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的“心理转向”与意向解释的方法论重建

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以21世纪的目光理性地审视与回顾20世纪科学哲学异彩纷呈的发展时,不难看出:科学哲学的理性发展有着其显然的、清晰的脉络,即"以'语言转向'、'解释转向'和'修辞转向'这三个环节为基点和中枢,展示了哲学思潮演化的历史进程、趋势定向和理性重建的模型及其各种特征".[1]
其他文献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脑活动是以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同时相关联和自发性为基础的。文章概述了意识的神经相关性和自发性的科学证据。并与此结合探讨了意识空间的可拓扑结构化
以米根霉AS.3.819的诱变株为菌种、甘薯淀粉为碳源,对其摇瓶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液化甘薯淀粉、(NH4)2SO4、KH2PO4、ZnSO4*7HO2及MgSO4*
~~
科学评价标准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然而,现行的评价标准却一再向数量化倾斜,甚至达到了对数量化的崇拜。数量崇拜的症结是对质的疏远,对质的漠视,其谱系根源是科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