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形成

来源 :国际汉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查阅文献及其他信息的基础上,对现代意义的专门用途的汉语教学的起源与形成独立的教学类型的过程进行研究,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一、20世纪初,以用途为导向的汉语教学意识开始萌芽;二、60年代初,专门用途汉语课程形成;三、80年代初,专门用途汉语教学成为独立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四、80年代末,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基本理论认识形成。 Based on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rigins of modern-meaning specialized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process of forming independent teaching types, and divides it into four stages: First,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beginning of the early 1960s, the special-purpose Chinese course was formed; Third, the early 1980s, the special-purpose Chinese teaching became an independent teaching type and teaching mode; Fourth, the late 1980s, special-purpose Chinese teaching The formation of basic theory of understanding.
其他文献
当前海外汉语教学项目的发展,既有国家政策的强大支持,又有海外汉语需求的有力推动,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研究论文从2005年开始,至2012年已呈25倍的增长量。然而在中国期刊网上
生活挺热闹,网上更热闹。热闹起来没规矩,就容易乱。你就说这论理,论着论着就跑偏,开始人身攻击。名人者崔永元、方舟子是这样,草民更是这样。中国人不光不会说话,还不会讲道理。也是,打小老师就没教过;连自学成才都没门儿,没这方面的书啊!我们的嘴好像一直瘸。  这回好了,有这样的书了,这就是徐贲写的《明亮的对话》。  徐贲是中国人,现在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的教授。你说一龙的传人,到美国那旮旯教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