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每个孩子的“伯乐”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但你是每个孩子的“伯乐”吗?你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吗?如何成为每个孩子的“伯乐”,发现更多的“千里马”,这可就要看我们老师如何评价每个孩子,让“千里马”可以尽情驰骋了。
  现在先让我们来看看评价的含义,评价就是主体根据一定的目标(含指标和标准),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客体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把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作为评价改革的方向。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美术课程评价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从这些评价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对孩子的学习评价不再是简单的优、良、中、差了,而因该是更加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并且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
  如何将评价体系落到实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让自评、互评落到实处。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改的中心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教学中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研究表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但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学生的评价目前尚缺乏信度和效度,因为学生在评价同学的作品时往往带有个人色彩,我和谁的关系好,就给评高分,并且经常评不到点子上,造成课堂时间的延误。
  因此,为了让自评、互评落到实处,我告诉学生绘画的三大要素:构图、色彩、创意,让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我和他人。
  针对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绘画水平有限,不敢上台展示的情况,笔者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安排学生对本单元自己和同学的画进行评价。为了鼓励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展示,笔者的要求变为,“我进步,我展示”,这样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得到了向大家展示的机会。渐渐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兴趣。
  除了要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我认为教师还应对学生评价予以尊重,经常在学生评完后,予以肯定的鼓励。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的教育作用。
  二、让家长参与评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老师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家长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如何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课堂评价上来呢?
  笔者是这样做的,学期开始首先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长,并发放评价表格,通过这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程。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以前的美术工具没有,美术作业不做的情况,大大改善。老师的一些要求更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美术课也更好上了。
  三、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我们现在的评价方式,以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为主。重点关心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美术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如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笔者进行以下几个尝试:
  1.建立学习档案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大袋子将平时的作业,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老师评语等全部放入袋子中,每月收一次,看看每个孩子的情况,然后再因材施教,这样可以让学生重拾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健康成长。
  2.建立课堂教学的“一体式”评价
  所谓“一体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思创意、课堂作业做全面评价。
  首先在美术课的导入阶段(兴趣表现),可以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纸板画》一课中,学生对印就能得出一张美丽的画很感兴趣,很想动手印一印。这时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动手试一试。这么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保护,使其兴趣向教学内容进一步延伸。
  其次在美术课的主体阶段(构思创意),学生的兴趣已经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这时教师就更应该对孩子的创意大声鼓掌了。例如:在《我的小天地》一课中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布局来设计自己的小天地,令人耳目一新……我对他们的构想设计大力赞赏,学生们越做越有劲,创意不断,精彩不断。
  最后在美术课的结束阶段(课堂作业展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评价标准,多从作品中去发现学生的创造性火花,不能单纯的以专业的眼光的来看待孩子的作品。应该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并且允许学生在讲评后,进行修改,获得成功。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和发展个人独特性的重要手段,我们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努力思考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精心呵护学生们的创造天性,极大地发挥学生们的创造激情。让我们善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潜能,做每一个孩子的伯乐,让每个孩子愉悦、自信的学习。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介入各门学科教学已成为普遍的现实,目前已开始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生物学科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实现信息技术与本课程的整合,从而来带动生物学科教学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本文就信息技术如何与生物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1.加强“三件”建设,是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基石。  “三件”建设,主要指的是硬件、软件和潜件。其中硬件建设是实现信
期刊
应用电教手段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一方面它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另一方面人机对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奇”、“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英语是抽象的,一些学生感到英语公式、英语概念枯燥乏味,然后就放弃了。要使他们学好英语,
期刊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些教师经常感到很苦恼,为什么花费很多时间备课,效果却不理想?学生经常沉醉于自己的兴趣角落,教师想“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一番苦心,在计算机屏幕前往往是“流水落花春去也”。于是笔者开始思考: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适合当代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在此,结合我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谈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比喻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期刊
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高科技教学手段,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它与实际教学存在的还不太和谐的因素,坚持扬长避短,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
期刊
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的吸收、消化、运用,进而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大量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溶入情感教育,不仅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而且激发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学生在明快、宽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学习,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我的具体做法是:
期刊
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入课堂已有多年,并成为大多数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将学生的这种“喜爱”一直保持下去,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我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要认真备课,同时要检查电脑能否正常使用。  上课之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大纲,认真了解学情,制定适当的方
期刊
提起历史,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 是无用之学。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讲一些陈年往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之一。  兴趣是学习历史最好的老师,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兴趣的主阵地。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这有限的时间来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根据历史学科、历史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认知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有效的学法十分重要。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我认为老师引领学生进行自学是掌握好知识的有效途径。  自学是丰富知识、发展智力的必由之路,是造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是自学成才,自学出名。因此,自学能力对于一个人智力的发展、知识的积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  一、培
期刊
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的管理、教学和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产生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效果,直接决定着班级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方向,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班主任对自己所扮演角色正确认识。在实践过程中,角色认识模糊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同志陷入了角色认识的误区,以至常常发生角色错位倾向。因此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问题不解决或解决的不好
期刊
一、青少年学生抑郁症发病现状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保守估计,抑郁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占3%,其中高达15%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据此推断,我国抑郁症病人数约有3600万,并且均有540万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最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透露,我国抑郁症患者中约四分之一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男女比率是1:2,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国外的调查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