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单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通过无规律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院半年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高(P<0.05)。心理状况: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院半年后,观察组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099-03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气候、饮食习惯、感染以及吸烟史等存在密切关系,以反复咳嗽和咳痰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发病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持续加重[1]。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大多以祛痰平喘药物为主,同时加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在治疗期间予以适当的健康指导以防止疾病复发[2]。通常患者只要坚持遵医嘱用药,其病情均可较好控制,但多数患者在症状消失出院后可能会擅自停药,加之缺乏有效的健康指导,存在较大的复发风险,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相应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3]。为此,本次研究将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单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无规律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60~79岁,平均(68.85±3.62)岁;病程3~10年,平均(6.13±1.54)年。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60~78岁,平均(68.81±3.64)岁;病程:2~10年,平均(6.10±1.56)年。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相关诊断标准[4]的患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③精神状态良好,可以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④具备院外随访条件的本地患者;⑤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明显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④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⑤无法配合随访的患者;⑥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用药指导、健康指导、功能锻炼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进行充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明确院外护理重点,注意方案需要结合患者意愿。②健康宣教:在患者出院前1天,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详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控制措施,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告知遵医嘱用药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肺功能锻炼,例如腹式呼吸、吹气球以及缩唇式呼吸等。③心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针对患者的心理顾虑予以针对性疏通开解,使患者重新树立出院后的康复信念,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出院后的自护自理能力。④医患双向沟通渠道的建立: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要将医院相关负责人员的联系方式详细告知患者,同时记录患者本人以及家属的联系方式,以确保双方能够保持良好的动态沟通渠道,方便患者出院后能够随时联系医护人员。⑤随访: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微信、QQ随访以及上门随访等,以充分掌握患者的院外健康状况,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院外自我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⑥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关注医院的公众号,一方面在公众号中定期推送关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文章或视频讲解资料等,另一方面可以让患者在公众号中留言,医院在每天上午10:00~11:00,下午3:00~4:00集中回复患者留言。⑦在随访期间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同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到患者,并且对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对于遵医嘱行为差的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其对疾病康复的危害性,以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对于心理状况不佳的患者需要及时根据心理问题症结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1.4  观察指标
  (1)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的生活質量,量表从4个维度(生理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评估,每个维度评分0~9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理想。(2)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量表各包含20个评分项目,满分60分,采用四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负性心理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分析本次研究数据,组间正态数据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时以及出院半年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时生理功能、物質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出院时以及出院半年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时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特点为起病缓慢、病程漫长以及容易反复发作等,该病的发生和有害气体的吸入、感染以及饮食习惯等均存在一定关系,发病率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咳嗽以及咳痰等。由于本病好发于老年群体,而大部分老年患者通常会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基础性慢性病,因此会进一步增加其临床治疗难度。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其治疗原则为改善呼吸功能以及控制感染,从而控制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但大部分患者会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便擅自停止服药或者少服漏服,遵医嘱行为极差,进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影响预后,因此目前有学者[6]主张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延续性护理是指将患者的护理由院内转移至院外,该护理模式的开展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断层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使得患者即使出院后也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7]。既往相关研究[8]指出,延续性护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其院外遵医行为,还可以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院半年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明显更高(P<0.05),和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中的良好优势。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况。主要由于延续性护理可以通过电话随访、微信、QQ随访以及上门随访等方式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变化,对于心理状况欠佳的患者可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且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改善其不良心理。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红,唐勇,胡斌.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37-39.
  [2]祁金英.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3):218-220.
  [3]朱丽敏,胡英芳,沈文娟.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1):45-47.
  [4]马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148-149.
  [5]朱璐晔.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6):61-62.
  [6]成康康,赵艳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4):140.
  [7]孔红梅.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3):240-242.
  [8]孟金凤.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2662-266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全麻手术患者70例,观察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情况。结果:耳鼻喉手术躁动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胸外科手术、乳腺手术、妇科手术、骨科手术、腹部手术;疼痛是导致麻醉复苏期患者躁动主要因素,其次为尿道插管、心理刺激、制动不当及其他因素。结论:诱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的主要因素为疼痛、尿道插管等,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术后是否镇痛及应用催醒药等也可是诱发患者躁动的原因。
目的:分析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急诊科行清创缝合患者3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清创缝合术的急诊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患病数多、病死率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有效的肺康复能缓解或阻止患者肺功能下降。近年来,针对稳定期COPD患者,传统的单药物治疗,远不能满足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状态的需求。运动训练作为稳定期COPD肺康复治疗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在COPD的治疗领域已获得认可,效果理想,有推广应用价值。
摘 要:目的 探讨经皮注射黄体酮后不同时间段引起的皮下脂膜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20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黄体酮注射保胎治疗后产生脂膜炎反应的62例患者临床及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分析其声像图与就诊时间的演变关系。将上述患者的脂膜炎超声声像图类型分为高回声为主的结节硬化型、以无回声为主的液化型以及以强回声为主的钙化型,并按照不同检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就“百年党史与新时代林业草原现代化建设”向各界征稿。论文要求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与林业草原领域有关问题为主题,重点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林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文章注重学术性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本文介绍了邓悦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经验。邓悦教授认为气虚血瘀证是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型,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的治则是益气化瘀。气虚、血瘀、水停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病机。心衰病气虚血瘀证的病因复杂,可以受先天禀赋、七情六淫、劳倦过度、饮食失节、药物不当等因素影响。心气不足所致气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
采用四站时差定位算法,能够唯一确定辐射源目标的位置信息。除了时间测量误差、站址误差外,布站方式也是直接影响时差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的方法,研究布站方式对四站时差定位精度的影响,对工程应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摘 要:目的 探讨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完成疼痛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传统护理模式)和循证护理组(传统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认同度、术后疼痛程度以及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住院费用、住院时
摘 要:目的 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与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沈阳市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8例患者,将患者根据单双数字分组,每组49例。单数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双数为观察组,行产后综合康复护理。以统计学对产妇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状况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 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及心理状态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4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40例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