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司马相如的赋和魏碑笔韵的相通之处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相如的赋”和“魏碑笔韵”对于有一定文学素养和书法常识的人来说,基本都是知道的。然而组合一下,探讨两者的相通之处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认知。毕竟一个是文学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任何学者都会称赞的名家的文学作品;另一个是对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时期书法风格创作感受的描述。两者之间虽没有过于直接和显现的联系,但通过深入研究探讨,逐渐发现再深层面二者的相通之处。
  一、何为“司马相如的赋”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鲁迅先生也曾对司马相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汉代赋写的最好的人。从这也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司马相如的赋的高度赞扬。
  司马相如现流于后世的赋有《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司马相如的赋,并不是单纯的纪实,而是通过讲某个或是气势恢宏的故事,或是微不足道的故事,但都是用他特有的创作手法来展现他所要构架的故事篇章。他也不是一味的用一种手法,一种感情色彩来创作,而是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加上人物的特殊情感来创作带有当时这一时期风格的作品,同时能把读者带入故事情感之中。比如《子虚赋》中,司马相如构建了一个恢宏的框架,辞藻也是极尽华丽。而《美人赋》中又是细腻的手法在讲述。也就是不拘泥于传统,但也来源于传统。这一特点也能从他和卓文君两人的爱情故事中体现,源自传统,也要突破传统。推陈出新,创作属于他的一个时代。
  二、何为“魏碑笔韵”
  魏碑这一书法风格,也是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国家局势动乱,当时传统的士人文人南迁,加上北方战乱,基本和传统的文化走了分岔路。从书法角度来看,南方书法创新,秀丽的楷书和行书逐渐走上舞台。北方字体逐渐演变,加上当时北方政权的特殊要求,各种刻石开始出现,用途也多样,比如摩崖,造像,墓志铭等。虽然走向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秀美,在书写中力求变化创新,注重线条结构,书写感溢于表面;另一种是磅礴,流露出的是金石交错,每一个笔画都是刻凿出来的,由于是刀斧刻凿之迹,所以会有些简单直接,但其中变化丰富,不拘泥于一点一划之中。现代人深入学习魏碑时,不会去嫌弃它的不规整,而是从他的不规整中体悟其中蕴含的书写之感与书写之美,这种感受就是笔韵所带来的。
  何为笔韵,就是运用毛笔在进行临习与创作时,那种因为不掺杂其他念想,只是在体会书写之美,并且没有刻意的意味在字里,酣畅淋漓的书写后,自然流露出在单个字以及整篇作品之中的韵味,那就是笔韵了。那么魏碑笔韵,自然就是在书写魏碑时,能够感受到的那种韵味。那个时期的许多碑刻,正是有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当时好多负责刻石的匠人,大字不识一个,在收到雇主的文字后,单纯依靠自己或娴熟或生疏的刻石技巧,简直可以说是率真自然,没有顾虑,没想过自己怎么刻最符合雇主的心意,大众的审美。参差不齐的水平展现出每一块碑文上,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乃至全文之中。在后世之人品鉴每块碑上的文字后,用心去临习感悟,率性的写出自己的字。
  三、两者相通之处
  我之所以要研讨司马相如的赋和魏碑笔韵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二者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堪称国粹的经典,但由于不大符合现在的审美以及大众的认知逐渐减少,缺乏了对他们的关注,真正了解并且去研究两者之一的都很少,那么了解并且研究二者的更是少之又少了。两者存在于中国文学史和书法史上,地位都是超然的,毕竟它们的影响力都是至关重要的,魏碑是书法中的书体之一,赋这一文学形式也是文学中的代表之一。深入研究二者的相通之处,在单个了解司马相如的赋和魏碑笔韵二者的解释后,更加方便且有利于探讨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
  首先,司马相如的赋与魏碑笔韵都是当时的时代产物,各自的实际背景或许不尽相同,但在当时的时代下,应用都十分普遍。他们或许没有继续风靡至今,但赋在整个汉朝时期,魏碑书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满足文人以及当时民众的审美标准,所以在当时都很受欢迎。其次,二者的受众不是过于单一的某一类人某一群人,而是全民。司马相如的赋,不是只可以写给某些人,他可以写给皇亲国戚,可以写给普通民众,可以描述浩大的皇家狩猎之事,也可以讲述简单的儿女情长。无论多么冗杂的人或事,它都通过自己简短的篇幅来布景布局展开讲述,风格因所要描述的事情各异。至于魏碑,它亦如是,可以刻给皇亲国戚,可以刻给平民。魏碑笔韵可以透露出圆润或方正的线条韵味,可以透露出整块碑文整体的或恢弘复杂或简单明了的整体韵味。两者都不是只有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包罗的不只是单一的内容。最后,二者因为如今这个时代的发展,不再是一种主流的文化,所以了解他们的人越来越少。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去了解,开拓性的去学习,真正让这些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四、总结
  司馬相如的赋与魏碑笔韵二者的相通之处,探究之后会发现两者本无太大联系,但在内部本源上,总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我将赋这一文学形式联系到了自己的书法学习,从而走上一种新的审美。这也有助于我们今后的书法以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要单纯的学习表面东西,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去思考,并且能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散联系到其他领域,从而达到一种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读《罗丹艺术论》嘱词部分时,因为其中用词的精简和抽象,我未能完全理解罗丹所要表达的要义,看得云里雾里。而通过对后文的阅读,则越发察觉到嘱词的发人深省,再回头重新拜读这篇嘱词时,更是感受到了《罗丹艺术论》所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罗丹一生对艺术的理解都被涵盖在这本书内,而嘱词则是涵盖了整本书的内容,本文将就嘱文结合书本正文以及罗丹生平来试析罗丹的美学思想,以及《罗丹艺术论》的深远价值。  关
期刊
摘 要:法家的思想核心在于“法治”即依法治国。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具体环境的改变,遵循人们的认知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制定和修改法律。同时,他还提出“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思想,统治者也不能随意制定和修改法律,都体现了法家的公平、公正原则。本文笔者将就先秦法家的治国思想谈谈我的想法。  关键词:先秦;法家;治国  一、先秦法家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与发
期刊
摘 要:董其昌是明代晚期的山水画大家,明末到清代数百年的绘画一直被董其昌的绘画深刻影响,这离不开董其昌绘画理和画论。现阶段对董其昌绘画研究主要在其绘画风格和绘画思想两方面。绘画风格上他以摩古为宗,主张画求柔润的艺术特色;画学思想是其独特的以“禅宗”思想入画,并把唐以来的山水画分为“南北宗”。  关键词:董其昌;山水画;南北宗  董其昌作为明末至清的画坛领袖,他的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他毕生对山水
期刊
摘 要:本文在了解我国钢琴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对钢琴作品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钢琴作品《夕阳箫鼓》蕴含的民族元素,并了解其展现出的演奏方法,以此为演奏者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钢琴作品;《夕阳箫鼓》;民族特点;演奏  《夕阳箫鼓》作为我国古代琵琶曲文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黎英海在改编过程中保留原本曲调的同时,融入了更多中国特色民族元素,并成为当前钢琴改编曲的代表作之
期刊
摘 要:被世代传承到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技艺(民间传统手工匠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几乎都渐渐陷入濒临消亡甚至灭绝的境地。对于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施以“传承促保护”的手段,便成为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必然之举。在今天,我们在抢救性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在全面发现、挖掘、搜集项目的基础上,每个项目都应借助多种记录介质、先进记录设备和
期刊
摘 要: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要求艺术家通过自身的思想情感、审美倾向和明晰的创作动机来创造出一个鲜活的艺术作品。这个“孕与内、形于外”艺术创作过程也是指艺术家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对生活的认识,在脑海中营造带有艺术家特有的审美情趣的艺术形象,并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因此,各种艺术门类的创作活动,无不反映出艺术创作活动的特殊性,归于艺术门类中的艺术设计也有
期刊
摘 要: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自古以来就是被众家探讨的问题。中国画的艺术要立足于当下,并且要客观的对待经济全球化给艺术带来的影响。没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所以艺术理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  关键词:中国画;范宽;民族性和世界性  一、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如果要论述中国画中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艺术的民族性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即具象又抽象的概念,其具
期刊
摘 要:郑珍不仅是杰出的诗词家,而且是贵州本土卓越的绘画大家。他的绘画兼收并蓄,糅合百家之所长,不断探索,丰富自己的绘画表现技法。他的绘画风格一方面追求大自然的烟岚静逸之气,另一方面以现实生活为蓝本来表达自身感受。郑珍绘画留存至今的作品凤毛麟角,其中《影山草堂图》与《爪雪山樊图》是其绘画的经典之作。《影山草堂图》是通过想象之景来传达郑珍超脱思想,《爪雪山樊图》是以事实场景为依托,来表达当时的下层百
期刊
摘 要:众多周知,音乐剧演唱训练应与舞蹈形体充分结合,为此就要找到二者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演员声音与肢体的协调性、声音的持续能力,以此不断增强音乐剧演员的表演能力。  关键词:音乐剧;演唱训练;舞蹈形体  一、声音持续与肢体延伸的配合  声音持续意味着情感的延续,这就需要演员做出与歌曲情感相对应的动作,如手臂向同一方向的扩展,后背的持续扩展,头部向某一个方向上持续移动等。这种舞蹈动作可
期刊
隐隐的月光穿透了云层均匀地洒向了地面,绿叶上晶莹的水珠轻轻滑过,湖面就像镜子一样澄澈,映照出了那一轮圆月,今夜,没有星星。  “中秋节吗?”老人佝偻着背却吃力地抬头望着月亮,“真漂亮,远方的亲人们,你们还好吗?”若隐若现的皎洁月光中,老人的脸如揉过的纸那样苍老。眼睛期待地望着远方,他的眼角有些湿润了。邻居们的家人接踵而来过团圆的节日,只有老人孤身一人,豆大般的泪珠落在绿叶上,他缓缓抬起手拭去,转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