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类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锥光束乳腺CT与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类乳腺中病灶的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同时接受乳腺X线摄影和锥光束乳腺CT检查的160例患者(165个乳腺)的影像和病理资料,比较乳腺X线摄影和锥光束乳腺CT的诊断结果,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评价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在全部乳腺及致密类乳腺中的诊断效能。

结果

165个乳腺中,非致密类乳腺24个,致密类乳腺141个。乳腺X线摄影和锥光束乳腺CT诊断结果一致者109个,不一致者56个。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全部165个乳腺,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95%CI为0.878~0.967,P<0.05),锥光束乳腺CT诊断的AUC为0.959(95%CI为0.926~0.992,P<0.05)。以BI-RADS 4b为截断点,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和98.7%,锥光束乳腺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97.3%。对于141个致密类乳腺,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AUC为0.919(95%CI为0.868~0.969,P<0.05),锥光束乳腺CT诊断的AUC为0.973(95%CI为0.947~0.999,P<0.05)。以BI-RADS 4b为截断点,乳腺X线摄影诊断致密类乳腺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0%和98.6%,锥光束乳腺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和98.6%。

结论

锥光束乳腺CT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望为乳腺恶性肿瘤尤其是致密类乳腺的恶性肿瘤诊断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瓣膜置入深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阜外医院采用Venus-A自膨胀式人工主动脉瓣膜行TAVR的40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瓣膜置入未过深组(术中即刻造影图像测量的第1个人工瓣膜下缘与瓣环距离≤10 mm,29例)和瓣膜置入过深组(术中即刻造影图像测量的第1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LA/LAA)血栓消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筛查3 042例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因房颤行心脏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术,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的患者。TEE证实有LA/LAA血栓57例,除外38例(7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心包剥脱术后,1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后,1例房间隔
目的分析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对导管消融失败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5月,在上海新华医院住院的48例经导管消融失败后接受梅式微创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62.5±7.3)岁。48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8例,持续性房颤15例,长程持续性房颤25例,术前接受过1~3次的导管消融术。手术经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1(MTA1)基因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生长等多种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Silencer3.1-MTA1-siRNA载体构建稳定敲降MTA1的人胃癌BGC-823细胞,通过Boyden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敲降MTA1基因对BGC-823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同时,利用pcDNA3-MTA1质粒过表达MTA1基因进行反向验证。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UGT1A1*60和UGT1A1*93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所致严重不良反应(3~4级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方法141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A1*6、UGT1A1*28、UGT1A1*60和UGT1A1*93基因多态性。观察并记录化疗中出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经过保乳治疗的总体疗效,分析并探讨局部区域复发(LRR)、远处转移(DM)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1例病理分期为pT1~2N0~3,无锁骨上、内乳淋巴结转移及DM,经保乳治疗而未行新辅助治疗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2年,5年LR
目的总结妊娠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2001—201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胃癌患者10例和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电子期刊数据库、维普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同期妊娠期胃癌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TNM分期、治疗策略、胎儿及患者的预后等信息。结果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14例)、黑便(8例)、腹胀(7例)和腹痛(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9例,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