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凸显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是课程基本理念,同时也传递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来源于生活,要学好语文就要走进生活,同一个语文教材学习内容放到不同的地域生活中,学生的所学和所得一定是千姿百态,鲜活生动的。为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及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就信宜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与语文教材学习内容相融合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挖掘;融合
  一、地方文化的挖掘
  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大比例地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和内容。传统文化是地方文化蕴藏的广大沃土,这就为地方文化和语文教学的融合提供了课程资源、课程背景。地方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不是以教地方文化为目的,而是用地方文化学好语文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特色。那么,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与地方文化的契合点,笔者对教材梳理后总结了以下两个挖掘的定位点:
  (一)文本教材与地方文化特色融合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用这样的一句话精炼地概括了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变化: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减少了,传统文化篇目增加了。由此可见,很多文本都是以传统文化为选文背景的。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四年级第一单元的《观潮》等是围绕祖国河山这个主题编排的,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类写景状物文章时,笔者选用入选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信宜市旺同村、信宜市锦江画廊精品、信宜市高城村等独具乡村特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信宜本地,就地取材地感受身边的湖光山色、乡间林荫小道、溪流小河、松林密布的大山等自然文化景观,通过感受信宜的自然文化景观领会泱泱大中华的壮丽山河,从而促使学生人文素养形成。
  (二)单元主题与地方文化特色融合
  部编版教材的每个单元前面都会有一个单元导学,导学由单元人文主题和写作训练要素两部分内容构成。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背着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则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些单元导学向我们传递出了本单元的文化主题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影视资料和视频元素加深学生人文素养的感悟。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足下万里,移步換景,寰宇纷呈万花筒。”的单元主题中,笔者引领学生走进信宜的镇隆感受古城文化的魅力,走进北罗慈孝文化村,感受地方慈孝文化。在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中,让学生文本对照,从中凸显人文素养。
  二、融合的方式运用
  面对改进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该采用哪些方式策略,把这么一个宏大的内容,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融合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融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对字、词、句、段、篇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实行素质教育,我们不能以文解文,不能把一切为了考试作为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地方自然、人文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对涉及到的地方文化要进行详细的了解、解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笔者在送课下乡的专递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学生成长的现实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整个教育共同体(学区)内,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备受关注。学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有效实施是以心育课程的建设为基础的。就学区而言,我们可以把学区内各校的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一致化、内容连贯化、方法创新化,让教育共同体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教育共同体;小学心理;课程建设  国家在提出新课改的相关标准之后,社会以及各个
【摘要】在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中,沙和水的结合,可以让幼儿们的游戏发光出彩。对于同一游戏内容,教师视角和儿童视角下的沙水游戏有哪些不同呢?本文将教师视觉与儿童视觉进行“视界融合”,让户外自主游戏真正实现儿童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支持同步发展。  【关键词】教师视角;儿童视角;沙水游戏  教师视角和儿童视角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教师眼中的幼儿世界和幼儿眼中的世界。这两个观点需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才会产生实际
学生朗读的训练与培养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关键。朗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课文内容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技能。朗读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句段,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灵魂的洗礼。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特别是放开嗓子大声
【摘要】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读优秀的诗歌。首先,本文总结儿童诗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其次,概括儿童诗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用优秀的诗歌,去浸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后,根据笔者的儿童诗写作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浅谈一下儿童诗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孩子生性好玩,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他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说起话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因生活阅历较少,容易受外界环境所干扰,因此,小学阶段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而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不能仅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与写作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具体提出以下几个渗透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育人;渗透措施  德育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
实验设计题是近几年生物高考考察的热点和难点,高考生物试题十分重视对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考试统计结果显示,实验题成为得高分的瓶颈,而实验设计的能力绝不是短时期内培养起来的。笔者在“构建生物实验设计题常考模型”的教学中采用了“建模法”,并将其概括为3个步骤:激活旧知,生成问题—转化问题,引导归类—拓展延伸,活用模型。  一、激活旧知,生成问题  实验设计题常以新情境下探究型实验方案设计为主要形式,综
一、背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队伍建设是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稳步推进的基石。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改革、教师待遇、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部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任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
【摘要】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学任务,也是每一门学科都应贯彻落实的。本文通过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与各位教育同仁一起来探讨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成功地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政教育;渗透;健康成长  体育是非常好的思政资源,让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贯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精髓。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一、二年级,是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基础阶段,如何让小学生在此阶段更好地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对学生奠定幸福的人生基础,显得犹为重要。  汉字的书写教学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 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璀璨文化艺术的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一、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主题中的其中一篇课文。课文先在文章开头设疑:生命是什么?接下来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努力让我们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一定不能让生命白白流失,从而使自己活得更加有价值。这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