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是施工企业降低投资,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查和复核,可及时矫正工作中存在问题,达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应建筑行业的市场化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地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力度,提高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审核过程中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并加强对工程重点环节的审核力度。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
  1、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当中,往往会存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的问题。通过虚设工程项目、假借联系单据、多计算基建工程的施工工程量、反复计算工程量等方式来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从而获取额外利益。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般还通过以次充好、调涨不调跌、偷工减料等方式来虚报施工材料的价格,这也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在当前社会中,坍塌的桥梁、房屋等建筑工程大都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所造成的。
  2、 另一个在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施工图与实际竣工图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往往为了满足部分业主的需求、需要适时改动竣工图。但是由于施工图与竣工图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使得建筑工程实际决算与工程费用存在一定出入,从而造成建筑工程的损失。
  3、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曲解合同内容、技术与商务标脱离等亦是当前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往往在工程施工时,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建筑工程的合同。对施工工期、价差造价、计费标准等内容常常蒙混过关,继而直接造成了建筑工程竣工后整体造价的上涨。并且在建筑工程造价时,往往有施工单位将不属于工程费用的技术措施费用列入造价单中,从而抬高工程费用。由于业主往往对建筑工程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全面,一定程度上使业主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措施
  1、 工程预结算审核原则与实际相结合
  要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要需要深入的学习和了解预结算审核的原则,在进行预结算审核过程中有机结合审核原则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详细分析和了解工程施工图纸,确保计算的工程量与招标书中的情况一致。在审核过程还需要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情况下,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提高合同管理质量,加强中期付款审核控制力度
  在审核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时,要重视工程合同,确保付款节点、付款比例以及付款方式符合合同规定。在审核中期的付款过程,还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的管理力度。为了确保工程中期付款审核的效率,在起草和签订合同的过程需要深入斟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虑,确保工程合同中条款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3、了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工程量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要保证工程量计算工作的准确可靠, 只有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有充分了解才能够实现。施工单位编排的决定计算, 很多情况下都是要计算一些重复交叉并且有相对隐蔽的多算工程量。例如计算土建工程结构图时, 要关注的地方包括梁柱交接部位, 需要将梁计算到柱的侧面部位, 当发生主梁和次梁相交接时, 需要将次梁算到主梁的侧面。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 很多的工程预结算工作人员, 计算的过程中依据的准则都是梁柱的结构尺寸, 并没有看到两者交接地方的位置需要扣除计算范围, 这样会增加实际工作量, 提升工程造价。假设在核查的过程中, 预结算核查工作人员同样不了解计算规则的话, 就会认为这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也就难以发现真正的核查工作内容了。
  4、紧抓大项目,时刻把握住小细节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每个细节都与资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在某个细节或环节出现疏忽,就会造成资金的流失。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工作人员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紧抓大项目计算的同时,也不能疏忽小项目的计算。
  5、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查力度
  合理审核造价施工图是建筑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凭证,把施工图严格落实到实物上,需要大量的工作,每项工作都要付出100%努力。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造价的高低。例如,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大型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等。施工组织设计的不一样,造价也就不相同。设计机构通常是按常规设计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监理、施工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筛选最优化的方案,合理选用先进的设备和器材,追求效益最大化。施工过程中引入新材料或新技术,必须经建设企业和监理企业作进一步的评估后才能实施,施工企业按性价比最优化的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与常规算法肯定有一定的出入。作为审核工作人员,不单要认真熟悉、理解图纸,认真核对各项预算指标,在允许调整定额标准的情况下,合理确定造价,还要与施工方案结合起来,按常规施工工艺计价。然后两者对照一下,仔细研究、分析,属于施工企业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或加快进度而采用的手段,差料数量不给予支付;屬于客观自然环境条件因素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水文、气象造成无法按原施工方法施工的,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协商后方给予认可。
  6、深入现场及时搜集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很多的与外部协调的工作,为了能够保障审核查证事实更加有说服力度,真实有效。作为审核人员一定要深入到施工场地获得最原始的真实的证明资料,作为进行深入审核查证的依据。除非有设计变更或其它变更,在施工合同承包范围内或建筑行业定额或者相关文件有规定的项目范围内,不能够另外签订合同及补充协议。当设计改变的内容、量、项目、因素、结构等非常明确的情况下,其变更价格款项的结算方法、单个价格确定发、承包方可以依据合同及相关文件规定商议确定。对于有些特别重要的施工现场性状的改变,还应该在第一时间拍摄照片或者拍摄视频,以此来保证原始材料真实可靠。尤其是对于新兴技能、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等没有数据库的资料可查的,一定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到工地中考察,以便进一步保障审查的准确。
  7、 加强审核工作人才的储备工作
  人才是完成好任何一项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当然,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更何况,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融合了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条件。与此同时,这份工作也十分的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如果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也就难以确保审核的质量水平。特别是审核预结算这项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准还有一定的要求,这也就愈加突出了合格人才的储备工作的重要性。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技术性的经济工作,其虽然有技巧,但是还应该要运用正确工作方法与丰富的专业知识进行辅助,帮助委托方尽量降低成本,提高工程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丽.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出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18(4):143-144.
  [2]凌.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0):34-35.
  [3]张延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改革与开放,2011(12):68.
其他文献
Metal nanosheets with ultrathin layer of metal atoms represent relatively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fast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1-2].Besides,metal nanosheets are considered to expose abundant active sites,thereby exhibiting significant advantages [
期刊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具有结构多样、活性优良等优点,临床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微生物药物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了微生物种质资源利用、优良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菌株工程化改造、新型微生物药物创制等技术趋势,助力我国破解产业瓶颈、加速产业升级。我国现代微生物药物产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资源和技术基础,但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针对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建立统筹创新的微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加强微生物药物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研发、构建战略性人才引育系统、形成体系化产业激励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
微生物安全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微生物安全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了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在明晰微生物安全产业国内外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了制约我国致病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研发的瓶颈,提出了构建我国微生物安全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建议,强化微生物安全创新研究平台建设;构建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以人才建设驱动能力提升;壮大微生物安全龙头企业,以标准规范保障产业发展;强化微生物
面对全球日益复杂且频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风险形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总体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因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急需。本文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从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哨点监测与多点触发机制、面向个人的手机端应用程序3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发展现状,深入探索了公共卫生应急精准防控与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在精准化防控方面,需要综合传染病疫情时空建模和计算方法、疫情数据采集与信息统计、基层社区防控、应急资源保
微生物作为全世界分布最广且拥有量最多的生物资源,应用领域广泛,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往虽已有众多微生物研究,但限于技术方法无法深入展开,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生物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微生物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主要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测定、核酸杂交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梳理了现有微生物资源分子鉴定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微生物资源分子鉴定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依赖于实验室环境,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准确
Metamode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an alternative for expensive physical experiments or complex,time-consuming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to provide a fast but accurate analysis.However,challenge remains in the prior determina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met
煤炭、焦化、钢铁等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也伴生高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统筹考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构建绿色低碳且安全高效的煤炭、焦化、氢能、钢铁产业新体系,是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梳理煤基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焦化、钢铁、氢能产业现实要素基础,提出煤–焦–氢–铁(气基直接还原铁)产业链发展的新思路。从经济性、能耗水平、碳排放等方面着手,对煤–焦–氢–铁产业链中的5种技术路径进行对比与评价,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nano-drug carrier systems in biomedicine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By adsorbing or coating the drug in/on a nano-sized carrier,this system improves the drug\'s stability and selectivi
期刊
Carbon nanotubes (CNTs) are special types of carbon nanostructures with exceptiona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elastic modulus,high electrical and thermal conductivities,as well as high surface area and large aspect ratios [1].Given t
期刊
微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面前,发展微生物产业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并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宏观需求,从产业布局、技术进展角度梳理了国际微生物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总结产业发展趋势;从产业政策环境、产业规模的角度概括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态势,对微生物安全、微生物健康、微生物制造、微生物医药等产业细分方向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此剖析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建设系统化的大科学设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