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冬: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 钟 亮
  时光易老人难老,总也做不到无动于衷地经过一树一树的花开。眼见着窗外的腊梅从青绿的芽儿初绽,到花骨朵儿越来越饱满,总是让我心生感怀。
  从立春到立夏,从立秋又到立冬,终究无法惯看秋月春风。匆匆翻阅这古老线装书上的二十四个章节,感受着气候的冷热变换,感应着日子的丰盈与枯竭,感和着心灵的潮涨潮落——守候节气,如守候自己的开花结果,守候着属于自己的一份简单又纯粹的生活。
  时光太匆匆,秋深渐入冬。我的生日又渐渐临近,就在“水始冰,地始冻”的立冬后,所以我天生喜欢冬的气息,喜欢冬的味道。褪色的日记本里,字里行间留存着关于冬的记忆:儿时初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惊艳;天亮时突然见窗玻璃上冰花初凝时的惊喜;还有穿着小红皮鞋在雪地上印下脚印一串串的调皮,那鞋是父亲从外地给我买回的生日礼物,我穿了又留给妹妹穿——
  特别难忘的是一家人围着小火炉吃汤锅热气腾腾的情境。妈妈说“立冬要补冬”,就再也不怕冷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一直觉得这是最温暖的诗了。红泥火炉,美味佳肴,最能抵御寒气。妈妈总是用小火慢熬一锅汤,用棒子骨加老母鸡,配些红枣枸杞,撒点姜米葱花。涮牛肉,夹丸子,加菌菇,烫豆腐,可以随时添加,荤素不嫌,贵贱不论。吃起来暖洋洋,热乎乎,一家人不亦乐乎。
  那小火炉腾腾的火焰,映照的是我和妹妹红彤彤的小脸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父亲品的那杯小酒,品的是俗世生活的踏实和亲情的暖热。记得我和妹妹常常为分得父亲下酒的一捧油炸花生米而雀跃。那样的冬日,怎么会冷呢?有美食温暖胃,有爱丰润着物质贫乏的日子,记忆里便只存留着每一个朴素日子的美好与欢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转眼到了中年,走过了春之萌动,夏之热烈,秋之绚丽,渐渐更能享受冬天宁静的美好。冬日下班归家,暮色已深。忽闻梅香浮动,疲惫顿消,笑意渐漾。想起的还是那首歌,在心底来回地唱:“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淹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是的,梅已绽香,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收拾好行囊,迎接下一个春暖花开。
  愿你走过四季,仍向往花开的烂漫;愿你踏遍万水,仍不忘那在最冷枝头绽放的一枝梅花。
  立冬
  @四川省成都市三十七中高一五班 程羽棠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是秋的结束,是冬的开始,是秋冬季节的交替,是冬的宣布者。当小小的桂花落下一地金黄,梅花便开放了。立冬,在桂与梅交替的芳香里,带着冬的丝丝寒意,悄然而至。
  此时,气候尚暖,草木凋零而蛰虫伏藏,人们开始准备过冬。说到过冬,孩子们最爱的便是“补冬”了。记得幼时与家人们围坐在桌旁,捧著热气蒸腾的一碗饺子,那温暖的欢声笑语,是最温馨的回忆了。
  古今之人爱咏季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想,诗人能写出如此豪情抑或高洁的诗,大约是与冬的情怀有几分相似吧!冬,在纯净的白雪之下,是一片孤傲之情,否则,除了梅花此等不畏严寒的傲骨之物,谁敢在它的大雪之下昂首挺胸?似乎在人们的眼中,梅花是冬的代表,像秋天的桂花,夏日的莲荷。大雪压枝,但一朵朵如火红梅傲然绽放在白雪下,真是别有一番情调,怨不得古人喜爱咏梅——咏叹它的傲骨风姿,赞扬它的冰清玉洁。
  冬,在孤傲里,有一颗单纯温柔的心灵。它爱世间的美好,愿以大雪掩盖一切不堪。但白色终归单调了——
  而立冬之时,大地的色彩还是缤纷的,气候还不是严寒,留有一方温情,它调和了秋与冬的属性。于是趁着缤纷之时,古代的天子出郊迎冬,赏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百姓皆更新衣互相作揖,学生皆拜望老师……
  一切都热闹至极。
  立冬到来,气候转寒。大人们为小孩加厚衣服,添新衣戴新帽。古时候便是开始准备冬衣。《古今注》记载:“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而老百姓们在为自己准备冬衣时,也不忘已故的亲人,为他们剪出衣裳——“寒衣”,在家门口烧给他们。
  立冬后,天地广阔,山河江流,简洁悠远,空寂而又似包容万物,世间的一切都是纯洁的无瑕的。冬,是结束,它将白雪之下的万物归于尘土。于是,生命又开始萌发,来年,又是一片草长莺飞之景。人啊,终归是自然界的产物,再强大,也依靠着自然。想起幼时的漫天大雪,心里不禁悲凉——现在,哪有雪的影子?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希望即将来临的冬,有一场美丽的雪。
  (指导老师:贾占红)
其他文献
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答案。生而有限,可是电影,却促使我们去感受不同的可能性。那些温柔的光影给予我对生活更深的理解与思考,我观,因此不停经历,不断以新的方式去生活,故我在。  苍茫的时光  没有无缘无故的关心,很多看似的温暖其实只是点到即止。《桃姐》中,罗杰的小学同学给桃姐打许多电话,罗杰的外甥常跟她说保重身体,然而所有说过的、没说过的,都没有实现。我们说一句承诺太简单
期刊
有趣真是个有趣的东西,若拿无趣来勉强对比,有趣好比三月里透穿淫雨的春晖,照得人心里发暖、发亮,仿佛生活一下子好了起来。似海子所言,“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感到自然存在、人类存在、自我存在。  人这种生物,多多少少是需要一些趣味的,并以此作为摆脱无趣的方法。无趣是场可怕的瘟疫,它凶暴且野蛮,带着聒噪的嘶吼从古代一路追杀到现代,没有疫苗,传播方式不详,而得病的人无不精神涣散,双目失神,呆若木鸡
期刊
笛卡尔曾有名言:“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丰富内涵让后世许多人争相注解,思维和存孰先孰后也成为一个难解的谜题。而北岛曾在其诗《回答》中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形象地阐释了高贵品格对于一个人树立形象的重要性。于是在我看来,我高贵故我在。  曾经每每想到“高贵”一词,就想接“冷艳”二字。大概是受郭敬明的影响,觉得高贵就是像《小时代》的顾里一样,女王般的性格,永不低头,因为王
期刊
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而我存在的意义便是用我那颗熱心去回报世间对我的爱,人间给我的情。行随心而动,心随情而动,用自己每一寸皮肤去感受世间的情,用自己每一分力气让世界感受我的情,我因生情而在。  人从出生落地到随着日月的轮转,季节的变迁,经历千千万万个昼夜后,便悄然化为一副枯骨,入土为安。时光回转,览一生春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灯红酒绿的人生长河中,只有两万多天的光阴,不禁让
期刊
爱凭一双鞋履,走过悲喜交集处。爱该是烫吼烈酒藏以风雪波澜,醉人梦境。我因爱而在。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来此世间,都应秉持着最初的纯净,三昧业火焚毁不去,浅吟低唱磨灭不去。且不对沉醉佳人梦里,借酒入梦的失意者们多做评述,只是留我一身清风明月白,如杨雄言:“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我在,若我是积岁堆垛的柴薪,由潮湿到干燥再潮湿,也应姿态安然淡定;若我恰似松明,天生被赋予追逐使命,也应直起胸膛
期刊
林徽因说过:“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  ——题记  老家黑白相间的水泥石墙上,挂上了一张黑白相片,相片中的女子亲切、慈祥地笑着。去年春节刚隐入时光的长河,她也不再露面,她是我最亲爱的老祖,走时已九十五岁。  对老祖最深的印象是——她爱唱戏。总爱站在大门口,脚边放着收音机,两腿叉开老远,一手叉着腰,一手在身前挥来挥去。从“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到“过桥便是天涯……”,
期刊
思想,是一条深远的道路,绵延、伸展着。想当飞行员,想要一间大房子,想要去全球旅行……每个人都期盼所有的梦想都是真实的存在。  道理是明白的,如果没有“能力”——对学生而言,应当就是成绩——那么种种梦想,就只能是孩子天真的幻想。由此,开始不断地提醒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挥霍。可——毕竟,我只有16岁,不老不少,只是16岁。这样的年龄,总是让我一次一次徘徊在懒散与散漫的边缘,一次又
期刊
一晃十余载,从襁褓到二八,从未停歇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我的成长。  一  母亲比我矮了半个头。孩提时我被抱在怀里,等到再大点,依然会撒娇要求她把我背在背上,晃着双腿——那是我欣喜时的一种表现——挥舞着刚能搂住母亲脖子的小手。偶尔迷途的蝴蝶,也要来次亲密接触。那些在母亲背上的日子,是开怀的,无忧的。少不更事,一不留神,竟让时间钻了空子:银丝、皱纹,我看到了一个青春的控诉。  她背不动我了,便时常牵着
期刊
直到初心像婴孩,直到互不伤害,直到爱融入爱,我都在。  ——题记  生命的意义何在?佛常说人活在世,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是这修行有着数十载的光阴罢了。从黄口小儿到白发苍苍,总需要把人间万般滋味尝遍,方能算得上圓满的修行。吹过无数次清风,赏过千万次冬雪,总得听过时光的故事,方能品出生命的意义。可我年方十六,生命的历程或许才度过四分之一,我行的路,看的书,赏的景都不算多。即便如此,“生命”这个词对我而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首诗,一篇文。也许是你苦闷时的感同身受,也许是你平淡阅读时的惊艳发现,也许是你欢乐时的锦上添花。正因如此,我们对好诗好文的争论一直不断,因为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正如我们对美人的标准不同。不过,如罗敷一样的美女,定会让所有人都喜欢。同理,也总有一些文字,会被所有人悦纳。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文字才算得上是佳作呢?  清代袁枚提出了这么一个标准:“令人笑,必为佳作。”能够令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