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文凭不如一门手艺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nhui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扩招制度的实行,目前大学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有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而平均就业率仅为70%,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高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预计同期就业率将会低于去年。
  专家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就业基数激增,另外,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人的标准越来越高,但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的状况下培养学生,出现社会供给的岗位和求职者的诉求不匹配的矛盾。
  以IT行业为例。据了解,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根据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显示,软件从业人员近80万人,其中需要专业人才约有50万人,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一位软件开发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记者诉苦,“目前,IT行业需要专业技能高的人才,可月薪万元想招一个专业的系统分析员,月薪5000元招一个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这比登天还难。而没有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多如牛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武大鹏程IT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应时分析认为,IT人才荒造成了IT企业的求贤若渴,尤其掌握并可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当代IT尖端技术,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领军型人才的缺乏,更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IT产业发展的关键。
  “日益完善的IT职业教育模式弥补了普通高校学生理论有余实践能力不足的弊端,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IT人才的重要力量。”应时提醒面临填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上大学已不是学生成才的唯一出路。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是真正改变学生命运的力量。”
  据了解,随着我国IT业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能力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已经十分明显,而IT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形式,招生规模也逐渐呈现良好势头,得到越来越多考生及家长的青睐。而“一纸文凭”不如“一门手艺”也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真实写照。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IT职业教育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但目前我国IT职业教育市场仍然是鱼龙混杂,存在很多盲目上马,利益驱动大于教育责任的教育机构。他们盲目缩减课程、罔顾课件陈旧,无法实现对学生系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使教育成为既无学历又无技能的一纸空谈。而这种重利益而轻教育的行为,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教育成本的浪费,更会耽误学生的一生。
  应时提醒广大家长及考生,“在选择IT职业教育学校时,第一,不要被学校所谓‘包就业’等信息迷惑。”他指出,现在职业教育市场上,很多机构打着“包就业”的旗号招揽生源,这是不可信赖的。“‘包就业’不代表‘好工作’,更不能保证‘好未来’。只有掌握扎实全面的专业技能,不断创新的能力,才能在未来拥有绝对的进步空间。”应时表示,“第二是对学校进行综合能力的衡量。包括正规的办学背景、雄厚的师资力量、领先的教学模式、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尖端的教材、课程研发能力、先进的教学设备、正规的学历认证;诚信办学、注重服务等。”
  应时最后强调,“教育不是商品,而是一项伟大的百年事业。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要对学校进行仔细考核,慎重决定。”
  (来源:新华网)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率。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却存在着耗时多、收效低、“吃力不讨好”等尴尬现象,“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了解学情,强化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