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民用住宅楼。在住宅楼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现浇楼版;裂缝
1.加强楼面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1)钢筋在砼板中是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面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若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2)要防止钢筋锈蚀,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当然保护层亦不能太厚,否则构件高度减小,受力时将加大裂缝宽度)。实际施工中,底苤子钢筋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较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至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跨限制在1平方米中放2块。与此相反,负弯距钢筋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规格较小,施工中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容易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尤其砼泵管装拆时无处落脚造成钢筋大量被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根据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凳,其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公分,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个,特别是对于圆8一类细小的钢筋,小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60公分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小于3个。
2.砼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控制
(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与振捣的方式及时间有关。机械振捣方式比手工捣固方式使混凝土收缩性要小。振捣时间应根据机械性能决定,一般以5-15s/次为宜,时间太短振捣不密实,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之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选择一些有经验的砼振捣工来根据施工部位和机械来确定振捣时间和方式。
(2)施工质量控制差,为了改变其和易性好施工或为了节约水泥用量,不按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搅拌,原材料计量不准,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和密实度及各易性下降,导致结构裂缝。防止这类裂缝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搅拌,车车过磅,设专人看磅。
(3)施工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足,混凝土浇筑后支架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裂缝。模板自身强度不够,在浇筑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在拆模施工中,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在施工根本阻止该类裂缝发生应选择足够强度的模板、支设稳定的支撑。若支撑地基不够坚硬或不均匀应铺设垫板防止沉降不均匀产生的裂缝。模板支撑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间距和拉接杆确保其稳定性。拆模时不要为了节省周转材料或抢工期,应以同条件试块作为依据,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拆模强度时才能拆模,尤其悬挑构件必须达到百分之百。
(4)施工荷载引起的裂缝,为了抢工期楼板砼浇筑完毕不足24h,气温低的时候不足48小时,忙着上砖,绑扎柱钢筋,不加限制地堆放。这样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引起的不规则受力裂缝,这种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以闭合,形成就永久性的裂缝。这种裂缝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⑴材料运输和堆放时,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于集中堆放。⑵不应过早的上人和材料,24小时以后先做一些放线,绑扎焊接柱钢筋工作。三天后方可进行材料吊装,但要做到轻放慢卸。
(5)砼养护是砼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早期的养护是重中之重。施工中坚持多洒水,覆盖塑料布或麻袋等物品来调节砼的温度和湿度。
3.材料质量问题所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原料有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组成。若混凝土所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则会导致楼板裂缝。并且各原材之间相互影响。
(1) 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使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开裂。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不化很慢,在水泥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这样就破坏了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水泥强度下降。同时水泥含碱量超过0.6%,可能导致碱骨料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到砼强度。
(2) 砂、石骨料的料径太小,级配不好,空隙率大,将会导致水泥和拌合水用量加大,影响到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收缩加大,如果使用超出规定的细砂,后果更为严重。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将造成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而且不降低混凝土強度和抗冻性、抗渗性。砂石中有机质和轻物质过多,将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降低混凝土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砂石中硫化物可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发生化学反应。体积膨胀2.5倍。
(3) 拌合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时对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上面提到了钢筋锈蚀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在此就不再多说。
(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商、供货商、施工方都为了降低成本,在二者之间选择了价格而放纵了质量。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砼的强度肯定受到牵连。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带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建筑一系列行业的管理。
4.弥补措施
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混凝土楼板裂缝,若裂缝一旦发生后,做一些弥补措施: 楼板底部由于粉刷较薄,且通常不采用吊顶,建议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宽度以三十五公分至四十公分为宜,既能达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
5.结束语
从上述可知,一幢楼房从建成到使用牵涉到施工中各个细节中的问题,均可能使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因此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不能轻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民用建筑结构安全耐用。
【关键词】现浇楼版;裂缝
1.加强楼面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1)钢筋在砼板中是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面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若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2)要防止钢筋锈蚀,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当然保护层亦不能太厚,否则构件高度减小,受力时将加大裂缝宽度)。实际施工中,底苤子钢筋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较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至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跨限制在1平方米中放2块。与此相反,负弯距钢筋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规格较小,施工中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容易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尤其砼泵管装拆时无处落脚造成钢筋大量被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根据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凳,其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公分,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个,特别是对于圆8一类细小的钢筋,小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60公分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小于3个。
2.砼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控制
(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与振捣的方式及时间有关。机械振捣方式比手工捣固方式使混凝土收缩性要小。振捣时间应根据机械性能决定,一般以5-15s/次为宜,时间太短振捣不密实,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之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选择一些有经验的砼振捣工来根据施工部位和机械来确定振捣时间和方式。
(2)施工质量控制差,为了改变其和易性好施工或为了节约水泥用量,不按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搅拌,原材料计量不准,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和密实度及各易性下降,导致结构裂缝。防止这类裂缝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搅拌,车车过磅,设专人看磅。
(3)施工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足,混凝土浇筑后支架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裂缝。模板自身强度不够,在浇筑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在拆模施工中,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在施工根本阻止该类裂缝发生应选择足够强度的模板、支设稳定的支撑。若支撑地基不够坚硬或不均匀应铺设垫板防止沉降不均匀产生的裂缝。模板支撑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间距和拉接杆确保其稳定性。拆模时不要为了节省周转材料或抢工期,应以同条件试块作为依据,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拆模强度时才能拆模,尤其悬挑构件必须达到百分之百。
(4)施工荷载引起的裂缝,为了抢工期楼板砼浇筑完毕不足24h,气温低的时候不足48小时,忙着上砖,绑扎柱钢筋,不加限制地堆放。这样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引起的不规则受力裂缝,这种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以闭合,形成就永久性的裂缝。这种裂缝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⑴材料运输和堆放时,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于集中堆放。⑵不应过早的上人和材料,24小时以后先做一些放线,绑扎焊接柱钢筋工作。三天后方可进行材料吊装,但要做到轻放慢卸。
(5)砼养护是砼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早期的养护是重中之重。施工中坚持多洒水,覆盖塑料布或麻袋等物品来调节砼的温度和湿度。
3.材料质量问题所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原料有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组成。若混凝土所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则会导致楼板裂缝。并且各原材之间相互影响。
(1) 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使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开裂。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不化很慢,在水泥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这样就破坏了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水泥强度下降。同时水泥含碱量超过0.6%,可能导致碱骨料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到砼强度。
(2) 砂、石骨料的料径太小,级配不好,空隙率大,将会导致水泥和拌合水用量加大,影响到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收缩加大,如果使用超出规定的细砂,后果更为严重。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将造成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而且不降低混凝土強度和抗冻性、抗渗性。砂石中有机质和轻物质过多,将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降低混凝土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砂石中硫化物可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发生化学反应。体积膨胀2.5倍。
(3) 拌合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时对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上面提到了钢筋锈蚀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在此就不再多说。
(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商、供货商、施工方都为了降低成本,在二者之间选择了价格而放纵了质量。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砼的强度肯定受到牵连。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带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建筑一系列行业的管理。
4.弥补措施
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混凝土楼板裂缝,若裂缝一旦发生后,做一些弥补措施: 楼板底部由于粉刷较薄,且通常不采用吊顶,建议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宽度以三十五公分至四十公分为宜,既能达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
5.结束语
从上述可知,一幢楼房从建成到使用牵涉到施工中各个细节中的问题,均可能使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因此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不能轻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民用建筑结构安全耐用。