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融入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物理作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较抽象的学科,身为教师,思考如何将物理学科联系生活实际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进生活化理念,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他们的物理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B038,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64-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予以充分捕捉,以具体的生活现象与实践经验来感悟物理知识,让学生既掌握了物理知识,同时又把物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调动自身生活化经验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建立于实验教学上的自然学科,将相关知识教学与学生积累的相关生活经验巧妙结合,能使得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的实用性,从而进一步强化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融入初中物理课堂的意义
  (一)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生活化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结合,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可以将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和观察,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理解,促进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物理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与生活情境紧密相关的一些物理实验演示,鼓励学生自己学会主动观察和思考物理实验的原理与作用,在小组合作探究物理实验的活动下,学生动手能力与物理思维得到有效拓展,而这种教学模式也积极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三)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教学的有效性,但传统的教学中多是注重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加以忽视,不能综合考虑学生能否在生活中领悟和运用知识,致使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二、生活化教学融入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
  (一)用心观察生活,为生活化教学积累素材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由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物理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人素养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先从自身做起,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准备。首先,关注科技动态,加强知识储备。作为初中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关注前沿科学报道,可以从文献期刊渠道,也可以从网络渠道,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其次,从生活实际中挖掘物理资源。物理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场景或物体,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二)以生活情景、揭示规律
  为了创建一个物理知识体系,则学生应在生活中打好基础。学生学好物理课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物理经验与常识。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均密切联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教师能重现它们的场景,则会吸引学生主动加以思考。比如,在讲解液化前,可以邀请学生认真观察冰冻水瓶表面的水珠,仔细观察烧开的时壶口冒出的“白气”等,使其试着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通过这种讲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知识,进而使其更加容易地理解和学习。
  (三)落实物理实验生活化
  物理学科知识教学建立于实验教学基础上,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及学科学习兴趣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实现物理实验的生活化,教师应当注重在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过程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重力加速度》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环节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分发两个体积一样大但是重力不一样的物体,把它们都从同一高度掷出,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物体的落地方式。开展这样的演实验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立体地理解掌握物体落地时间与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但是和物体加速度有一定关系。
  (四)将生活经验融入物理作业
  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之外,在课堂结束后学生们对课堂知识进行的二次巩固也是不容忽视的。作业不仅是学生加深课堂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检测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教师应该将布置作业的质量提高起来,过去课后任務全部都是书面知识的补充训练,大量的题海让学生感到疲惫不堪,多为应付。因此现在教师布置的作业目的应是让学生们真正的从课后任务中得锻炼,而不是一味地做题让学生们记住所谓的重点难点。布置物理作业的时候不仅需要结合课堂重难点,还应考虑生活实际,走出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多布置与生活有关联的物理题目,转变布置作业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可以将抽象、无形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够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对于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景曙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人文之友,2018(16):214.
其他文献
学位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就是很不错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概述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实
摘 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而语文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阅读作为重点部分,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文本细读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文本细读;小学语文阅读;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C1,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分析了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在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正确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59-0
目的:1、通过回顾性、横断面和前瞻性研究,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病灶、转移淋巴结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学位
摘 要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对物理课程教学的标准也逐步提高。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D43,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
摘 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培养写作灵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但是许多小学生由于语文基础有限,积累的写作素材匮乏,经历的事情比较少,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想让其写出一篇言辞华丽、立意深刻的作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参与到语文的相关学习,并且教师需要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问题;方法  中图
摘 要 小学的科学对学生在以后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关的科学素养。新形势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把握教育变革的契机,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以在变革教育教学课堂的前提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加强互动;人才建设;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63-01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素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观念的改革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建立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教学阶段的一门主科目,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学生当作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培养兴趣;交流学习;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