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狮心王”的城堡和血色掩藏的记忆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恩施泰恩小镇上有一座外墙呈蓝色的教堂,教堂背后的山坡上,一处中世纪城堡废墟清晰可见,那就是囚禁“狮心王”理查一世的城堡。
  风景掩映下的瓦豪河谷,竟然藏有血色记忆——纳粹瓦豪集中营。在这里,囚徒遭到肆意屠杀,有纹身者的皮被剥下来,当做艺术品收藏。
  瓦豪河谷种植葡萄的历史堪称悠久,其出品的精美葡萄酒畅销国内外,在中国的餐桌上,就常常能见到瓦豪葡萄酒。
  在世界音乐圣地维也纳,每年的新年音乐会都有一首圆舞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那就是《蓝色多瑙河》——这条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就像一曲华丽的乐章,流经10个国家,当多瑙河流经奥地利境内的梅尔克镇与克莱姆斯镇时,形成了一段长约30公里的河谷:瓦豪河谷。
  作为多瑙河河谷的分支,瓦豪河谷风景秀丽,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岸边的古堡、教堂、民居,全都散发出浓郁的中世纪风格。两万多年前,远古先民就被这里温和宜人的气候所吸引,在此繁衍生息;4000余年前,欧洲人的祖先凯尔特人也曾定居这里,留下说不完的故事和传说;2000多年前,罗马帝国横扫欧洲大陆,河谷宁静的生活从此陷入峥嵘的岁月,留下无数的传奇和回忆……
  中世纪风情的修道院和古堡
  被羁的“狮心王”在此成名
  乘坐游轮徜徉在瓦豪河谷,多瑙河闪着点点粼光,缓缓向东方流淌而去,在河岸边并不算高的山坡上,随处可见民居、古堡废墟和修道院,一股浓郁的中世纪古典风情扑面而来。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南部,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中欧和东南欧的拓居移民和政治变革方面,多瑙河都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两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帝国之间的疆界;而其水道却充当了各国间的商业通衢。图为多瑙河沿岸城市风光。

  曾经统治奥地利的巴本堡家族,定都维也纳之前就居住在河谷内的梅尔克小镇,而与巴本堡家族有着密切联系的梅尔克修道院,也位于这座小镇上——最初,这里是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二世的行宫,直到1089年,利奥波德二世才把这座宫殿转赠给当地的天主教本笃修会,随后被改建成修道院。
  在混乱而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大陆战火纷飞,无数珍贵的历史建筑都被付之一炬,而在经历了宗教战争、土耳其入侵等种种劫难后,梅尔克修道院能幸存下来,实属不易。目前的修道院主体建筑堪称巴洛克建筑的杰作,是由奥地利建筑大师雅各布·普兰陶尔在1702年重新建造的。因为修道院内保存着大量的宗教文物和各种古本典籍,所以成为了当地著名的博物馆,深得学者们的重视。
  如果说梅尔克小镇因为梅尔克修道院而出名,那么在离梅尔克不远的另一个小镇——杜恩施泰恩小镇,则是因为英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狮心王”而为人所熟知。杜恩施泰恩小镇是瓦豪河谷的精华所在,这里矗立着华美的建筑、颓败的城堡以及大片的葡萄园,让人过目难忘。镇上那座外墙呈蓝色的教堂,曾作为背景出现在电影《茜茜公主》里。教堂背后的山坡上,一处中世纪城堡的废墟清晰可见,那就是曾经囚禁“狮心王”理查一世的城堡。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失败后,乔装归国的理查一世在途经奥地利时被人识破伪装而抓扣起来,当时的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下令,将其关押在杜恩施泰恩的古堡之中。随后,为了向神圣罗马帝国示好,利奥波德五世将理查献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六世。亨利六世对这位纵横欧洲的骑士王忌惮已久,在理查被关押期间,亨利六世竟然将一头狮子关进了他的房间,想让狮子吃掉他,没想到他却奋起神威,抢先一步杀死了狮子,并挖出了狮子的心脏生吞而下——“狮心王”的名号因此传扬开来。后来,亨利六世见狮子也不能杀死理查,恐惧于“狮心王”的威名,最终答应理查的母后艾琳娜的条件,让英国用15万英镑的巨额赎金赎回了“狮心王”理查……
  
瓦豪河谷景致旖旎秀丽,是奥地利最具吸引力的观光胜地。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依山傍水的瓦豪河谷完整地保存了自史前时期演化至今仍然清晰可见的痕迹,包括建筑(修道院、城堡和遗址)、城市规划(城镇和乡村)以及主要用于葡萄种植的农业设施等。

  瓦豪集中营
  风景掩藏的血色记忆
  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徜徉在瓦豪河谷的美景之中:两岸的小镇平静而安详,蓝天白云下面,一座座古堡、村落静静伫立;河边繁花似锦,篱笆和院墙上覆盖着四季常青的藤蔓,显得生机勃勃……
  面对这样一个堪称“世外桃源”的地方,恐怕谁都不会相信,在它祥和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触目惊心的岁月,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70多年前,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下令在奥地利境内修建了40多所集中营,当时的瓦豪河谷也没有逃过纳粹的魔爪——他们在这条风景如画的河谷中,竟然也修建了地狱般的瓦豪集中营。
  瓦豪集中营于1942年建成,关押着两万多人,到1945年初,关押人数激增到5万人。当初被关押在这里的人,最多的是苏军战士,也有其他国家的盟军战士、德国国内的反纳粹人士,以及犹太人。他们在这里被迫从事繁重的苦役——在集中营北侧的悬崖峭壁之下,有一个采石场,一条孤零零的石梯从采石场直通崖顶,至少数百级,为了搬运石材,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这条石梯上。幸存者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恶魔张着血盆大口,嚣张地狂笑;活着的人眼含泪水,绝望得不知所措;死去的人被抽骨扒筋,挫骨扬灰,永世不得安息。”至今,站在石梯下抬头看去,仿佛还能看见那些瘦骨嶙峋的劳工,在纳粹挥舞的长鞭下艰难地攀爬……”   最为恐怖的,当属集中营内专门用来杀人的毒气室。毒气室的顶部装着淋浴喷头,看上去就像是供人洗澡的淋浴室,犯人们被驱赶进去之后,还以为是纳粹让他们洗澡,没想到喷头喷出的却是致命的毒气,成百上千的人就这样在抽搐和痉挛中痛苦地死去,然后这些尸体会被送到毒气室旁边的小房间做分解处理,尸体上的金牙、戒指及其他首饰,统统被扒下来没收;有纹身的尸体则会被剥皮,然后被拿去制成艺术品。一位参加过解放集中营行动的美国老兵回忆:“囚徒们大批死亡,尸体堆在焚尸炉外还没有来得及焚化,幸存的人们个个皮包骨头,无法走路,奄奄一息……我从未见过这样惨绝人寰的情景,这简直就是地狱!”
  在集中营两排大房子中间,有一道铁门,门上有牌子写着“万人坑”。一进门,一片绿茵映入眼帘,或有零星的白色墓碑点缀其间——当年的死难者就被埋葬在这里。偶尔有风吹过绿地中央的那棵巨大柳树,枝桠沙沙作响,四周更显静谧,仿佛是冤死的亡魂在轻声哭泣、诉说……
  为了让后人铭记那段血色的岁月,集中营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辟为揭露纳粹血腥政策的博物馆。
  
  
瓦豪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河岸风光:如画的村落、予人深刻印象的修道院、充满浪漫色彩的城堡废墟,还有种满优质葡萄、郁郁葱葱的小山。这里的建筑、居住区和土地的耕种形式,虽然随着岁月逐渐发展演变,但依旧保存了基本的中世纪风貌,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瓦豪葡萄酒传奇
  从施皮茨到“千桶山”
  历史上,在中欧和东南欧的政治舞台上,多瑙河曾经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排列在它的两岸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各个帝国之间的疆界,宽阔的水道,充当了各国间的商业运输路线,直到21世纪,它依然是国际贸易大动脉。
  
  
梅尔克位于瓦豪河谷的上游,是个具有典雅文艺复兴气息的小镇,也是大多数游客选择游览多瑙河的起点。走在小镇上随处抬头,便可望见山丘上的梅尔克修道院。梅尔克修道院高居山顶,俯瞰多瑙河,其外墙为黄白相间的颜色,有一种调和过的逸静之美。

  一直以来,在往来于多瑙河的贸易物品中,葡萄酒一直位居主要货物之列,这种商品造就了无数成功的传奇,而瓦豪河谷,正是多瑙河沿岸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瓦豪河谷种植葡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凯尔特人时代,在当年凯尔特人繁衍的中心区域,有着如今瓦豪河谷颇具名气的葡萄酒小镇——施皮茨。施皮茨有座小山丘,山丘上大片的葡萄园连绵不绝,酒农们每年可收获上千桶精美的葡萄酒,因此当地人亲切地称呼它为“千桶山”。
  要种植极品的葡萄需要天时地利,而瓦豪河谷的土壤非常适合葡萄生长。在这里,口感细腻、优雅的干性雷司令葡萄和绿维特利纳葡萄生长得枝繁叶茂,同时当地的气候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来自西部大西洋的气流,和温暖的潘诺尼亚气流,在瓦豪相互交错,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昼热夜冷的极端温差,让葡萄拥有了很好的生理成熟度,不管是在较为凉爽的施皮茨地区,还是在较为温暖的莱本堡地区,所产出的葡萄都具有细致、精准的芳香味道,所以瓦豪的葡萄酒农们可以酿造出浓度更高,味道更为醇香的葡萄酒。
  为了更加便利地推销葡萄酒,瓦豪葡萄酒农们自创了一套名为“Vinea Wachau”的法典,在法典当中,他们将不甜的葡萄酒根据天然酒精含量分为三大类:酒精含量达11.5%,具有气味芳香、酒体轻盈等特点的,被称“Steinfeder”;酒精含量介于11.5~12.5%的,则被称作“Federspiel”,这也是是瓦豪所产葡萄酒中最常见的类型;最后一种晚收、浓烈的不甜葡萄酒则被称为“Smaragd”。如今,瓦豪葡萄酒除了是奥地利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酒,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即使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也能频频看见它的身影。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一再地被提起。话语是个体存在的证明,在课堂上拥有话语权,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具体体现。陶行知先生在其民主教育思想中提出了“还学生课堂话语权”的建议。所以,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在民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立足学生的主体性,探索还给学生话语权的策略。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对还给小学生话语权的策略
左页图,距翅麦鸡正在保卫自己的家,但黄牛们对此置若罔闻,只认真低头吃草。右页图从上往下分别是距翅麦鸡,以及鸟儿与牛和谐相处的照片。  云南西部属于横断山脉的西南端,是高黎贡山南延支系构成的山区地形。境内低山与宽谷盆地交错相间,巨大的海拔差使其生物多样性格外丰富,其中鳥类资源就几乎占到了全国一半,仅在云南西部的盈江县发现和记录的鸟类就多达550余种,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所以盈江被称为“中国鸟类博物馆”
在地理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方块山”,是指山顶平坦如桌面、周身壁立千仞的山体。南非开普敦地区的“桌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一,桌山长年乱云飞渡,拥有“上帝餐桌”的美誉。站在海拔1087米的桌山峰顶,向内可俯瞰开普敦的城市轮廓,向外可看到南非著名港口桌湾大气磅礴的海上奇景。  南非桌山尽管名动一时,但却在2018年5月,随着比它更大更美的桌山——中国四川瓦屋山的全面开放,被暂且放在一边。  瓦屋
暖泉驿原本没有温泉,自从文成公主到来后,泡温泉、饮温泉水的习惯就一直传承了下来,“要身健,去温泉”的观念深入人心。  “黄河源第一桥”的名头,不仅属于眼前这座现代大桥,也属于1300多年前那座藏族同胞用身体搭建起来的“人桥”。  河源人的放牧生活十分艰苦,往往是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就只有一个人、一群牛羊,放牧者还要面对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甚至要和狼群搏斗……  依依不舍地泪别日月山,青海湖逐渐远去,文
“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盅”——鸟鼠山品字泉作为曾经的渭河源,现在已经干涸。时越千年,现在渭河源到底在哪里?  “泾渭分明”是关于渭河最著名的成语,而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这个疑问,曾让古人纠结了上千年。  榜沙河、沣河、黑河、灞河……渭河究竟接纳了多少条支流?或者说,秦川八百里由多少条河流组成?你能数得清吗?  为了寻找渭河源头,考察队携一辆挂了加力的猎豹牌越野车,在甘肃省渭源县的
2020年,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发生第四次大规模的珊瑚白化现象。近几年来,珊瑚礁白化频率变得越来越高。所谓珊瑚礁白化,是由于珊瑚失去体内共生的虫黄藻或虫黄藻体内色素丧失,而导致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虫黄藻与珊瑚互利共生,如果海水水温超过一定范围,虫黄藻会离开宿主珊瑚;珊瑚失去主要营养来源,只剩下苍白的碳酸钙骨骼,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也会大大降低。若白化珊瑚长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将不可避免地大面积死亡
科托尔位于黑山共和国,地处巴尔干半岛西侧,隔着亚得里亚海,可以和西边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相对而望。由于面朝开阔海岸,身后又被群山环围,科托尔天然就具备了成为优良海港的地理条件,因此很早的时候,科托尔就被人类发现、定居,后来逐渐发展为城镇。  作为亚得里亚海岸重要的港口,科托尔有着自身灿烂而独特的文明,不仅峡湾风光旖旎,而且拥有欧洲最完整的长城和中世纪风貌最完整的古城……科托尔峡湾与要塞欧洲最完整的
如今,斛氏主要分布在甘肃、山西等地区。图为斛律光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邓家庄斛冢村,这里也是斛氏后人寻根访祖的重要地点。  尽管斛(hú)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目前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却未列入百家姓前3000位,在中国台湾也无记载——鲜为人知的是,数百年前的斛姓人是洛阳与朔州地区的名门望族,影响比现在要大很多。  秦朝时,李斯用装量粮食、酒的器具——斛为名,设置了一个官职“斛者”,
但凡敢在渡口当筏工的人,无一不是劈风斩浪的好手,他们趴在筏上,以手划水,以脚当舵,似乎全然不把浪高水急的大河放在眼里。  勒巴沟就是一座庞大的经石博物馆,闪烁着汉藏石刻艺术珠联璧合的灿烂光辉,因此在当地藏民心中,勒巴沟就是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智慧之沟”。  文成公主留下的遗迹,都被抹上酥油,黏上羊毛,放上石子——这是藏族祝福仪式的最高礼节,常有藏民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跪拜,祈求公主保佑。  翻越雄伟的
左页下图为山西洪洞水神庙中的壁画《祈雨图》;右页上图为梅莹所作的一幅国画《龙王祈雨图》,下图为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雨中耕作图》。  一说起祈雨,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与虎力大仙斗法的场景就会浮现在眼前:青衣小童、和尚道士,手持令牌,口念“急急如律令”。古代所有的祈雨都是这种形式?那可不一定。种类繁多的祭品和仪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翻新,层出不穷。  早在商时代,就有了“焚巫尪”与“作土龙”的祈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