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画像石艺术引入当地初中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enumberon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阳汉画像石艺术,包罗万象的题材,丰富的内容就像一部石制的汉代史。为研究两汉社会的发展史及人民生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本文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为基点,并在对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南阳特色的美术课程,丰富该地区美术课程资源,使学生的探所、研究、审美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加强学生对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视。
  关键词:汉画像石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初中美术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主动的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编著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当地美术资源完善義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是我国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最好载体就是该地区的历史文物、民间工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汉画像石便是其中典型。为了使南阳学生更好的了解认识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应该将其引入到校本美术课程中,如此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南阳汉画像石艺术魅力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艺术欣赏水平,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
  一、南阳汉画像石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南阳历史上昌繁盛的时期便是两汉时期。西汉时南阳就是众多要臣的封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生于南阳随后又于南阳成就霸业,南阳在历史上素有"南都"或"帝乡"等别称。据统计,两汉时仅分封在南阳的侯王便有47人之多。缘此两汉时的南阳,存在一个特殊的贵族阶层,这从侧面反应了当时南阳经济繁荣。崇奢竞富是那时的主流思想;持人神相通的理念,讲究“事死如生”。故此旧时南阳的庭楼门阙、祠堂和陵墓的规模巨大且数量众多,这些建筑上酷爱使用青石,在重要的结构处还要雕刻上繁美花纹图案。
  二、保护和利用南阳汉画像石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建国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博专家的辛勤付出使汉画像石艺术在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汉画馆使汉画像石得到了专业的保护。其中南阳汉画馆是我国建馆最早、藏品众多、面积最大的用于收藏、陈列、宣传、研究汉代画像石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建于1935年,后又重建了两次,汉画馆共有汉画像石、砖3000余块。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选为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1994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2000年南阳汉画馆取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博物馆称号,截止2006年,20余部关于南阳汉画的学术著作得以出版,关于南阳汉画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也多达100多篇。南阳汉画学界首创《汉画研究》杂志。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馆藏的汉画曾屡次荣登为“国家名片”。
  三、南阳汉画像石美术课程开发策略
  (一)明确课程开发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南阳汉画像石艺术引入到当地校本美术课程中应设立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详细表述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南阳汉画像石所运用美术语言的表达的方式,学习欣赏和评述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到南阳汉画馆参观,听汉画馆工作人员讲解汉画石艺术价值,观看学习工作人员拓印汉画的过程,学生实际操作掌握制作方法并获得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南阳汉画像石的认知,激发情感,经过心理体验逐步转化为审美情操。
  (二)遵循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开发原则
  美术新课标要求:“尽可能挖掘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以专业视角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分享,将美术地方课程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紧紧联在一起,研究出更加丰富、具有地方色彩、更能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地方特色课程。挖掘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美术资源,善于运用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人文以及民间美术资源,地方美术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使美术课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更贴近日常生活,体现地区色彩。根据教育部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概括出地方美术课程开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依托当地优越地理条件,开发地方美术资源
  南阳自身历史文化背景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结合美术教材,有机渗透地方美术资源课程资源优势
  南阳汉画馆的开放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地文化发展历。美术教学实践应积极地与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倍感熟悉,对引导其深入了解地方传统艺术文化,学生的爱乡之情,具有重要意义。
  3、以当地文化艺术为元素,进行富含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将家乡的各种文化艺术符号作为创作元素,进行地方性美术创作,使学生学会开发和利用家乡资源。
  (三)社会资源的引用
  联系南阳汉画馆,使其研究人员参与到课程的开发研究与教学中,使汉画馆成为第二授课中心。
  四、南阳汉画欣赏系列课程开发内容与组织形式
  根据上述课程开发目标与原则,南阳汉画像石艺术引入当地初中校本美术课程开发内容与组织形式如表1 所示。
  参考文献
  [1]徐永斌.南阳汉画像石艺术.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百度百科.南阳汉画[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南阳汉画/3334133?fr=aladdin 2019-02-12
其他文献
摘 要:法家的思想核心在于“法治”即依法治国。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具体环境的改变,遵循人们的认知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制定和修改法律。同时,他还提出“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思想,统治者也不能随意制定和修改法律,都体现了法家的公平、公正原则。本文笔者将就先秦法家的治国思想谈谈我的想法。  关键词:先秦;法家;治国  一、先秦法家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与发
期刊
摘 要:董其昌是明代晚期的山水画大家,明末到清代数百年的绘画一直被董其昌的绘画深刻影响,这离不开董其昌绘画理和画论。现阶段对董其昌绘画研究主要在其绘画风格和绘画思想两方面。绘画风格上他以摩古为宗,主张画求柔润的艺术特色;画学思想是其独特的以“禅宗”思想入画,并把唐以来的山水画分为“南北宗”。  关键词:董其昌;山水画;南北宗  董其昌作为明末至清的画坛领袖,他的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他毕生对山水
期刊
摘 要:本文在了解我国钢琴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对钢琴作品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钢琴作品《夕阳箫鼓》蕴含的民族元素,并了解其展现出的演奏方法,以此为演奏者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钢琴作品;《夕阳箫鼓》;民族特点;演奏  《夕阳箫鼓》作为我国古代琵琶曲文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黎英海在改编过程中保留原本曲调的同时,融入了更多中国特色民族元素,并成为当前钢琴改编曲的代表作之
期刊
摘 要:被世代传承到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技艺(民间传统手工匠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几乎都渐渐陷入濒临消亡甚至灭绝的境地。对于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施以“传承促保护”的手段,便成为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必然之举。在今天,我们在抢救性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在全面发现、挖掘、搜集项目的基础上,每个项目都应借助多种记录介质、先进记录设备和
期刊
摘 要: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要求艺术家通过自身的思想情感、审美倾向和明晰的创作动机来创造出一个鲜活的艺术作品。这个“孕与内、形于外”艺术创作过程也是指艺术家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对生活的认识,在脑海中营造带有艺术家特有的审美情趣的艺术形象,并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因此,各种艺术门类的创作活动,无不反映出艺术创作活动的特殊性,归于艺术门类中的艺术设计也有
期刊
摘 要: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自古以来就是被众家探讨的问题。中国画的艺术要立足于当下,并且要客观的对待经济全球化给艺术带来的影响。没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所以艺术理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  关键词:中国画;范宽;民族性和世界性  一、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如果要论述中国画中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艺术的民族性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即具象又抽象的概念,其具
期刊
摘 要:郑珍不仅是杰出的诗词家,而且是贵州本土卓越的绘画大家。他的绘画兼收并蓄,糅合百家之所长,不断探索,丰富自己的绘画表现技法。他的绘画风格一方面追求大自然的烟岚静逸之气,另一方面以现实生活为蓝本来表达自身感受。郑珍绘画留存至今的作品凤毛麟角,其中《影山草堂图》与《爪雪山樊图》是其绘画的经典之作。《影山草堂图》是通过想象之景来传达郑珍超脱思想,《爪雪山樊图》是以事实场景为依托,来表达当时的下层百
期刊
摘 要:众多周知,音乐剧演唱训练应与舞蹈形体充分结合,为此就要找到二者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演员声音与肢体的协调性、声音的持续能力,以此不断增强音乐剧演员的表演能力。  关键词:音乐剧;演唱训练;舞蹈形体  一、声音持续与肢体延伸的配合  声音持续意味着情感的延续,这就需要演员做出与歌曲情感相对应的动作,如手臂向同一方向的扩展,后背的持续扩展,头部向某一个方向上持续移动等。这种舞蹈动作可
期刊
隐隐的月光穿透了云层均匀地洒向了地面,绿叶上晶莹的水珠轻轻滑过,湖面就像镜子一样澄澈,映照出了那一轮圆月,今夜,没有星星。  “中秋节吗?”老人佝偻着背却吃力地抬头望着月亮,“真漂亮,远方的亲人们,你们还好吗?”若隐若现的皎洁月光中,老人的脸如揉过的纸那样苍老。眼睛期待地望着远方,他的眼角有些湿润了。邻居们的家人接踵而来过团圆的节日,只有老人孤身一人,豆大般的泪珠落在绿叶上,他缓缓抬起手拭去,转过
期刊
“司马相如的赋”和“魏碑笔韵”对于有一定文学素养和书法常识的人来说,基本都是知道的。然而组合一下,探讨两者的相通之处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认知。毕竟一个是文学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任何学者都会称赞的名家的文学作品;另一个是对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时期书法风格创作感受的描述。两者之间虽没有过于直接和显现的联系,但通过深入研究探讨,逐渐发现再深层面二者的相通之处。  一、何为“司马相如的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