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uery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科教兴国素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对此的看法。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懈于思考的学生沿着教师所教授的解题方法一板一眼地解决问题,往往导致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被囿于一个框架之中,不利于学生逻辑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未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随着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创新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初中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首先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现行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理念也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去思考,不满足于现有和现成的知识,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摆脱旧观念、旧方法和传统解题方式的阻挠,对初中数学抱有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发现等,掌握其规律,从而形成自身的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兴趣,发展创新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才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1.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初中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课堂上分组展开对问题的讨论,求解,看哪一组对问题的理解比较深刻,哪一组对问题的解法比较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学生在竞争中充分展现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培养创新兴趣。
   2.一题多解,开阔视野。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点广,解一道题往往可以从多方面下手。在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和形式解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引起兴趣,也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3.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趣事、某个结论产生的过程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既可以了解数学历史,丰富知识,也可以增加學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数学教学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富有生机。这样,学生才能更容易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必要性,从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只重视概念和规律的探究,把数学教学变得机械、枯燥。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了解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体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积极发挥小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为其创设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和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大胆想象、积极发言、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对有价值的问题精心设计让学生去合作探究,通过积极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交流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和展示的机会,在探究交流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画角这一环节的时候,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动手,自主选择,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需要老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探究、想象、观察、实践,多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的被挖掘出来,使每一堂数学课都充满活力和生机,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悠.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许义.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莘建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4]周秀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
   [5]姜小芳.数学解题方法中思维品质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5).
   [6]黄玉华.中考中的一棵常青树――规律探索性试题[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8(9).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基础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在这一重要阶段,数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能力,采取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对于数学的正确认知。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简单的阐释,并提出几点课堂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
现代教育把学校教育看作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交往、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合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
以实心热剂切割弹为切割手段,实验研究了由Al-CuO、Al-Fe2O3、Al-Fe3O4三元燃烧系混合组成的高热剂中Al-Fe3O4对切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Fe3O4含量的增加,喷射时间增长
结合元坝气田地面集输工程中山区道路设计的经验,论述从选线开始,到设计阶段对道路进行合理的平纵横设置、合理设置构造物,最后设计出满足安全性、投资节省的道路等一系列注
我国环境与水资源短缺逐步恶化,促使人们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在建筑行业内受到了高度重视,而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筑施工在确保正
在本文中,将拱桥吊杆设计参数作为切入点,主要包括吊杆的间距和吊杆截面积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吊杆疲劳性能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进行数值计算的时候,需要
在微波加热条件下,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用I2/HIO3的酸性溶液碘化合成1-甲基-2,4,5-三碘基咪唑(MTII).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合成产物MTII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纯
【摘 要】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为保证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重视对学困生的培养,促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文基于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了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11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的队伍也在逐渐扩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我们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小学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学习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们的基础负责。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就是阅读的学习,想要让学生学好一门学科,就要先培养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本文也将向大家浅析兴趣对于我们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作用与运用,以及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