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结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在高中化学探究教学实践中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 问题情境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55-02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在高中化学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要有效得多。以下是笔者在高中化学探究教学实践中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包括一些趣味实验)中往往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或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自主进行这些有“奇怪”现象的实验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从而给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例如,在“盐类水解”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用实验台上的试剂做以下实验:向盛有醋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石蕊溶液,观察实现现象。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到了溶液的颜色分别变成蓝色、红色和紫色。面对这样的实验事实,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为什么有些溶液呈中性,有些却呈酸性或碱性?”教师适时引出探究的问题——盐类的水解,并引导学生从盐电离出的离子是否会打破水的电离平衡去分析原因。
  中化化学教材中的化学趣味实验较多,如:白纸显字(白纸上用淀粉溶液写字,用碘水显字)、滴着水的火(棉花团沾过氧化钠粉末,滴水)、滴水生烟(氯水和氨水生成氯化铵)、黑色面包(硫酸的脱水性)、水中花园(硅酸盐)、西红柿发电(电解质导电)等,这些实验的“奇怪”现象,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
  二、通过异常的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理论与实验之间差异的情况。不要忽视实验中异常的现象,异常的现象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化学史上许多化学物质和定律都是从异常的实验现象中被发现的。异常的实验现象会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可进行开放性的探究活动。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学生完成时经常会遇到异常的现象,例如,做乙醛发生银镜反应实验时,有时不水浴加热而直接加热却产生银镜;苯酚与溴水的反应,按教材介绍只是产生白色沉淀不消失,而事实上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又立即消失,再加溴水才会产生白色沉淀不消失,有时还有黄色沉淀;甲烷不能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但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制出的甲烷往往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传统的眼光看,这些都是实验的失败,但是换一种角度,这却可以成为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中,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有部分学生看到溶液变为红色,与其预想的溶液不变色的现象不符,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并没有立即把答案告诉他,而是在及时肯定学生发现有价值问题的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氯化亚铁溶液具有还原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等方面去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三、通过教材实验中的生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比较镁条、铝粉、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我们会发现,只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产生火星四射现象,所以有的学生就会问:“为什么只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产生火星四射现象?”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火星四射是一种轻微爆炸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能产生了气体物质。然后启发学生作出猜想:细铁丝其实就是铁合金,铁合金中含有少量的碳,碳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是铁中含有碳的原因。接着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取一根纯铁做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现没有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具体操作步骤略)。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火星四射是由于铁丝中含有碳的原因。
  四、通过实验原理、仪器装置、药品选用的改进,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做课堂演示实验,遇到实验器材缺乏、操作复杂、污染物不易处理或实验现象不理想的情况时,不要只靠自己的力量来改进实验的装置和选用药品,教师可以把实验不理想之处与学生一起讨论,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鼓励学生改进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巧妙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开放的,解决方案的不唯一性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学生对方案可不断改进完善,这充分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硝酸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不足之处:一氧化氮的生成不明显;二氧化氮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反应不易停止。进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更合理的实验方案,由此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由注射器、青霉素瓶构成的微型实验装置,克服了上述缺点,使实验变得更加简单和明显。如图1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图2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装置。实验内容及操作如下:
  1.铜与浓硝酸反应
  (1)在去掉活塞的注射器针筒中加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将注射器活塞慢慢推进注射器内,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再吸入2mL浓硝酸(8mol/L),迅速将注射器针头插进胶塞中,可看到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逐渐加快,溶液变成蓝色,很快看到注射器活塞被后推,并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见图1)。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2)实验完毕后,将作反应器的注射器吸入适量的NaOH溶液,反复挤压和拉伸注射器,直至红棕色气体消失为止。方程式略。
  2.铜与稀硝酸反应
  (1)在去掉活塞的注射器针筒中加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将注射器活塞慢慢推进注射器内,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再吸入2mL稀硝酸(2mol/L),迅速将注射器针头插进青霉素小瓶的胶塞中,可看到铜片表面缓慢产生气泡,一会儿注射器活塞被慢慢后推,注射器内有无色气体产生且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同时青霉素小瓶中慢慢出现红棕色气体(若现象不明显,可将注射器放在水浴中加热)(见图2)。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2)实验完毕后,将注射器的针头从青霉素小瓶中拔出,接着吸入适量的NaOH溶液,然后将吸有NaOH溶液的注射器的针头再次插进青霉素小瓶内,反复挤压和拉伸注射器,直至青霉素小瓶内的红棕色消失为止。方程式略。
  五、通过实验习题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是需要动手操作的,一些书面实验习题,学生如不理解,这时教师可采取先做探究实验、后做题的形式,先利用习题的题干创设一种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最后解答习题。
  例如,在高三模拟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将一块锌片放入1mol/L蓝色的Cu(NO3)2溶液中,观察到如下现象:反应初期锌片上有大量气泡出现,同时液面的上一层Cu(NO3)2溶液中开始出现绿色,且逐渐向液面下的深处扩散,试分析液面的上一层Cu(NO3)2溶液中出现的绿色物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学生一时很难找出原因,但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引导学生做出了以下假设:①绿色物质可能是Zn(NO3)2溶液;②绿色物质可能是Cu(NO3)2溶液中溶入NO2气体后的混和溶液。然后让学生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将Zn(NO3)2固体溶于水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假设①不正确。
  (2)将绿色的混和溶液加热,发现产生红棕色气体,且溶液又变蓝色,说明假设②正确。
  (3)将NO2气体充入蓝色Cu(NO3)2溶液中,观察溶液变绿色,说明假设②正确。
  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学生能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需要强调的是,创设问题情境时,一方面要求情境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因为,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可通过探究等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否则,创设情境的教学素材若远离了学生实际,只会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08(7)
  2 张惠祥.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J].化学教学,2002(12)
  3 张云生.让学生在探索实验异常现象中学会创新[J].化学教学,2002(4)
其他文献
2014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总体依然较为复杂,市场需求增长动力偏弱、国内外棉花价差仍然存在、国内染化料成本上涨过快、制造成本持续上升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仍然存在,行业发展压力较大,在逐步调整适应“新常态”环境。  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化解各种外在风险与内在矛盾,仍是纺织行业在2014年继续实现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不断完善国内政策环境,对于确保纺织行业平稳运行仍然十分重要。  一
短短20年,中国股市从起初的十几家上市公司,发展到如今的2000多家;开户投资者从起初的几十万,激增到如今的数亿计,总市值更是接近27万亿之巨,已成为一支影响全球市场的不可忽
【摘要】做好城镇燃气工程的管理并不容易,首先我们要明确燃气工程管理的具体流程,并分析这些流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本文主要探讨了城镇燃气工程管理方面的优化措施,针对流程优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城镇燃气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参考。  【关键词】城镇;燃气工程;管理流程;优化  从当前城镇燃气工程的管理流程来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管理的方式还不够科学合理,管理的流程需要进
9月份,有色金属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行压力。今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企业运营的特点是:生产稳中趋缓,投资缓中向好,价格走势分化,效益由降转增,但依然经营困难。  一、今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平稳增长,但增幅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9月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下同)增长10.8%,比8月份增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工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应集中精力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上。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 初中数学 创造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61-01     创造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以不循常规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进而提出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学数学教学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缓慢,钢铁生产增幅明显回落,由于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下行;钢铁企业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大力节能降耗、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本增效,加上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回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逐渐有所好转,但行业总体经营形势仍然严峻。  一、行业基本运行情况  (一)粗钢产量小幅增长,增幅明显回落  1—9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5423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认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建立和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有了新的思路,即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体系的实质,就是要
【摘 要】目的:初步探索户外区域小足球活动在最大限度满足幼儿体育活动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幼儿的体质和兴趣以及家长的意愿选拔26名幼儿,其中男20名、女6名。随机均分成两组,一组接受足球训练,另一组为对照。每周5天,每天训练30分钟至1小时。训练方法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基本的足球知识,训练简单的足球动作。小足球活动从小班(即3岁左右)开始进行,到大班(5岁左右)结束,适时
和历史悠久的葡萄酒拍卖相比,中国的“国酒”茅台只能算是个拍场“新兵”.虽然近几年来一直都有拍卖公司在故尝试,但是并未形成气候.今年秋拍,情况似乎从量变达到了质变,以茅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巴门尼德用"是"(τοον)表示世界的最高本体,从那开始,希腊人就把理论的关注点从"水"、"无定"、"气"等具体的世界本原(αρκη,又译"始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