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在胸段脊柱侧后凸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探讨胸段脊柱侧后凸患者与同龄无脊柱侧后凸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人深度是否存在差异,以确定其最佳置管深度.方法 观察组为37例择期胸段脊柱侧后凸矫形手术患者,ASA Ⅰ~Ⅲ级,年龄16~40岁;对照组为40例无脊柱畸形的择期手术患者,ASA Ⅰ ~Ⅱ级,年龄16~40岁.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中路),在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停止送入导管,再后退1 cm作为导管最终留置深度.记录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的导管深度及导管最终留置深度;手术结束后24h内拍床旁胸片,确认导管位置.结果 观察组实际完成33例,2例中心静脉导管未放置成功,2例未做术后床边胸片.观察组患者身高、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37.9±24.5)vs.(168.2±9.4)cm,(52.3±14.1) vs.(68.4±11.7)kg,P<0.01];观察组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时的导管深度和最终留置深度均小于对照组[(12.2±3.7) vs.(14.3±3.1)cm,(11.4±2.9) vs.(13.3±2.6)cm,P< 0.05],两组患者平卧位时测得的中心静脉压(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床边胸片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与心影的相对位置较好者29例(87.9%),基本位于上腔静脉入口水平,另4例(12.1%)则略偏浅,导管尖端与胸椎的相对位置则变化较大;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与心影和胸椎的相对位置均较好,导管尖端基本位于上腔静脉入口水平及第4胸椎上下缘范围内.结论 胸段脊柱侧后凸手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深度明显短于同龄无脊柱侧后凸的手术患者.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有助于精确定位导管尖端的位置.
其他文献
花椒,是云贵高原山区老百姓常种的农作物,也是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麻味之源。我的成长与花椒树息息相关,这次鲁甸地震,花椒树又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灾区的群众都说花椒是他们
中国地质大学  关于《雀之灵》这个舞蹈,我无法用自己浅薄的文学功底来评述,特别是在我欣赏完这个舞蹈之后发现,舞蹈竟然可以给人一种无法用言语、文字表达的情感。或许是感动、是激动、是伤感、是兴奋,我始终说不上来。我观看的视频版本已经给我如此大的震撼和触动,已经不敢想象如果能有幸看现场版,我会多么的激动。曾经,杨丽萍几次到汉演出我一再错过,那时的我没有感受到她舞蹈的美和价值,此时,更多的是遗憾。一开始听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软组织肉瘤来源于脂肪、筋膜、肌肉、淋巴及血管等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约75%的病变位于四肢,最常见于大腿.这类肿瘤恶性程度高,尤其是局部进展期软组织肉
摘要:近些年来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已经被相关院校列为特色专业,并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社会调查显示,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学校和家长逐渐增强对学生艺术的培养,并且艺考资料也显示近些年来舞蹈专业的艺考生比例在不断的升高。目前,舞蹈在很多普通高校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专业,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学校在对学生的日常训练中往往忽视了很多关键性问题,尤其是舞蹈表现力,笔者主要针对
摘要:英语目前是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同时英语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英语阅读是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方式。英语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的过程,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阅读就会简单很多。语言学不仅对揭示阅读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从语言学的角度探
曾经,因为一个叫乐马厂的银矿,汉代货币史上有了名噪一时的“朱提银”.rn曾经,因为一个叫乐马厂的银矿,鲁甸成了清朝财政史上辉耀光芒的典藏.rn曾经,紫禁城外那块石碑“鲁甸
摘要:健美操课程是中职体育课程里的一项选修课程,在体育锻炼之余,通过学习健美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学生端正的身体姿态,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群体意识。本文从中职健美操课如何进行教学,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健美操;教学设计  中职健美操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设计思路、学情分析、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特色。  一、设
天津科技大学  摘要:朱载堉,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数学家,同时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舞蹈学理论家。他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通过“舞学十议” 建立起自己的舞蹈理论。本文重点从舞学、舞声等方面,阐释朱载堉卓越的舞蹈艺术思想。  关键词:朱载堉;舞蹈思想;舞学  朱载堉(1536—1611年),字伯勤,是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数学家。提及这位学者,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他在音律、器乐、数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代表作品《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