平相处、公平竞争、合理分配资源、共同发展等条约制度,可以交由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办公室部门进行制定完善,并与各个社团进行沟通协商,让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为社团成员的社会化和职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配置专业指导教师
  学校应尽量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去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并积极鼓励教师多去参与社团活动,并对社团的发展和社团活动的进行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提高社团的专业化以及职业化可能性。例如,在每个学期末对各社团进行活动考评以及星级评选时加入一项叫作“指导教师评分”的参考项,并对最终的评判结果进行奖惩,以此来促进社团的规范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及可持续发展。
  (三) 加大资金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团如果没有资金作为支撑,社团活动质量将大打折扣,宣传性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职院校社团的资金来源一般只有两个途径,一是社团成员入社时缴纳的会费,但几乎是只对新生进行缴纳,因此这笔资金量相对较少,对于活动举办的巨大花销完全是杯水车薪。第二个途径就是,社团向学生会或者挂靠的校园组织申请活动得到的审批经费,但这一部分经费的获取也很困难,因为审批过于苛刻,很多项目都不了了之,就算是审批下来,学校为了节省预算开支也会进行减扣。因此,应倡导中职院校转变观念,加大对社团建设的重视,开源节流为社团的更好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五、 结语
  简而言之,中职院校要切实着手改善社团现状,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学生社团建设活动立项的规章制度,以及填补专业指导老师配置的空缺和社团建设和活动举办的资源经费的供给。学校应深刻认识到学生社团的良好建设与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校园文化的兴盛以及中职院校专业的专业化具有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丹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考试周刊,2013(46):180-181.
  [2]邵菲.浅析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J].考试周刊,2014(78):159.
  [3]钱丽华.关于中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校园(阅读),2016(11).
  作者简介:
  张学芝,王益锋,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了解山西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认知及实践现状,探讨并分析影响因素;(2)明确手术部位感染护理临床实践现状与防控指南标准之间
摘 要:厌学是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普遍发生、较突出的一种学习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探讨了解决其厌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应对策略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行动上欠主动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正和转变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其辍学。厌学问题已经引发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发展理念发生了变化,核心素养成了教学的重要理念,在这种教学发展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要对目前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是实现教学方式从教学策略方面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是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良好的数学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
摘 要: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考试”,考试的目的不在于“得分”。考试是对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因而,考试的方式、形式、内容对于学校、教师、学生而言都是一场检验。通过对考试考核这一教学最终环节的改革与把关,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指明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考试考核;改革  一、 引言  经过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几年间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品种、产销量、市场占有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互联网新媒体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众多行业和领域在互联网视域下面临着重构生存业态、重塑发展模式的时代命题,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使思政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形式的多样化、教学途径的多元化有了实现的可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新媒体的持续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技术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