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卫士》课堂教学实录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2.了解垃圾分类和身边废物再次利用的例子,从而改变浪费资源的生活方式。
   3.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学会从身边做起,减少浪费,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给垃圾分类,能够从身边做起,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调查表、课件、有关图片等。
  2.学生准备:周边垃圾种类调查、制作写有垃圾种类的卡片、垃圾分解小实验。
  
   活动过程
  一、“审判”垃圾,找“来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你们想欣赏一下吗?(出示小区、河道及道路边等场所遍地垃圾的图片)如果让你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在看图片时不时发出“嘘嘘”声,看完后争先恐后地说:太恶心了、脏死了、我不喜欢、那也太可怕了……)
  师:确实,没有哪个人喜欢生活在到处是垃圾的地方。可这么多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呢?
  (同桌小声讨论后纷纷说是我们人类不讲卫生、乱扔东西的结果)
  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去调查自己家里一天产生多少垃圾,还要求制作一张记录垃圾种类的卡片。现在咱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结果,好吗?
  (在生交流垃圾数量时,师拿出一个垃圾筒作为分量单位)
  生1:我家的垃圾大约有一筒,种类有废纸、塑料袋、剩饭、灰尘、鸡骨头、一次性杯子……
  生2:我家的垃圾大约有两筒,种类有喝过的茶叶、青菜叶、塑料瓶、橘子皮、狗毛、塑料袋等。(师相机请学生上台贴出写有各种家庭垃圾的文字卡片)
  ……
  师:听着同学的介绍,再看看自己家的垃圾情况。现在你想说些什么?
  生1:我家的垃圾真多。
  生2:每个家庭的垃圾都放在一起肯定会堆成山的。
  师小结:是啊,我们每个家庭都是一条“盛产”垃圾的生产线。假如一家一天的垃圾大约是一筒的话,那么十家呢?一万家呢?中国有近4亿的家庭,那一天的垃圾又该有多少啊?
  (生边回答边发出惊讶的呼声)
  二、垃圾“控诉” ,说“罪源”
  师:垃圾又脏又臭,还影响我们的环境,可这真的是它们自己的错吗?让我们也来听听“垃圾的控诉”。
  (课件播放录音并显示相关画面:“我是塑料袋、我是快餐盒、我是吸管,在居民楼前、小河里、街道两旁到处都有我的影子,本来我还以为自己挺能干的,可现在人们总说我们不好,是“白色污染”,其实我们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现在整天让我们戴着“白色垃圾”这顶帽子,我们觉得太冤枉了!” )
  师:听了录音,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对!这不是垃圾的错,是我们人类乱扔垃圾,影响了环境。
  生2:我知道其实塑料袋、可乐瓶可以积攒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我们不能乱扔这些垃圾。错不在垃圾本身,而是我们人类没有合理地处理好垃圾。
  生3:我知道有许多垃圾是有用的,比如废纸、废铁、塑料瓶。
  师:可见,制造垃圾的“罪源”是我们人类自己啊!如果我们人类再这么不管不顾的话,将来我们的世界可真要变成“垃圾场”了。
  三、再识“垃圾”,寻“资源”
  师:对这一堆堆的“垃圾”,我们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可也有人称垃圾也是“宝”!全世界靠“垃圾”生活赚钱的有近五千万人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垃圾”吧!
  (出示书本上的小资料——垃圾其实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学生自由学习资料互相交流。)
  师:你们看,回收一吨废纸就等于挽救了17棵大树。
  (播放视频①:“浙江长兴华能电厂煤灰变废为宝”的资料)
  师:电厂发电离不开煤,这大量的煤灰放在电厂不去处理,那就是(垃圾),可放在公路建筑施工中那就是(资源),煤灰拌着沥青、和着水泥浇公路,既可以使公路更加坚固,也为国家节省了大批的资源。
  (播放视频②:“再生纸”加工的录像)
  师:再看,用再生纸做的工艺品、日历多漂亮啊!看了录像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听说过像这样“变废为宝”的例子吗?
  生1:这样回收利用可以给我们国家省下不少钱,我们家就把废纸、塑料瓶、铁块等都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上次还卖了一百多元呢。
  生2:我家稻谷碾成米后剩的壳都碾成糠,给猪吃,猪拉的大便我爷爷都挑到地里,爷爷说那是庄稼最好的肥料。老师,这算不算“废物利用”啊?(生笑)
  师:这当然算呀!其实这就是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生物链”。我们家养的鸡、鸭等家畜的粪便都是最好的肥料,可比市场上买的化肥强多了。
  生3:我们家也有这样的例子。我爸爸是木匠,他常把做木工剩下的木屑装在塑料袋里,爸爸说那可以卖给工厂做木屑板,其余的边角料就拿回家当柴火烧。
  生4:我奶奶都把喝过的茶叶放在一个篮子里晒干,然后做成“茶叶枕头”,奶奶说睡它可以明目治病呢!
  生5:我妈也是,她常把自己家、外婆家里织毛衣所剩下的毛线编织成拖鞋,五颜六色的又好看又暖和。
  ……
  师:看来,咱们班同学的家庭都是环保家庭,有这么多非常实用的变垃圾为资源的信息,现在就请四人小组再来互相交流学习这些好的环保创意,好吗?
  (学生小组交流)
  师:从同学们踊跃的发言中,周老师知道了,原来垃圾中还藏着这么丰富的资源,难怪书上说,处理垃圾最好的办法就是——(生答,师相机贴板书):回收、再利用。今天我们也来做回“绿色小卫士”,开动脑筋,把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变为资源,行吗?谁先来说说:每天这么多垃圾,你家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
  (生答略)
  师:看来,几乎每家的处理方法都是装好扔到垃圾筒去。记得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了垃圾分解的小实验(内容为学生把收集到的苹果皮、塑料袋埋在装有大半盆土壤的花盆中,一个星期后,用小木棍翻开一看,苹果皮找不着了,但塑料袋还在)。今天,咱们来看看结果,好吗?
  (生纷纷述说实验结果)
  师小结:是的,在我们的废弃物中,像剩饭、瓜皮等有些是可以分解的,最后变成泥土;但是像塑料袋、可乐瓶、玻璃等有些是不能马上分解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地污染环境。还有些像电池、化学用品等有害的垃圾如果随便乱扔,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四、垃圾“分类”,出“金点”
  师:现在黑板上有很多同学们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垃圾”(写有垃圾种类的文字卡片),你们能想想办法,把它们也“变废为宝”吗?请四人小组分工选择其中的一至二种讨论。
  (学生积极地开展讨论,小组长记录、整理)
  小组1汇报:我们组决定以后要收集废纸、塑料制品,卖给废品收购站,剩饭剩菜可以喂猪、鸡鸭等。
  小组2汇报:我们组想出了大的可乐瓶可以做成简易花盆,把易拉罐做成笔筒,那可以废物再利用。
  小组3汇报:我们小组的婷婷家就有很多用旧毛衣改做的拖鞋、毛织袋等,所以我们组决定以后想办法把旧衣服也要充分利用起来。
  ……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老师相信世界因为有了你们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精彩!你们发现了吗?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垃圾筒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标志(出示可回收标志及分类垃圾筒),你们认识吗?它和我们平常的垃圾筒有什么不一样?
  (生交流)
  师:为什么要给垃圾分类呢?
  生1: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收集垃圾。
  生2:假如环卫工人要把塑料收集起来送到工厂去,要是不分类的话,那些剩饭剩菜也在里面,工人就不好分开了,而且还会很脏。
  ……
  师:说得真好。那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又是不可回收的呢?
  (生踊跃回答,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金属、纸等;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剩饭、菜叶、骨头等。师相机补充“回收标志”与“不回收标志”图片,了解其含义)
  师: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问题,我国在2003年10月还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课件显示)的规定呢!我们也来学学吧。根据这个分类规定,现在咱们也来一次垃圾分类训练吧!
  (指名3人上来板演给垃圾卡片分类,其余同学同桌互相给自带的垃圾卡片进行分类,师小结点评。)
  五、课后延伸
  师:在我们学校、班级里最多的是哪些垃圾?
  (生交流)
  师:那课后让我们也来为学校的垃圾回收处理出点力,好吗?(伴随音乐出示课后活动要求)
  ①为如何减少垃圾出谋划策,把好的办法写在卡片上,贴在宣传窗里。
  ②设计垃圾分类标志。并专门指定一个垃圾筒盛装可回收的垃圾。
  ③出一期“我与绿色同行”的小报,在下节课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总结:我相信从今天起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行动起来,做一个真正的绿色小卫士。
  
   教学后记
  整节课气氛活跃,活动过程也是有条不紊地开展,但让我最为满意的不是课堂上的热闹,而是学生对“垃圾回收再利用”兴趣的高涨。课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校园里到处收集废纸、可乐瓶等,彼此间还相互比试谁“废物再用”的金点子多呢。我们品德课的目的不就是来源于生活并践行于生活吗?见此情景,我找到了另一个“德育的火花”,于是趁热打铁,在全班学生中开展了以“绿色探宝”为主题的环保综合实践活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超出了我们所有老师的想象:“信息小队”的同学们汇编一张张丰富多彩的“环保小报”,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先进国家生活垃圾处理的信息,像日本等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就做得非常好,他们的资源相对较少,所以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处理技术就比我们国家先进多了;“宣传小队”的队员不仅在全校师生间发出了“绿色探宝,减少浪费”的倡议书,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在午休时间向同学们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一些废物再用的小常识”;“绿色小队”的同学更是不甘示弱,把家长们都发动起来,在大操场上摆起了“精品汇展义卖活动”——有旧衣服改造的环保袋,有茶叶枕、旧挂历折成的烟灰缸、可乐瓶易拉罐做的花瓶和工艺品等等,可谓是展品丰富、一举多得。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好评,许多家长都跟我说,孩子们现在把什么旧东西都当作宝,有些生活用品旧得都不能用了,大人要扔掉,他们硬是不肯,说想想办法说不定能变成宝贝,可节约呢!“无心插柳还真成了绿荫”,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还培养了学生收集、调查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去年,我们代表长兴县参加湖州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展示比赛,获得了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这节课也让我明白了有效的德育还得把握实践时机。同时,品社课要立足于课堂,延伸到课外,才会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浙江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其他文献
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有力地解决了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等重大问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
像所有的家长一样,我对孩子的期望值是比较高的,我希望女儿长大之后成为有用之材,最起码也得比我强一点,因而对女儿的学习抓得很紧。也许是因为遗传了我与妻子的基因吧,女儿
看到前段时间网上投票的“四川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结果,其中,位列前十位的不文明行为分别是:乱扔垃圾、乱吐口痰、乱穿公路闯红灯、出口成脏、不排队、乱贴乱画、车辆乱停
期刊
《工程问题》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十一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由于它与整数应用题中的“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完成工作的时间”的问题思路相同,所以新授课教
明代中日交流主要通过朝贡贸易进行,明政府对日本的赏赐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对日赏赐的物品既有大宗丝织品,也包括直接赏给大量铜钱,这是有异于他国的。对日赏赐丰富了日本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改革开放30年最根本的转变是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建设和发展常态。在这种大背景下,共青团明确而及时地提出了用办事业的思想和方法来建设和发展
通过临床研究的结果来看,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障碍实施心理康复疗法不仅可使心肌梗塞的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对心肌梗塞的整体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急性
《百年孤独》氤氲着一种孤独的气息。百年历史,七代人,皆有所希冀,皆体验着求之不得的孤独。在一遍遍的毁灭之后,让人欣慰的是,也许只有彻底毁灭才有新生的力量。就像身上的
判别式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等式与不等式相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建立不等关系的重要途径.是研究二次函数及二次方程必不缺少的工具.若能在解题过程中正确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