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成功之处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先生是学界泰斗、国宝级的大师。他的文章文笔轻灵、阐述精辟、智慧飞扬,一向深受读者的喜爱,《成功》就是其中的一篇,其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 举重若轻,大题小做
  一般人写议论文,都是小切口、深挖掘、小题大做。季老此文,不走寻常路,渐次聚焦,大题小做。
  文章开宗明义,直接切入“成功”这个宏大的话题。接着,笔锋一转,引入“预期”这一概念,对“预期”略作阐述以后,着重强调道:“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是本文的第一次聚焦,论述范围由“成功”聚焦到“成功之道”。接着,作者直接指出,“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并且是“积七八十年之经验”,然后引出本文论述的中心——“天资 勤奋 机遇=成功”。这是本文论述的第二次聚焦,将成功之道缩小到公式的范围之内。在对“天资”“勤奋”“机遇”逐一分析之后,文章第三次聚焦:“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行文至此,议论的指向点已经明确起来,即告诉人们,只有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文章大题小做,三次聚焦,范围一步步缩小,水到渠成,轻松突破一个重大论题。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成功之处。
  二、见解独到,逐层深入
  季老的獨到见解有两处:一是公式“天资 勤奋 机遇=成功”;二是对王国维三境界的理解:“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这是本文最闪光的地方。当然,这种独到见解的落脚点最终还是指向勤奋。
  就勤奋这一点,文章作了两次论述。
  第一次,举了“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四个实例来论证,接着又引用韩文公的话“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进行理论论证。这次论证,只是证明了公式中“勤奋”的作用,并未深入论述。所以,下面又开始第二次论述。
  第二次,先用韩文公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来证明勤奋的作用;紧接着引出王静安先生的三境界,并提出新的解说,文章结尾还着重指出:“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提出独到见解,并由浅入深地充分论述,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成功之处。
  三、 语言严密,表述精当
  议论文的语言讲究严密精当,本文的语言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与情感,表意严密而精当。请看下列句子:
  1. 到了今天,学术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外,不敢赞一词。
  2. 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
  第一句中的“不敢”,可以看出季老对那些自命天才的人的否定,是一种旗帜鲜明的批评;第二句中的“不敢”,可以看出季老那种伟大的朴实与谦逊,其中又不乏真知灼见。
  其次,表示限制修饰的词语,也是值得玩味的。请看这样一个句子: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
  这句中的“往往”“其实”“是……的”“而且”“有时候”“极大”几个词语使用得十分精当。“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很有分寸感;“其实”表示转折,意在引起读者的重视;“是……的”,表示强调;“而且”表示进一步强调;“有时候”表示并非所有时候,如果去掉就表示所有时候都这样;“极大”,不能改作“很大”,否则不能突出影响之大。
  像这样的语言,文中还有不少。如果我们尝试用替换、删减等方法来体会,肯定会有不少收获。
  语言严密精当,是本文的第三个成功之处。
其他文献
一、 基础练兵场(24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鼎湖山的泉声泠泠淙淙、清lǎng( )柔曼,山中古寺生意àng( )然、绿yīn( )如盖;安徽黄山的险峰飞红滴翠、万壑藏云,山中云雾澜翻絮涌、若即若离。这一山一水滋rùn( )了多少炎黄子孙,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吃过饭了?四爷爷?”瑞宣立住,勉强
《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文章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当我们同情祥子的命运并为之
我第3次見到那个小女孩时,她正弓着身子,拿着一块深灰色的抹布擦洗着我的车轮,显得瘦小而单薄。  我拍拍她的短发,她惊恐地站起来,红着脸说:“您好!莫伦先生,我叫莎丽尔。”我正打算付给莎丽尔小费,她却紧张地摇头说:“对不起,莫伦先生,我并不是想要您的钱。”“难道你是想跟我交朋友?”“因为您跟我爸爸长得很像!”  看得出,莎丽尔说这话的时候鼓足了勇气,而且一提到“爸爸”,她的眼泪几乎就要掉下来。我突然
名师简介  沈宗银,扬州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有10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参编国家级、省级图书资料10多种,曾获扬州市优秀课一等奖。现为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德育处主任。  读书要像牛吃草,需要“反刍”。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毛泽东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其他皆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