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一个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基础内容的教学,可以这样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美术基础,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并且正确的审美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探讨分析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广落实,我国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小学美术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学中教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科目,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措施。美术教育能够很好地相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口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进而才能培养出具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我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起来,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目前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审美定位出现偏差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导致很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严重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教师的不重视,自然就会导致学生审美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可以说教师必须要对小学美术教育进行全面的认知了解,进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教育渠道过于单一
  目前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相关的教育渠道过于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会忽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无法对学生进行一个很好地引导。但是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只有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进而才能更好地对自身的审美能力进行提升。
  3.评价机制急需完善
  传统的教学评估机制,在进行实际的考核过程中,往往都只是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这样的评价机制是十分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展。而且相对而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相对是比较隐性的,很难说去找一个考核指标对其进行评估,也正因此,导致很多的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重视。
  4.相关的教学缺乏有效性
  所谓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其实就是指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实际效果,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检验。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的教师由于不重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进行相关的教学,最终使得相关的教学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使得相关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严重不足。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
  1.加强关于“美”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关于“美”的课堂教学,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关于“美”的思想和理念,最终使学生能够慢慢地形成一种“美”的观念以及标准。例如教师在对绘画作品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線条、色彩、大小、长短等空间感以及质感等来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才算美,让他们开始认识“美”、理解“美”。
  2.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关于审美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时,无论是进行关于哪方面知识的讲述时,首先教师都必须要尽可能的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确保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能够得到尽情的发挥。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主动的思维性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学生能够体验到美的感受,进而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3.鼓励学生去发现“美”
  相比较而言,美术更加偏向于视觉艺术,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必须要从视觉形象方面进行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进而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提升。
  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
  人生最美好的舞台是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五彩缤纷,也是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价值的教材。因此教师除了要进行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带领学生去进行课外实践,进而让学生在课下尽情地欣赏美、发现美,歌颂美,这些都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生活活泼的教学,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相关的教学目的,那么就必须遵循以情促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理论教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提升,使得相关的教学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艳.融入艺术,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102):177-177.
  [2]石明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99).
  [3]顾卿卿.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9):14-14.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质量是维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由一堂课一堂课累积起来的。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抓好教学常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必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改的着眼点之一就是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利用多媒体、合作学习等环节入手,探索
摘 要:在新课标下,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开始出现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内容,但是实际开展的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理想。文章研究分析中在简单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基础上,重点讨论问题解决策略,希望为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策略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从字面意义上分析,就是指在数学教学开展中,以问题作为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其他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幼儿园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让幼儿学会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是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摆在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值得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探究。就此,本文研究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措施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求能够素质教育活动中能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为主要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将体育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求能够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培养其终身健康的习惯。特别是在高中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学生正面临着高考这一大关,如何做好高中体育课教学效率的创新提升成为本年研究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体育;辅助作用  合
摘 要:数学作为基本算数工具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及基础,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和城市有所不同,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简要概述,重点对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可以有所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作为贯穿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数学一直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农村小学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缺
摘 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坚持系统化的引导和循序渐进的指引。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初中生物课外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科学素养;实验;观察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生物课外活动教学时,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复方阿胶浆是由阿胶、红参、熟地黄、党参、山楂制成的纯中药口服制剂,具有明确的补血、益气、健脾之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白细胞减少症和贫血等病症。与大多数中药复方一样,复方阿胶浆存在化学组成复杂、活性成分不明确及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不清等问题。将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中药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相结合,阐明药物与靶点及疾病间的相互关系,是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有效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往往来源于教师有目的地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寓教于乐、教学有方,着重表现在备课上。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构思和安排,既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又使课堂秩序稳定,教学有条不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对比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为比较化学实验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突出比较化学实验教学的實践性。  关键词:对比实验;化学教学;运用  初中化学教学是初中重点的学科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对比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由“厌学”到“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