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模式变革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顺应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势在必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重视学生的互助合作、自主探究意识。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竭力围绕建构高效特色课堂而努力。
  关键词:互助合作;自主探究;激发兴趣;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5-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doj:10.3969/j.issn.1008-0546.2010.05.016
  
  传统课堂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考试而教的课堂。特点是:题海战术,支离破碎。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组织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是为了考试。“考点”决定课堂教学中的“教点”和“学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是要把考试可能考到的内容教到位。因此。课堂设计没有了整体感,显得很零碎。第二种类型: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教的课堂。特点是:缺乏情趣,效率不高。当前。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处于这个层次上。本来,加强“双基”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致力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们的老师把目光仅仅只盯在知识和能力上。他们把学生当成“容器”,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太窄的空间,太少的自由。因此,在这样的课堂里常常是缺乏情趣。缺乏生机,学生学得很累,而教学的效果却并不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高效特色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经过自己长期教学实践。逐步形成“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它的特点是: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的:“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①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它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②利用图片: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的主题。③学生演讲: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演讲稿,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④介绍背景:如果课文是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⑤进行实验,实验是理科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管什么年龄的学生,做实验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例如讲到苯的结构时我们可以凯库勒苦思冥想最后做梦发现苯结构的故事,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而且在后继的教学中也可以用于科学品质的教育。再如讲卤代烃时首先向学生展示精彩的足球比赛,然后运动员受伤倒地。医生向受伤部位喷一种药品,这时噶然而止。教师借此设疑。大家知道刚才喷什么物质吗?学完本节课你就明白了,这时学生对此充满好奇,注意力高度集中,总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二、建构和谐气氛营造民主氛围
  
  通过第一个环节,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调动起来。但是大多数学生由于害怕我们而不愿主动发言。这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做怪。老师难以拉下面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也难以和谐。不民主不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的是学生思维的压抑,唯老师是从,这也是为什么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我们的一举一动,教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新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地位也要实现一个转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其次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J隋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纯正、地道、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答对问题时,要说:“非常好,谢谢。”学生说错了。要说:“再考虑一下,没关系。”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表扬和鼓励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长盛不衰的一剂良药。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其思维的动机,并不局限于引入新课,而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当然每一节课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始终高度集中,这样就要求我们轻重有别。创设问题有一定的梯度,要围绕重难点突破设计,通常无关紧要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阅读,重难点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或化繁为简或化深奥为通俗,层层深入。例如讲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①观察你面前的金属钠保存在哪里?
  ②煤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③钠放在煤油中说明钠能否置换烃中的氢?
  ④钠与水反应现象如何?
  ⑤乙醇与钠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何种气体?如何验证?
  ⑥该反应和水与钠的反应比较,哪个更剧烈一些?这说明什么问题?
  该反应乙醇分子中断裂了哪一条键?
  在讲乙醇的催化氧化时设计以下问题:
  ①将你面前的铜丝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后观察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将加热后铜丝插入乙醇溶液铜丝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铜丝由黑到光亮的红色说明什么问题?
  ④你再闻一闻乙醇气味是否发生变化?
  ⑤该反应化学键断裂位置在哪里?
  是否所有的醇都能催化氧化?它有何规律?
  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实验。通过亲自实验,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会逐步得出结论。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走向教材。学生因人而异,各自不同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也有不同思维方式。因此先安排个别探究,让他们自由的开放的去阅读观察探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也为小组讨论奠定基础。此阶段每个学生对自己已学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将尚未理解的问题逐项列出。以待与 他人合作解决。
  
  四、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活动前,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合理进行小组分工,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要选出小组组长,在大家意见无法统一时进行协调。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师生之间的活动,而是生生之间的交流。交流的内容往往更生活化、社会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化学与生活中,关注营养平衡、合理选择饮食、正确使用药物、保护生存环境等内容时,这些活动的内容生动有趣,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学生参与时十分投入。同时,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所学的内容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知识,而是可以被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的活生生的东西。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的是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即学习了知识,又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五、师生互动交流内化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形成共识,由小组指定一名学生归纳整理,对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组间交流会上提出供各组讨论,在集体讨论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认识。会有许多相异的思维;这种讨论需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畅所欲言将思维转化为语言,把个人发现转化为全班共同财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针对共有的难点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点拨,组内合作、组间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和信任,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更有责任心的学习方式:引发学生在学习内容或技能、态度、方法上富有意义的个人交往和学习: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判断能力和洞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无拘无束地分享彼此的思想和观点。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和教法,掌握有效开展小组活动的技能。善于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要把小组活动作为—个长远的目标来实施,把行为目标和过程目标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研究、改进和提高,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评比,使学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组的活动情况,做好“监督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交流时,尽量做一位普通的“倾听者”,不要打断学生。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但在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提醒,保证活动的方向。在小组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使活动顺利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活跃起来。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在小组活动结束时。教师要给予总结和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讨论的过程、气氛和结果。各小组要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评价有助于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以后的活动奠定更好的基础。还可以弥补书面考试评价的片面性。
  
  六、归纳总结训练提高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内化基本知识也在学生的大脑中初步形成。但怎样把知识联系起来。这时需对知识归纳总结。其形式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哪些知识,对总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矫正补充,然后教师再针对重难点问题给出总结。最后用多媒体投影出总结内容和习题,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提高,这样就加深了知识的理解。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学生、教材、课堂教学环境等诸要素的信息互动过程,“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自主探究到学生互助合作,以及师生的交流合作都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个体独立探索,更有助于学生互助合作,用集体智慧燃起创新的火花。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动态性、阶段性,对跟踪审计的含义、必要性及跟踪审计在各阶段审计工作的重点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提高高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矿物加工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独立开展工作和强化动手能力等素质为目标。所以实践教学对专业建设十分重要。文章对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正>近日,本刊对2008年通讯员、作者进行了评选,共评出8名优秀通讯员和52名作者积极分子,具体名单如下。在此,本刊对这些获奖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公开表彰。如有单位地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农村化学实验教学却依然停滞不前,化学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非常令人担忧,实验教学已经跌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实验教学已经严重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字:农村化学教师;提高;不规范;实验操作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8-0047-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8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1-0026-01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11.014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目标方面,不仅要求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双基”教育,对情感领域的教育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情感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下面就本人工作五年的体会谈
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能模拟分子立体结构、化学反应历程,并且能增加教学容量和教学信息量。指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为提高教学效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N-乙基邻对甲苯磺酰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晌,固化度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大港滩海油田大多数油井原油的沥青质-胶质和蜡的含量都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方面的问题由于结蜡,产量不稳定,原油黏度大,用通常的采油技术工艺无法生产地层堵塞,产量逐渐下降,甚
多媒体技术在立体有机化学教学中能够形象、直观地描述立体化学反应及机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全面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推动教学研究,江苏省五严禁令催生教学规范。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关心的话题。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适当利用点拨技巧,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要充分展示应变能力,实现教学机智;要强化化学课堂教学的激励措施,培养学生轻松自信的心境和进取创新的热情;要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热情、发展学科渗透思想。化学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