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在中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特点是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黑板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板书,学生大脑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就极为单一起来。
  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还有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一定的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传统的音乐过程中,学生对单一的教师唱,或听录音机讲授知识时,往往很多学生都会感到课堂枯燥,单调,这样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学效率也很底。
  这样一贯的教学既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也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象,动画,影象,声音使内容更为生动;把教材中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题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学生爱学,乐学。
  例如我在介绍“民族打击乐欣赏”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这些乐器,我把每一个乐器的图片和每一种乐器独特的声音播放给他们欣赏,不难发现学生很快的掌握与辨别各种乐器和声音。最后介绍延边艺校6名演员在全国打击乐比赛中的画面给他们欣赏时,他们很容易掌握这些民族乐器的表现形式和朝鲜族打击乐的独特性。
  有的学生在底下一边看一边摇折头模仿着长鼓的动作,还有的学生忍不住站起来想看的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的和同学们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所以利用电脑多媒体生动的画面和影象以及音乐片段的使用,对学生更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情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还有传情的功能,例如:我在教歌曲〈大海啊,故乡〉时,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把静态变为动态,首先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大海美丽富饶的风光画面,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对大海有一个粗略的印象,激起他们对学习本课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视听器官。 随着播放海湾、帆船、蓝天的优美画面,浪花的拍打声,渔民们钓到鱼的喜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忘了此刻是在课堂,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大海的向往与企盼中,被大自然的美丽、海洋世界的神秘所倾倒。每个人都在自己幼小的心灵深处去悟、去思、去想自己心目中的大海。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寓美育于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学生们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理解这种知识。这种对大自然的向往,抓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引发了情感共鸣,产生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得于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孩子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气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欣赏〈梁祝〉一课英台抗婚一段中,先是由大管及大提琴奏出旋律下行的封建主题,那如泣如诉的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时,我把故事片〈梁祝〉中剪辑了英台抗婚中的部分情节给他们播放,学生在听与看的同时也就自然的理解了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重压下那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小提琴协奏曲,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是不可能完成的,若下一节课接着讲,就会令学生的情感失去连贯性,难免要在课堂前几分钟进行复习,产生不必要的重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快捷的音乐转换,画面剪接将时间节省下来,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有利用电脑画面的形象生动,能优化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结合,并且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容易,乐意学,用于思维,因此这真的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引起正面的情感效应。多媒体教学根据自身声象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心理学表明,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有助于认知过程更好的进行。
  学生情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性。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良好的情感,运用媒体、以及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稳定。教师讲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使师生、生生情感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扩散思维,积累知识。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和设计中,要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所表现出的丰富特点,将图像、动画、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有机组合,创造融思想、知识、趣味、审美等于一体的、情景交融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利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及丰富的情感表现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多媒体趣化教学氛围的同时加入情化因素,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运用课堂时间,使学生集中精力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将抽象的音乐与画面,经过一系列处理而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更加形象化。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素质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展望未来,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它必将会成为未来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更好的为音乐,其他教学,以及其他领域服务,将我们的教育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的认知规律
期刊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延续。在这一阶段,除了艺术生需要对音乐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外,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音乐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为了成为专门的音乐人才。应该说,初中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审美,对音乐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多种教育功能。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世纪要求的是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新世纪的教育也应该是全面创新的教育 创新已成为新形势下不可或缺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东西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 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 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
期刊
【摘要】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重要渠道。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作业和评价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学生人格个性;作业及评价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
期刊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一个常带着积极感情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会比那些缺乏热情和兴趣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讯速。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与学双方情感的沟通与激发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体验有明显的推动促进作用。  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在其学习过程中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动力源作用,学生之所以能够产生积极的感情去学习,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情感激活。首
期刊
【摘 要】从数学课程标准来看,在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提出要给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这是教育从主要传承知识到在传承知识中传承和培养创新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转变。  【关键词】数学教学;改革;新课程
期刊
【摘要】全文通过教师说不破,学生上台试讲,学生互批作业,自编练习题四个探索方式来进行开放型数学教学,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广泛获得数学经验。  【关键词】数学;开放型教学;新探索方式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open a teaching of new
期刊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语文;提问;艺术  一位想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语文老师,应该像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
期刊
【摘 要】电路动态变化问题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几乎覆盖了电学所有的重要的规律,所以学生遇到后往往是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为此本文就从电路动态变化问题的分类入手,通过题具体的对每种情况进行分析,最终找出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电路变化;动态变化  动态电路分析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有这类题题目涉及的知识很广,并且涉及到对电路结构的
期刊
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上完课后,在和同事的交流中他向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将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是否有效”?一言惊醒梦中人。“是否有效?我怎么就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呢?”于是我就开始反思着该如何提高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就开始捉摸着要去关注自己和别人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的设置情况,以便自己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渐渐地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