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如何实现有效理答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106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理答指的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应与处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更是一种因时而变、因人而异的教学智慧。综观现有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理答行为,由于教师关注学生不全面,课堂预设不充分,不善于倾听学生话语,忽视深度思维训练,造成了理答形式单一、语言重复、结果含糊不清等现象。为此,结合已有教学实践经验,本文就如何实现有效课堂理答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尊重学生,因材理答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的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作为课堂评价的一种特殊方式,课堂理答也应以学生为主体,承认由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与学生理解水平高低所造成的学习层次差异性,努力做到因材理答。例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以追问的形式来理答,以促进学生迈向更高的目标;而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应以鼓励和肯定的形式来予以理答,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实现因材理答,需要有两大基本策略予以保障:鼓励与真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才会产生。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恰恰能传递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爱。因此,教师的理答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使他们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主动去追求真、善、美。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坐立走 有精神》一课时,教师不时对坐立走表现好的小朋友竖起大拇指,还请个别学生到台前来做示范,特别好的还拿起相机为他们留影,播放在投影仪上。整节课在老师积极而灵活的理答中,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每个孩子都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目标。其二,教师在课堂理答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真心”。例如,教师在针对某位学生作出理答时,必须要与学生有眼神交流,这是对学生的基本尊重,还能传递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与“爱”。
  二、精心预设,多样理答
  课堂理答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语言性理答与非语言性理答是两种最为主要的形式。
  要让课堂理答形式多样,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钻研教材、钻研学生,还要预设可能会出现的学生答案及相应的理答。
  语言性理答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真诚而富有激情的理答能够在课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一些谚语、诗词、流行语、顺口溜等多种形式的语言性理答,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以下是二年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教学片断。
  生:我喜欢模型飞机、模型汽车,还喜欢拼搭各种模型玩具。
  师:老师的儿子和你一样,超喜欢这些东西,还梦想成为赛车手呢!
  生:我喜欢听节奏感很强的爵士乐。
  师:是的,爵士乐很给力。
  生:我喜欢看动画片《樱桃小丸子》《花仙子》。
  师:老师也喜欢看,特别向往成为美丽的花仙子。
  生:我们女生喜欢给布娃娃化妆,换衣服。
  师:是的,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老师还给布娃娃做过衣服呢。
  案例中,教师的理答语言清新活泼,流行时尚,贴近了学生的心灵,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比语言性理答,非语言性理答虽然无声,但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非语言性理答行为,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竖起大拇指,响亮的掌声,等等,激励学生不斷投入学习,不断思考体验,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例如,某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请来了部分家长与学生一起上课。在充满爱的课堂上,一位父母离异的孩子不禁小声哭泣。老师走过去,轻轻搂住他的双肩,温柔地说道:“老师知道你心里的难受。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但我们是一家人,你愿意让老师和同学拥抱你吗?”说完老师给了他一个最温暖的拥抱。接着,小朋友都去拥抱他,和他拉拉手。此时,教师巧妙的非言语性理答,化生成为资源,实现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三、用心倾听,精要理答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理答时,教师要用心倾听,善于从学生答问的结果及表现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有效的点滴信息,适时进行精要的理答,使自己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有的孩子在交流中提到:“有些父母过于溺爱或者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的行为算是疼爱吗?”这是本课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师抓住这一关键之处顺水推舟,让学生辨析疼爱与溺爱的不同,引导学生明白,不管是溺爱还是严厉的爱,背后都有父母的爱;再播放本班学生中“父母的心声”录音,在聆听中感受“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四、巧妙点拨,深度理答
  课程标准指出,恰当、适时、具有针对性的提问,能拓宽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整个教学过程按照预定的课堂目标深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因此,当学生的回答和表述肤浅、粗糙、片面甚至有错误时,教师就应紧追不舍,不断通过追问、转问、探问和反问等理答技巧去引导、点拨,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他们的认识。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布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搜集父母在一天中为自己做的事情。课上,学生纷纷交流“早晨上学,妈妈为我背书包” “中午吃饭,爸爸帮我盛好饭,夹了我最爱吃的鱼”“晚上,妈妈帮我整理书包,还为我削好了铅笔” ……面对学生的这些回答,老师探问:“是不是父母做的事越多,就说明他们越疼爱自己呢? 请大家做一回小小辩论家。”这位老师及时地关注到了课堂中出现的认识偏差,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在一场生动活泼的辩论中,观点越辩越明,同学们对“疼爱”与“溺爱”有了更准确的判断和理解。
  所以,当课堂出现分歧之时,教师既不能一味否定学生,也不宜把道理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及时应变、巧妙点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实现对学生有效的价值引领。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倾听,尊重每个学生,巧妙理答,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实现人格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小学 江苏苏州 215226)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设施农业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高效型产业。这些基本特征,使设施农业
在我国,美育的意义和任务曾经在有关规定中阐明过,一九五二年三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定》中提出“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启发艺术创造力。”可是一九五七年,美育在教育方
<正> 本文试从鲁迅提出的“越轨的笔致”这一断语的考察谈起,寻究其确定的含意,探求运用这一写法的规律与限制,并试摭拾现、当代作品中若干实例,对这一文学现象略作探究。
随着“四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学好一门乃至两门外语,对于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不仪是教学的需要,而且是形势的需要。实践证明是否掌握一门外语,将会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一个人
免耕是本世纪农业技术领域中最大进步之一。因为它实际、有效益,且保护土壤、水和环境,所以,免耕农业即是持续农业。
在1980年至2002年的最新数据的基础上检验了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假说(ELG)在中国的情况,发现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时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滞后影响,同时
纤维用亚麻种子与油用亚麻种子一样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果胶、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纤维用和油用亚麻籽粒中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没有
11月16—19日,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和宁波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宁波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等从事国际贸易理
一、基本情况太子山林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2&#176;43′~103&#176;42′,北纬35&#176;02′~35&#176;36之间,总面积89501公顷,属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
本文对积石山县日光温室番瓜嫁接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嫁接栽培技术的条件、步骤及注意事项,为广大农户进行日光温室番瓜嫁接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